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公元1546—1623年),法名德清,字澄印,俗姓蔡,安徽全椒人。憨山与云栖袾宏、紫柏真可、蕅益智旭,为明代四大高僧。憨山是中国近代禅宗最大的成就者,憨山留下不少诗篇。把憨山诗集中的《山居诗》汇总,试着一一解读,不管是否正确理解大师的本意,也是向大师学习,听大师的教诲,是莫大的快乐。
《忆山居六首》:
1:流水不是声,明月元非色。
声色不相关,此境谁会得。(无声无色的至高境界)
2:风从何处来,众响动岩穴。
静听本无声,如何有起灭。(无念)
3:榾柮千年火,支撑独木桥。
往来人境绝,庵主澹无聊。(淡泊)
4:白雪在檐前,飞来日如故。
不是尔无心,如何常共住。(无心无念)
5:明月挂寒空,光彻寒潭底。
上下本自同,看来无彼此。(无分彼此)
6:身在千岩里,门前路不通。
寂寥谁是伴,唯有数株松。(山中松为伴)
《山居二十首》:
1:松下数椽芽屋,眼前四面青山。
日月升沉不住,白云来去常闲。(与青山白云为伴)
2:雪里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飞来。
正对寒镫独坐,忽将鼻孔冲开。(雪梅更馥郁)
3:几片白云不去,一轮明月飞来。
伴我山中寂寞,笑他世上尘埃。(与尘埃无缘)
4:一片寒心雪夜,数声破梦霜钟。
炉内香销宿火,窗前月上孤峰。(静心伴明月)
5:满面清霜冽冽,盈头白发萧萧。
世上空花影落,目中幻翳全消。(白发萧萧幻影消)
6:淅淅泉声入耳,明明祖意西来。
不动舌根常说,何须再叹奇哉。(祖意西来无须言)
7:幽谷兰香馥馥,中宵月色娟娟。
一段清尘勃勃,无端打破枯禅。(坐禅闻香来)
8:一念忘缘寂寂,孤明独照惺惺。
看破空中闪电,非同目下飞萤。(彻悟)
9:云散长空雨过,雪消寒谷春生。
但觉身如水洗,不知心似冰清。(心似冰清)
10:衰朽应怜骨弱,看来转觉心强。
午夜脊梁似铁,常时一念如霜。(心强胜衰朽)
11:空谷诸尘尽谢,止留一片闲云。
伴我松根挥尘,堪多麋鹿成群。(我有麋鹿松云)
12:文字眼中幻翳,禅那心上浮尘。
内外一齐拈却,大千世界全身。(抛却一切虚幻)
13:静夜钟声不住,石床梦想俱空。
开眼不知何处,但听满耳松风。(心静听松风)
14:清净涵空宝镜,春来水满彭湖。
照彻庐山面目,月如额上明珠。(与天地合一)
15:莲漏六时犹短,长香百刻安排。
日夜真常流注,识神早托华胎。(时光流注)
16:一片云封谷口,千峰划破虚空。
中有数椽芽屋,深藏白发山翁。(山居悠闲)
17:可惜青山常在,堪嗟白发时新。
尽是尘中逆旅,谁为物外闲人。(物外闲人)
18:山色愁含宿雨,松声冷咽清霜。
乞食僧同倦鸟,娥眉月上新妆。(僧同倦鸟天地间)
19: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
惟见冰消涧底,不知春上花枝。(身心皎然无杂念)
20:门外青山朵朵,窗前黄叶萧萧。
独坐了无言说,回看妄想全消。(门前青山美妄念全消)
《山居二十八首》:
余生平抱烟霞之癖,早年行脚,三十住五台冰雪中者八稔,及居东海一十二载。知命之年,乃被业风吹堕瘴乡,将二十年。嗟乎人生几何,忽忽往来已七十岁。浮光幻影,岂能长久。顷蒙圣恩赐还初服,特来南岳作投老计。因缘未偶,乃就湖东古道场地,仗诸檀越助营安居。创始于甲寅九月既望,落成于腊月逼除。草草苟完,从此一片身心,始得休息之地。如久客还家,以释重负。其逍遥洒落何快如之!随有口占,命侍者录之,以志幽怀,非言诗也。兴来即笔,略无次第云耳。
