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清人叶炜《煮药漫抄》

(2016-06-27 06:55:09)
标签:

煮药漫抄

叶炜

嘉兴人

沪上忆旧

分类: 文史

     清人叶炜(公元18391903),字松石,号梦鸥,浙江嘉兴人。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受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推荐,出任东京外国语学校(今东京外国语大学)汉语科第二任教师。

    其著《煮药漫抄》是一部诗话联语,有许多关于上海的记载,可作为上海地方志的补充。

    上海城西一粟庵禅林,多白桃花。嘉善黄丹秋杞孙,赋七律四首,禁用冰、霜、雪、月等字,余兄弟并有和章,原作录存于此。诗云:

    其一:

别院纷纷蜂蝶忙,一枝净土擢瑶芳。

兰因已断抛红粉,莲座相依映缟裳。

佳俪神仙空即色,欢场歌舞淡弥忘。

而今莫更嘲粗俗,要与梅花比浅妆。

    其二:

夕阳小坞影沉沉,和露和烟弱不禁。

息后无言持本色,志师作偈悟禅心。

春风人面空怀旧,潭水交情孰比深。

箧里浣花笺褪艳,强拈枯管和清吟。

    其三:

东风露井昔承恩,雨洒轻绡溅粉痕。

闺怨应歌妾薄命,冶游偏令客销魂。

传奇有恨空题扇,买笑何心复倚门。

我意欲随流水去,全家移住武陵源。

   其四:

素靥何须对镜匀,秾华洗尽见风神。

无瑕碧玉小家女,夺艳锦袍新宠人。

影入棃花笼薄雾,落随柳絮送残春。

此间种比绥山美,消夏晶盘待摘新。

(上海老城露香园有桃,很著名。)

    吴江张春水先生澹,才华渊博,家富藏书,红巾之乱,尽毁于火。作《悼书诗》,并序云:余性好聚书,自幼至今,经、史、子、集俱收并蓄,分贮六厨,卷帙五千有余。一身心力,毕悴于兹。至如自著诗、文,亦不下四五十本,中经当代巨公如梁山舟、齐梅麓、黄霁青、吴仲伦、汤雨生、家仲雅诸老,丹黄甲乙,精校评定。除携带客中外,壬寅、癸丑两厄寇乱,散失已多。乙卯乱定,重归上海,岂意尽为灰烬,片楮不存,放声一恸而已,哭以四律,聊纪感伤。诗曰:

其一:

凄风何处唁长恩,劫火销余气失温。

半世储藏殊不易,六厨灰烬亦无存。

丹黄朱墨抛心血,粉碎虚空剩泪痕。

破甑遗簪同一喟,不容故主不声吞。

其二:

历历前尘怕转头,鼠姜獭祭究何求。

六经烧尽斯文在,二酉探穷秘籍留。

医卜尚存秦炬外,萑蒲偏与壁楹仇。

工师方伎都坑陷,况此丛残本赘疣。

其三:

一人一集百年中,故纸成堆竟不终。

当日名山身后托,此时简帙眼前空。

红巾替汝先藏拙,青史无声百悔同。

多少痴人存妄冀,可怜毕竟误英雄。

所藏旧人诗文,约七八十部,皆未有刻本者,尤可痛惜云。

其四:

敢希三绝顾长康,神物通灵合自翔。

大索何从容物色,谰言我最感沧桑。

但存一叶珠还浦,敢望余生颖处囊。

怪事底须呼咄咄,本无书种继青箱。

按,壬寅道光二十二年,洋人初入内地。癸丑咸丰三年,红巾贼小金子据上海。先生此诗成于乙卯,寻卒。后五年庚申,粤匪窜吾浙,余家所藏亦付劫火,每读此诗,辄同浩叹。(先生寓居上海,可谓真正老上海矣。)

    先兄少雅柽淩,又号琴轩,天姿绝人,凡星书、算术、丝竹、杂技,无不洞晓。性倜傥风流,言谈霏玉。官金山卫千户,转镇海卫屯田守戎。少年受诗法于陈云伯先生,生平诗不多作,如其为人。癸丑在吴门,有七律一首云:

伶俜俏影可怜单,尚复谁来问暖寒。

有恨翻疑填海易,无言更比落花难。

眼如绿蜡宵常泪,心似青梅日渐酸。

私愿区区何日了,而今祗作等闲看。

    阅十一年,甲子元旦,谓余曰:晨起筮爻,不吉。我其不腊矣。仲春,无疾而逝。时余从军苏台,从此永诀。回忆此篇,早成诗谶。悲夫。兄诗不存稿,仅记断句《咏廊》云:寻诗千步转,呼酒一声通。《红线盗盒》云:恐污囊中剑,姑留枕上头。

