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陈继儒清言《小窗幽记》(上)

(2011-01-03 07:04:36)
标签:

陈继儒

佘山

宋体

醉蓬莱

富贵

文化

分类: 读书

     村居远尘嚣,清言怡道心。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松江华亭人。年二十九,焚弃儒衣冠,卜居昆山,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时人名流雅重之,名倾朝野。多次荐征,屡辞不应。他一生不仕,八十二而卒。《小窗幽记》为其寄兴之作。

“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世人迷醉,只有不求利禄才是清凉散。

“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颠倒方为“小人”,折磨才见人品!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报德、逃名、直节乃为人之道。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当面谀者必背后毁,初交欢不如久处无厌。

“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通人情察物理则世事圆融。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议事当知其利害,当事要忘却利害。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凡事过犹不及,真理多走了一步,往往就成了谬误。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藏巧忍屈,清明而作浊晦之态,是至高境界。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德怨两忘,恩仇俱泯,处世之良方。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带感恩之心对待一切,则事实亨通。

  “澹泊之士,必为穠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正人君子必犯小人所忌,不可不慎。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倒运之人,应究其初心;成功之人,要看其结局。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是非太分明遭忌,好丑两相宜是德。

“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自轻;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澹。”有林下之风,则轻权势淡利欲。

  “才子安心草舍者,足登玉堂;佳人适意蓬门者,堪贮金屋。”能安心草舍适意蓬门者,方能登玉堂金屋。

  “甘人之语,多不论其是非;激人之语,多不顾其利害。”好话没有是非,气话不顾利害。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说廉就是贪,无巧才是巧。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念;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善恶在于一念之间,知恶不恶,欲善不善。

  “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山林之趣不在说,厌名利者未必忘。

  “从冷视热,然后知热处之奔驰无益;从冗入闲,然后觉闲中之滋味最长。”相反的经验让人更看得透!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久伏必高升,早开必先谢,祸福相倚,奇正相依。

  “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贫富在心,劳逸在神。

  “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情和兴不可尽,尽则无趣味。

  “多读两句书,少说一句话,读得两行书,说得几句话。”多读书,少说话。

  “看中人,在大处不走作,看豪杰,在小处不渗漏。”大人小处看,小人大处看。

  “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风浪中识英雄,逆境中见襟怀。。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处事不急,为人谦让有涵养,凡事洒脱是养心。

  “轻与必滥取,易信必易疑。”得之易,则失之快。

“智者不与命斗,不与法斗,不与理斗,不与势斗。”乐天知命,智者所为。

“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簟食豆羹之间。”心地清明,簟食豆羹之人善。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妄生是非,故知无事之人好为生事。”无事之人生是非,有事之人忙耕织。

  “才人经世,能人取世,晓人逢世,名人垂世,高人出世,达人玩世。”人生一世,能不为名利,出世玩世,方是高人。

  “沾泥带水之累,病根在一恋字;随方逐圆之妙,便宜在一耐字。”人生之累在恋字,随方逐圆在耐字。

“天下无不好谀之人,故谄之术不穷;世间尽是善毁之辈,故谗之路难塞。”谀谄之术无穷,谗言之路难塞。

“清福上帝所吝,而习忙可以销福;清名上帝所忌,而得谤可以销名。”忙可销清福,谤可销清名。

  “造谤者甚忙,受谤者甚闲。”工心计者忙,无心计者闲。

  好谈闺阃,及好讥讽者,必为鬼神所怒,非有奇祸,则必有奇穷。好闺阃闲话,好嘲笑讥讽者,必遭神怨天谴。

  “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众人言多不可行,小人妄言不可信。圣人贤明言简而明。

  “士君子不能陶鎔人,毕竟学问中工力未透。”功力不到,学问不足,难以陶镕人。

“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终身之福者,切须捡点。”乱言伤天地之和,慎事积终身之福。

“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积铢纍,自成富翁。”善言积德如市人求财,必定有福。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善恶在一念之间,知此则必抑恶扬善,就能役使鬼神矣。

  “出一个丧元气进士,不若出一个积阴德平民。”贪官不如良民,虚名怎得实际。

  “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仙佛圣徒不过是了,一味欲了是不了。

  “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空。”一年好景须记取,莫使酒杯空对月。

  “名茶美酒,自有真味。好事者投香物佐之,反以为佳,此与高人韵士误堕尘网中何异。”美食真味是本色,绝色佳人不化妆。

  “善默即是能语,用晦即是处明,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适境。”善默即是能言,安心即是适境。

  “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心平气和,神敛言简,容人味和,守静天宁。

  “处事不可不斩截,存心不可不宽舒,待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处事果断,存心宽舒,律己严明,待人和气。

“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听言以理,学道心清。

“先澹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友道也。”交友要先淡后浓,先远后近,

  “苦恼世上,意气须温;嗜欲场中,肝肠欲冷。”意气能温无苦恼,肝肠欲冷无嗜欲。

  “人当溷扰,则心中之境界何堪;人遇清宁,则眼前之气象自别。”诸境诸景无非在心,心宁则气象自别。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重新成为天真的孩子,这是返老还童真境界。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头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得到,从多入少。从有入无,才是学问的真消息。”时时检点才是真学问!

  “笔之用以月计,墨之用以岁计,砚之用以世计。笔最锐,墨次之,砚钝者也。岂非钝者寿,而锐者夭耶?笔最动,墨次之,砚静者也。岂非静者寿而动者夭乎?”钝为体,静为用,宁为砚永年,不作笔早夭。

  “贫贱之人,一无所有,及临命终时,脱一厌字;富贵之人,无所不有,及临命终时,带一恋字。脱一厌字,如释重负;带一恋字,如担枷锁。”不恋不厌,潇洒一生。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透不得名利,怎参得透生死?