1:祇园借得一枝安,从此无论道路难。
日上三竿高卧稳,相看不必劝加餐。(安逸如回家)
2:雪压衡门夜拥炉,此身虽寄恰如无。
不知日月从何去,回首人间岁已徂。(人七十身如无)
3:灌木丛中一小庵,石床为座草为龛。
杜门口似维摩诘,莫问前三与后三。(小庵无言有静)
4:形如枯木念如灰,雪满头颅霜满腮。
不是老来偏厌世,眼中无处著尘埃。(心清无尘)
5:身心放下有余闲,垂老生涯在万山。
不许白云轻出谷,好随明月护柴关。(放下就闲山中老)
6:寒灯独照影微微,疏屋风吹雪满衣。
忽忆五台趺坐处,万年冰里一柴扉。(忆昔苦寒在五台)
7:寒威入骨千峰雪,怒气冲人万窍风。
衲被蒙头初睡醒,不知身在寂寥中。(天寒心静)
8:百千世界空华影,一片身心水月光。
伎俩穷时消息断,可中无处著思量。(身在空幻不思量)
9:地炉无火石床寒,瓦鼎香消坐夜残。
万籁声沉心更寂,却疑身在镜中看。(静夜心寂)
10:四围嘉树影扶疏,树下深藏一小庐。
车马不闻人迹断,闭门长日独跏趺。(无人独坐禅)
11:寒雨潇潇风满林,莲花漏永夜沉沉。
谁知举世难醒梦,尽是光明般若心。(佛在心头自然明)
12:夜深独坐事枯禅,拨尽寒灰火不然。
忽听楼头钟磐发,一声清韵满霜天。(悟道)
13:雪满乾坤万象新,白银世界里藏身。
坐来顿入光明藏,此处从来绝点尘。(山雪绝尘)
14:平湖冷浸菱荷衣,湖上青山绝是非。
尘迹尽消人世远,白云鸥鸟总忘机。(忘情山水间)
15:雪拥柴扉独坐时,寒林寸寸折琼枝。
晓来顿失青山色,开尽梅花总不知。(雪掩青山人不知)
16:春过人日雪初晴,新月疏林影更清。
夜起推窗望寥廓,满天星斗挂檐楹。(雪霁星月明)
17:云开四野动春光,何处梅花送暗香。
曳杖欲寻幽谷去,一枝斜倚在东墙。(梅花暗香来)
18:一片云封万壑松,门前流水日淙淙。
不分昼夜供鼾睡,好梦惊回隔岭钟。(松涛流水伴我眠)
19:春深雨过落花飞,冉冉天香上衲衣。
一片闲心无处著,峰头倚杖看云归。(闲看白云归)
20:信步腾腾任所从,形骸一似雪中松。
偶来才向溪头立,又逐闲云过别峰。(信步山中似闲云)
21:麋鹿空山孰可从,输他丰草与长松。
红尘纵有难醒梦,绝世何曾到万峰。(梦醒难上万峰)
22:垂垂白发对青山,身在千岩万壑间。
寂寂松门无过客,往来唯有白云闲。(无客唯有白云闲)
23:青山不动自如如,朝暮云霞任卷舒。
纵有红尘深万丈,曾无一点到茅庐。(红尘不到我小庵)
24:万峰深处独跏趺,历历虚明一念孤。
身似寒空挂明月,唯余清影落江湖。(深山独坐无杂念)
25:睡起呼童旋煮茶,竹炉汤沸雪如花。
旗枪未竖魔先退,始信丛林有作家。(丛林有的是悠闲)
26:倦倚虚窗坐看山,千峰紫翠出松间。
无心纵许云来往,何似如如体更闲。(看山不厌云往来)
27:月色松声总见闻,禅心妄想圣凡分。
消归一念无生处,此意如何把似君。(无圣无凡松月伴)
28:平湖秋水浸寒空,古木霜飞落叶红。
石径小桥人迹断,一庵深锁白云中。(人迹不到云中庵)
《山居十首》
1:平生踪迹任东西,投老那能择木栖。纵使脊梁刚似铁,
奈何胫骨软如泥。闲从绝壑看云起,坐倚千峰听鸟啼 。
不必更拈言外句,现前声色是全提。(漂泊归山得悠闲)
2:依岩结构草为庵,乍可容身止一龛。