 《秋叶》云:鹤立一身月,僧归两脚霜。

皆不愧碧城仙馆衣钵。(作者先兄曾官金山卫千户。)

不倒,又名不倒翁。儿戏物,亦赌酒具也。先兄尝示一诗曰:扳不倒,真个巧。莫道此翁无分晓,饶他座上客常满,四顾周旋都不恼。周围转,团团绕。转眼昏昏都过了,何须大步向前行,只要圆通皆道好。君不见,傀儡断线不登场,又不见,墓旁翁仲眠荒草,铁石心肠锦绣衣,此翁看之成一笑。尔曹身与名俱灭(用杜句),输吾崛强直到老。不倒,真玄妙。三坟五典无从考,或者前身是冯道。

题目虽小,寓意讽世,不即不离,洵是佳制。(自古官场少不了。)

     凡作近体诗,诵之流水行云,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朝霞散绮,讲之异茧缲丝。能事毕矣。(近体诗的要求声韵美。)

    近见镜中花史有怀七古一章云:

    西花桥上月如钩,无端钩起心上愁。西花桥下水东流,可能流到沪江头。沪江头,有客倚高楼,倚楼不见人如玉,瘦耸吟肩寒起粟。欲咏怀人手正僵,那堪邻院豪丝竹。举杯邀月云忽遮,抽刀断水浪成花。一声歇拍空回首,对镜无聊枉自嗟。罗公杖,张公槎,我欲假之游天涯,胥江烟水胡云遐。

(沪江离愁,思乡之句。)

    剧场联对,不外劝惩讽世之语。颇多佳制,而戏台后场罕有作者。曾见一联云:

凡事莫当前,看戏不如听戏好;

为人须顾后,上场终有下场时。

    用意妙绝。(人生如戏,总有下场时。)

    上海名妓有少霞者,赠所私诗云:

金粉年华似水流,误人风月几春秋。

琵琶江上双垂泪,岂独伤心燕子楼。

    所私答以诗云:

青衫憔悴孰相怜,红粉飘零锦瑟弦。

同是天涯怨沦落,为谁孤负十年前。

    余于戊午、已未间游沪所闻。迨壬戌再来,无有知此诗者。(风流韵事,能传几时!)

    方南塘《得家书》诗云:

老妻书至劝还家,细数江乡乐事赊。

彭泽鲤鱼无锡酒,宣州栗子霍山茶。

编茅已盖床头漏,扁豆初开屋角花。

旧布衣裳新米粥,为谁留滞在天涯。

     尝与吾乡秦次游孝廉光第,邂逅上海,约余同往吴门。翌日走访,秦正束归装。余讶其不谋。曰:本意偕行,昨读南塘此诗,浩然有归志。嗟乎,诗之足以动人也如此,故连类及之。(方南塘之诗感人至深,纯是以乡情动人。)

    妇人袜胸,制自杨太真。因安禄山爪伤杨妃乳,乃为袜胸蔽之,名“金诃子”按《留青日札》载,今之袜胸,一名襕裙,自后而围向前,故又名“合欢襕”尝见尤西堂有诗曰:

湖罗三尺海棠红,结束层层闭上宫。

妃子金诃藏个里,姬人宝镜挂当中。

青牛帐底常凝露,朱鸟窗前却避风。

何日与郎亲解取,最堪消渴玉酥融。

    是物长二尺余,宽六、七寸。近时粤东妇女有用之者。若吴俗,则红绡一方,揩去一角,以金络索系诸颈,横蔽胸前,绳结两角围诸腰。惟潘绂庭侍读曾绶一词,差能道其形像。《调寄风蝶令》曰:

     抬袖分明见,抽襦捉搦藏。霞绡一抹认柔乡,两两巫峰,隐隐费思量。兜得愁无底,遮来体更香,横拦好梦最牵肠。小小魂灵,飞不出红墙。

    王渔洋先生司李扬州,作小词,有句云: 

    醉客新居名者者,妇人小巷号兜兜。

   盖扬州有地名兜兜巷,皆小家妇女绣制袜胸为业。袜胸,俗呼兜兜。(吴地妇人之肚兜也,上海市郊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有,今又风行成时尚了。)

余近客大阪,作《旅怀》诗云:

霜叶林空欲暮秋,不堪覊思怕登楼。

连朝诗画无人买,戏揭高标改卖愁。

后见无锡张荔门诗云:

洗空心地俗尘删,一卷黄庭自掩关。

明日断炊愁不得,且研残墨画秋山。

襟期超旷,与余诗似异而实同。荔门,名式,字抱翁,别号夫椒山人,善画,工书法,著有《荔门集》。(不但能自我欣赏,且能发现他人超旷之志。)

    云间叶湘秋兰,有句云:“流水行云多变态”,久不得对。越十余年,偶语及华亭郭又松复衡,对曰:“断冰残雪有奇峰”,工已。(十年凑成一对,实是巧合真不易也。云间乃今之松江也。)

    嘉定孙松坪致弥《归舟口号》云:

有泪何曾洒路穷,小舟欹侧逆流中。

科头白眼倾尊酒,饱看人家使顺风。

查莲坡许其胸襟磊落,然未免露愤懑气,失诗人温厚之旨。(逆流看顺风,难免愤懑。)

赵粹甫京卿佑宸,守江宁府时,为陆春江大令元鼎题《淮上友声集》七律一首,记其后半云:

太守成都携一鹤,宰官嘉定纪三鱼。

两家清献高风在,愿与良朋共勉诸。

恰合姓氏,易一人不可,谁谓应酬之作无好句耶?(好句出自然。成都携鹤与嘉定记鱼对。)

秀水张云士允逵,字夔斋,别号白云闲士。授徒甪里街,与余家望衡对宇。书法无所不窥,而所宗者王圣教,得其神髓,间学海岳思翁,几乱真迹。画师新罗南田,不轻落笔。兵燹后,设帐沪南,时相过从。凡余之扇头、屏幅、窗幔、书签,悉为云士手笔。尝刻二印见赠,其一白文,曰:与鸥同梦,其一朱文,曰:我念梅花花念我,他友求之,终不奏刀。为人诚朴和易,虽寄申江,仍不改村夫子本色,隐君子也。年近古稀,疾,卒于沪。诗以神韵胜,不类其为人。兹录《寒柳》两首云:

其一:

蔓烟衰草尽含愁,空剩残丝拂画楼。

六代繁华成昨梦,一鞭霜雪又经秋。

荒村落月嘶征马,古渡斜阳冷钓舟。

回首章台攀折尽,舞腰无复旧风流。

其二:

西风摇落短长条,人去旗亭马不骄。

金谷楼台歌管咽,玉关征戌梦魂遥。

月明灞岸疏无影,烟冷江城淡欲销。

想对荒堤寒不耐,眉痕深锁未曾描。

其时,余方追和鸳湖七子《寒柳》诗,邀其同作。既而曰:前人咏柳名作如林,颇难出色,爰再分题,各成一律,谱其处境之荣枯,以写骚人之遇合也。

《离人亭畔》云:

送尽行人絮未飘,短长亭畔雨潇潇。

眼深阅世青犹顾,眉锁离情翠已销。

十里晓烟莺语滑,一鞭残照马蹄遥。

西风归路天涯客,还认平芜旧板桥。

《思妇楼头》云:

雨重寒深强自持,帘前无力漾愁丝。

罗帏梦远啼莺急,绣陌春归系马迟。

眉黛含愁吹莫展,腰围耐病弱难支。

于今飘泊休惆怅,稳逐东风到凤池。

《高士门前》云:

一曲鹂歌十里烟,不堪腰折赋林泉。

风摇古渡惊诗梦,月落孤村系钓船。

茅舍清闲无屐到,石床安稳有琴眠。

五株踪迹今何在,门巷依稀夕照边。

《征夫塞外》云:

生稊消息又经年,戍客光阴剧可怜。

肠断胡尘笳十八,梦飞汉苑路三千。

边旗影里风霜饱,画角声中岁月迁。

秋老玉关吹雪早,残丝愁对水溅溅。

斯人已矣,遗墨犹新,每一展诵,辄为欷歔累日。(秀水张云士,多才多艺,居于沪上,死于沪上。)

    乐安蒋幼节,著有《闲偍斋诗稿》,未梓。兹就所见,录存数首。

   《赠金嘉采》云:

咫尺不相见,天涯更奈何。

高名人所嫉,佳句世难磨。

古井生春水,空山长绿莎。

连宵心寂寞,风雨客窗多。

   《江上》云:

静闭柴关掩雀罗,萧萧落叶满岩阿。

欢如好梦醒难续,愁比青山叠更多。

江上西风怀岁晚,天涯旧恨付悲歌。

倦游一室成何事,独对陈编费勘磨。

   《即事》云:

净扫桐阴好纳凉,星书算术费评量。

才应致困非关命,富不能求始敢狂。

有志傥然成慧业,多愁偏是恋欢场。

客怀如醉天如海,迢递银河夜未央。

    《宿华亭》云:

九朵芙蓉朵朵青,更无一鹤唳华亭。

诗成未敢高声唱,恐有山中木客听。

《秋雨》云:

湿云如墨未能晴,夜雨阑干梦不成。

一倍乡心无著处,僧廊灯底听秋声。

(才人困顿依然狂,真无一鹤唳华亭!)

    昆山唐逸夫,善画花卉鸟虫,其女名英,世其业,适同里顾生。伉俪甚得,其自题《桃花白头翁》诗云:

怨雨啼晴啄未休,春光一段属谁收。

愁人争得如飞鸟,花里双双到白头。

    未久,遽卒。青浦廖古檀之女云锦,字织云,能画工诗。自题《白桃花》诗云:

五更风雨惜秾春,晓起看花为写真。

双颊断红浑不语,可怜最是息夫人。

    归泗泾马氏子,中岁而寡。昔人云:女子无才便是德。余曰:女子无才便是福,于斯二人,益信此说。偶与齐玉溪丈语及,丈笑曰:岂独女子。(两个才女子,一双苦命人。青浦、昆山皆属上海。)

   “诗之厚在意不在辞,诗之雄在气不在貌,诗之灵在空不在巧,诗之淡在脱不在易。”此查初白先生之论,而《随园诗话》误以为查心谷语,余窃增其说曰:“诗之趣在真不在奇,诗之妙在超不在僻,诗之俊在神不在采,诗之工在炼不在琢。”陈曼寿曰:“尚有诗之高在品不在峻,诗之赡在才不在博。”(诗趣贵真不贵奇,松石之论诗推崇真。)

    忘机客作《上海小乐府》云:

欢爱碧桃花,侬歌白团扇。电线蛰海底,往来谁得见。

玻璃莫作镜,火油休爇灯。但照见郎面,不照见郎心。

明月不常明,好花不常好。怪煞轻气球,随风会颠倒。

前日锦上花,今朝途中棘。铁厂生郎心,机械安可测。

用意新奇,音节古劲。然非曾游沪上者,不解其妙也。

(西风渐来沪,确已成新景。

合江蒋八霞肇龄,诗才豪放,亦李芋仙之流亚,岂蜀中诗派如是,抑山川之气使然耶。录其《游沪感赋》六首云:

其一:

海上楼船塞上鸿,潮来汐去过吴淞。

蜂窠早换宜春字,马路长拖贯月虹。

赌酒征歌输往日,落花啼鸟怨东风。

飘零叵耐空江冷,霜叶如华醉晚枫。

(西历冬至后十日,贺新年。)

   其二:

海邦生计仰支那,实富真强较若何。

大略雄才卑位老,成名竖子负心多。

黧民觌面疑封豕,墨客挥毫竞换鹅。

十二红楼天不夜,为谁风雪听笙歌。

   其三:

天外飞鸾走钿车,梵王宫殿客煎茶。

炉香爇吐缠绵字,弦索声催顷刻花。

红袖紧身缝哈喇,青娥活计教琵琶。

旧游惝恍扬州梦,孽海波涛叹靡涯。

    其四:

芳园结隧采真游,足迹如临外九州。

北调南腔新乐府,东渐西被古诸侯。

风光细腻鲛人泪,波浪峥嵘蜃市楼。

笑问君平占验否,客星多少犯牵牛。

    其五:

郁金门牓署姑苏,小字先生柳外呼。

花坐琼楼朝式燕,风摇榆树晚栖乌。

画眉有客邀张敞,骂座何人及灌夫。

暗祝蛛丝添纲密,晴空香霭堕青蚨。

    其六:

团食何嫌举手劳,碧玻璃盏紫葡萄。

羔鲜错杂供燔炙,冠盖纵横会七刀。

浮海人逢苍水使,寻春客让绿林豪。

等闲风月君应悔,磷火销金焰日高。

    写上海华洋杂处,繁华风景,非身历其境者不能道。(写沪上风光,昔日的繁华。)

