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人薛用弱《集异记》
(2015-07-13 16:42:10)
标签:
薛用弱李清集异记澄空誓愿 |
分类: 随笔杂感 |
《平等阁》:隋开皇中,释子澄空年甫二十,誓愿于洛阳汾西铸七丈大铁佛。周二十年,铸像无成。又二十年,又无成。又二十年,功力复集。澄空乃登炉颠,曰:吾少发誓愿铸大佛,今年八十,已两次不成。此更违心,则吾无身以终志矣。倘像成,五十年后为建重阁。挥手告别,投身炉内,聚观者号泣。及开炉,佛像庄严端妙,毫发皆备。开元初,李暠充天平军节度使,出游,见此佛施钱七万缗,周岁之内重阁成就。暠得非澄空之后身与?
佛像铸成有着不可思议之处,但澄空六十年的坚持誓愿以身殉佛感天动地!佛徒对誓愿的坚持和献身精神是值得众生学习和仿效的。转世是佛家之说,不知确否。但近日有报道说广西土家族某寨子有百余人皆能说前生事,据说还准备以此作为旅游项目推广云。
《肖颖士》:用弱尝闻人之绍续,其或三五世一人有肖其祖先之形状者。
我曾听先母的老邻居说起,我的举止酷肖我的外祖父,而先母是遗腹子,连她自己也没见过我外公的容颜。若果是,则薛用弱三五世有肖其祖之形状之说确实矣。
《王涣之》: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涣之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貰(shi)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乃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qie)泪霑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涣之自以为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人,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涣之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流行的本子是王之涣而不是王涣之,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不是“黄沙”。诗人间相互比诗名比影响力,是诗人间的调侃取乐。三人皆名重一时,诗作流行京都。可见,唐时人们的欣赏水平似乎比当代热衷于流行歌曲要高。
《李清》:李青,北海人代传染业。少学道,无所遇。六十九岁生日前一天,谓诸亲友曰:吾年已耄,自期不过三二年之强,欲乘视听步履尚能,将行早志。于生日坐大竹篑入云门山谷……
李清入山访道遇仙的故事,归来已过了几代,所谓山中方几日,山下已多年,似没啥新意。可取之处在于,李清知道自己行将衰老,乘自己还健康之时,抓紧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等老迈不能动时再后悔。这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
《李子牟》:李子牟者,唐蔡王第七子,风仪爽秀,才调高雅,性闲音律,尤善吹笛,天下莫比其能。遇老叟赞其笛艺而笑其笛太平常。老者吹之,声成而笛裂。叟出己玉笛,让李吹,李气力殆尽,绝无声响。而叟吹则清音激越,遐韵泛溢。
吹笛故事,唐人传奇不少。估计在唐代笛比较普遍吧。而故事最后吹笛的老者总是不知所踪、不可再见。
《贾人妻》:唐余干县尉王立调选文书有误而落魄。有贾人妻寡居,诚意相待,尽付家资与立。周岁产一子,每天唯日中归乳。居二年,忽一日夜归,谓立冤仇已报,须离京。婴儿不能带去,身如飞鸟不可寻。遽又却至,曰:更乳婴儿,以豁离恨。俄而复去,立视小儿身首已离矣。后终无所闻。
唐传奇中多这样离奇的女人,但不知为何,离去之时,总要杀了自己的孩子,身为母亲,何至于如此残忍!也许是异类不留后代在世?
《魏淑》:邛州将魏淑,年四十,忽中异疾。饮食日少,身体日销,未及一年即如婴孩,母与妻更相提抱。后日加所食。身渐长,仍复其初。授与故职,后战死于陈。
人因饮食减少而缩小如婴儿,后渐加饮食而长大如旧。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这也许是缺乏医学常识之故也。
《徐智通》:唐徐智通,楚州医士也。一日夜行,听二客笑语于前。相约于龙兴寺前较技。一曰:寺前古槐百株,我霆震一声,剖为纤茎,悉如食筯。君何以敌?答曰:寺前素为郡之戏场,每日中,聚观之徒,通计不下三万人。我霆震一声,尽散其发,每缕仍为七结。二人因大笑。是日,果如所言。
神仙会拿民众开玩笑以取乐?如此的心态,我有理由怀疑薛用弱恐怕不是个爱民的好官!
《裴越客》《丁岩》《王瑶》《崔韬》诸篇皆写到虎,可见唐时,虎是普遍存在的。这说明那时的生态环境是良好的。我阅乾隆、光绪《宝山县志》,都记载了当时的宝山也有老虎,说明环境的变坏不过是近几百年的事。是人自己糟蹋了自己的生存环境。长此以往,恐怕连人类自己的居住环境也不可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