但得心源归湛寂,任从世事付痴憨。
三竿日上还高卧,丈室云封不放参。
佛祖直教踪迹断,何须前后列三三。(庵小心静眼就明)
3:回看五浊气氤氲,群闹啾啾器里蚊。
瞥念未兴迷悟绝,一微才立圣凡分。
青山自许容藏拙,火宅谁能为救焚。
翘首长空双碧眼,不堪大地总浮云。(念不起,火自灭)
4:堪嗟往事梦中游,翳眼空花不可求。
心路信如云散月,形骸任似水浮沤。
生存一息余三寸,老入千峰胜十筹。
从此人间踪迹断,更无忧喜上眉头。(无喜无忧真境界)
5:藏修今已遂初心。自昔居山不厌深。
空外任从千嶂列,目中岂受一尘侵。
松风时说无生法,流水长鸣太古琴。
入室何劳重竖拂,当机荐取在知音。(山水松风是知音)
6:幽岩兰蕙有余芳,习习松风送暗香。
暂借闻熏开性地,胜倾甘露灌枯肠。
心心直入莲华藏,念念常明般若光。
知足便登兜率界,何劳此外觅西方。(知足即天堂)
7:春深寒谷笋生芽,又见松梢渐发花。
一钵待来充午供,众僧专等试新茶。
空无神力诸天饭,富有庄严五色霞。
为问长安歌舞客,几曾飞梦到山家。(嫩笋新茶山家美)
8:三冬拥衲坐枯禅,喜见春光最可怜。
瓦鼎野蔬将献供,地炉松火渐无烟。
青山覆雪重开面,白发防寒已及肩。
幸作太平云卧客,焚香朝暮祝尧年。(焚香祈祷为众生)
9:旧游恍忽是前生,每忆行藏暗著惊。
此日青山当日梦,今时白社旧时盟。
酬机但用无星秤,娱老唯留折脚铛。
若问西来端的意,曹溪一派水盈盈。(佛祖西来水盈盈)
10:何事当年爱离家,难忘旧著破袈裟。
只因未了多生欠,不是从前一念差。
半世业缘同梦幻,百年妄想等空花。
归来剩有青山在,岂忍将金去博沙。(出家是前缘)
《山居十首》:
1:天地存吾道,山林老更亲。闲时开碧眼,一望尽黄尘。
喜得无生意,消磨有漏身。几多随幻影,都是去来人。
(天地有道人要老,幻影随身不逍遥。)
2:发不如心白,形还似木枯。众缘闲处尽,一念看来孤。
天已容疏拙,禅应离有无。余生当落日,步步是归途。
(人老日枯槁,步步回家跑。)
3:生理元无住,流光不可攀。谁将新日月,换却旧容颜。
独坐唯听鸟,开门但见山。幻缘消歇尽,何必更求闲。
(山中听鸟叫,不知日已高,幻缘消尽,不求便自闲。)
4:混世多生厌,归山念自休。几曾千载计,特为一人留。
浩浩成空劫,涓涓积巨流。但观清净理,身世总如浮。
(归山自修,理清身如浮。)
5:身已难凭借,支离各有因。暂时连四大,终是聚微尘。
万籁含虚寂,诸缘露本真。从来声色里,迷误许多人。
(声色误人,我有本真。)
6:斗大一庵居,其中任卷舒。云霞生户牖,星月挂庭除。
念息心愈寂,尘消境自如。南熏时入座,飒飒六窗虚。
(念息心更静,尘境消磨尽。)
7: 饱食无余事,高眠昼不分。晦明殊未觉,钟鼓几曾闻。
四面帏青嶂,和身卧白云。谁言茶力健,能遣睡魔军。
(清茶一杯后,酣眠白云间。)
8:无意人间世,游神极乐天。唯余可漏子,耻放拍盲禅。
独羡搏风翼,堪多出水莲。回观尘土客,谁不为缠眠。
(出水莲子美,堪笑人世烦。)
9:此性元无著,何为不自由。只因生管带,故被世迁流。
不识空花影,堪怜大海沤。但开清净眼,明见一毛头。
(但得开悟成毛头,空影浮沤都不见。)
10:挥麈元吾事,闲心奈懒何。聊将精进力,调伏睡眠魔。
寂寂吹天籁,悠悠逝水波。从来无一字,应不怪维摩。
(天籁无声水悠悠,闲心常在佛心久。)
二零一五年六月三十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