少年爱绮丽,壮年爱豪放,中年爱简练,老年淡远,学随年进,要不可以无真趣,则诗自可观。(心情爱好随阅历随年龄变化而变化,但必须真。)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千车万马九衢上,回首看山无一人。同一意也,一则率直可厌,一则隽永有味。(诗意相同而立意有高下。)

    叶松石佚诗

  《步陈鸿诰重至山城韵》(刊一八八零年八月廿二《申报》)

避暑留都始自隗,禁严未许挈舆台。

后尘今被先生步,神武以来第二回。

(丙子季夏,余由东京解馆来游山城,时铁道初建,仅至日向町,中国人未有至者,余以宾师,故得纵行。)

揽镜朝来感鬓丝,论才锦段愧邱迟。

知心喜有陈无己,百里邮筒索和诗。

时余寓大阪,距西京约百里。

    附:陈鸿诰原诗:《重至山城》

市骏无媒老郭隗,黄金何处筑高台。

挂帆拟别三山去,却被风神引又回。

   时有延余课授诗文者,故复到此。

柳堤风软扬丝丝,消夏来游正是迟。

偃水岚山无限景,一齐收拾付新诗。

    《客大阪将之东京因病不果遂决归计感赋留别》(刊一八八三年正月十五《申报》)

乘兴东来亦偶然,摄津留滞忽经年。

聊凭诗画双枝笔,当作桑麻二顷田。

    有愿探奇偏阻迹,曩闻月濑梅花之胜,以无不果游。无心著录竟流传。消夏,拙著坊肆求稿梓行。平生爱结烟霞契,谁料翻多翰墨缘。

多病孱躯不耐秋,垂帘镇日拥衾裯。

胆瓶有蕊来蜂采,手稿无芸任蠹游。

 

    畴昔壮怀强弩末,只今乡思大刀头。

   昨宵偶忆鲈鱼美,梦向南湖放钓舟。

    云萍聚散原难定,去住谋成顷刻间。

    仲举情殷悬榻待,东京成岛柳北许为东道主人。子猷兴尽棹舟还,远招概谢期他日。有马爱堂为其友聘余去广岛,又田边古香延余赴备中,皆以病辞。

高谊都将返故山,结习未除聊复尔,

    代人倚枕把诗删。横山政和、田部苔园、土屋伯毅诸诗稿置案头既久,临行始为点定。

回首东京彼一时,儒林循吏尽相知。

此来访旧原初志,今去还山岂所期。

四海论交思鲍叔,五湖归隐逐天随。

养疴健后重游必,故友相逢喜不支。

   《王冶梅待诏归自东瀛余将之官白下沪下相逢赋此言志喜录就曼寿新侬少泉吟定》(刊一八八三年十一月初四申报)

三神山外倦游还,邂逅申江忽破颜。

久别应添诗稿富,细看各话鬓毛斑。

云萍聚散原前定,鸿雪因缘岂等闲。

郑重今宵同剪烛,明朝便欲唱阳关。

    附录一

   《风入松》

    读乡贤叶松石《煮药漫钞》,喜其论诗廿字,惜刊本不传。遂与范、于两君将之重印问世,以发幽光耳。初学倚声,拉杂充数,用湖海楼原韵。辛巳蒲月蓉坡吴香洲。

片颿嘎嘎渡瀛东,箫吹万樱中。请书问字皆骚客,且泛觞、飞月帘栊。终觉浮名赢得,石林原是家风。 药铛漫煮病难工,烟篆绕苍松。鬓丝禅榻空堆砌,唱归来、梦与鸥同。记否蒲郎梅竹,蒲作英与松石同里同时,且亦有东瀛之行,漫钞中却不着一字。恍如意绿情红。

附录二

   《思佳客》:

    乡先贤叶炜松石有《煮药漫钞》行世,诗话之作也,其品藻、识见绝人,然今已成稀本,故有重刊之举。辛巳芒种后十日,余方校稿毕,天甫大雨,乃喟然叹曰:当清季国运渐衰之际,时毋渥盼,天不假年,柰松石何。吟此聊以抒怀,天河渔民于能识。

节近黄梅雨太匆,困人天气与时同。

且依煮药消幽恨,却悟诗人托运穷。

浮万里,游倭东,苍松奇石有清风。

忆昔鸳水多才子,几许相逢在梦中。

   又:

落尽樱花何太匆,谈诗论艺岂雷同。

天涯飘泊风尘际,海内支离雨露穷。

吟富士,醉篱东,清词丽句染春风。

鲲鹏吹雪花间住,遗韵流芳桑梓中。

也算《好事近》

        二零一六年五月三十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