“人欲求道,须于功名上闹一闹方心死,此是真实语。”能淡却功名之心,方可言求道之心。

“病至,然后知无病之快;事来,然后知无事之乐。故御病不如却病,完事不如省事。”事物两极,病然后知健好,苦然后知乐强。病苦教会人知健乐。

  “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人生不要为生活忌讳,要忌讳的是天命!

  “古之人,如陈玉石于市肆,瑕瑜不掩;今之人,如货古玩于时贾,真伪难知。”古人诚恳,今人狡诈。

  “士大夫损德处,多由立名心太急。”功利心是损德之本。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勿躁,勿畏,勿多欲,勿多言,勿持勇妄为!

  “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快活世界心无障碍,心无荆棘人我来往得顺畅。

  “挥洒以怡情,与其应酬,何如兀坐;书礼以达情,与其工巧,何若直陈;棋局以适情,与其竞胜,何若促膝;笑谈以怡情,与其谑浪,何若狂歌。”怡情达理,读诗书尚清谈,啸歌山泉。

  “拙之一字,免了无千罪过;闲之一字,讨了无万便宜。”藏拙免罪,悠闲便宜。

  “斑竹半帘,惟我道心清似水;黄梁一梦,任他世事冷如冰。欲住世出世,须知机息机。”世事黄粱一梦,全在道心似水,任他冰冷难耐,出世入世机缘。

  “荣利造化,特以戏人,一毫着,意便属桎梏。”利禄荣华如梦,着意便戴枷锁。

  “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无小害者,惟书。”天下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惟读书有利无弊。

  “事忌脱空,人怕落套。”踏实不会落空,不贪不会落套。

  “能于热地思冷,则一世不受凄凉;能于澹处求浓,则终身不落枯藁。”耐得寂寞,处得冷落,一世不凄凉,终身不枯槁。

  “会心之语,当以不解解之;无稽之言,是在不听听耳。”人言以不解不听为好。

  “蔼然可亲,乃自溢之冲和,妆不出温柔软款;翘然难下,乃生成之倨傲,假不得逊顺从容。”为人冲和装不出,生性倨傲不谦虚。

  “极难处是书生落魄,最可怜是浪子白头。”书生落魄总会过去,浪子白头叹息已晚。

  “密交,定有夙缘,非以鸡犬盟也;中断,知其缘尽,宁关萋菲间之。”缘来缘去莫强求,随缘不是空话头。

  “堤防不筑,尚难支移壑之虞;操存不严,岂能塞横流之性。”人欲之堤不筑,操行必定难守。

  “发端无绪,归结还自支离;入门一差,进步终成恍惚。”开头好就少支离,入门好进步快。

“打浑随时之妙法,休嫌终日昏昏;精明当事之祸机,却恨一生了了。”勿谓糊涂打浑,精明祸却一世。

  “形同隽石,致胜冷云,决非凡士;语学娇莺,态摹媚柳,定是弄臣。”有个性不是凡士,矫态摹俗是弄臣。

  “豪杰向简澹中求,神仙从忠孝上起。”简澹是生活之本,忠孝乃为人之根。

  “人不得道,生死老病四字关,谁能透过;独美人名将,老病之状,尤为可怜。”生老病死人人有,美人老病难关。

  “日月如惊丸,可谓浮生矣,惟静卧是小延年;人事如飞尘,可谓劳攘矣,惟静坐是小自在。”人生忙碌不自在,静卧小坐即自在。

  “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脱俗遭忌,清高人厌。

  “处巧若拙,处明若晦,处动若静。”藏拙之道,养生之技。

  “好读书非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岂为声名劳七尺也。”不求名利,读书才能持久。

  “一间屋,六尺地,虽没庄严,却也精緻;蒲作团,衣作被,日裡可坐,夜间可睡;灯一盏,香一炷,石磬数声,木鱼几击;龛常关,门常闭,好人放来,恶人回避;发不除,荤不忌,道人心肠,儒者服制;不贪名,不图利,了清静缘,作解脱计;无罣碍,无拘系,闲便入来,忙便出去;省闲非,省闲气,也不游方,也不避世;在家出家,在世出世,佛何人,佛何处?此即上乘,此即三昧。日复日,岁复岁,毕我这生,任他后裔。”禅缘道心过时光,一生无悔是上乘。

  “草色花香,游人赏其真趣;桃开梅谢,达士悟其无常。”处世悟无常,方是真达人。

  “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常想病与死,即是真彻悟。

  “真放肆不在饮酒高歌,假矜持偏于大庭卖弄;看明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认得当下真,是以常寻乐地。”真看透世事人生者,万事不在心,唯有当下眼前。

   “富贵功名、荣枯得丧,人间惊见白头;风花雪月、诗酒琴书,世外喜逢青眼。”富贵荣辱转眼间,记取当前好风景!

  “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人生等待无尽头,永远没有知足时;未老时分能得闲,方是人生真境界。

  “谈空反被空迷,耽静多为静缚。”空静在有无之间,不在谈空耽静中。

  “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理义为膏梁,以着述为文绣,以诵读为灾畲,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因果,以乐天知命为西方。”以善心读书行事,则乐天知命。

  “云烟影裡见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山水影里悟真身,禽鸟声中识干戈。

  “平地坦途,车岂无蹶;巨浪洪涛,舟亦可渡;料无事必有事,恐有事必无事。”小心则无事,大意失荆州。

  “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处古人闲。”但得心有闲,山林朝市都一般。

  “世上人事无穷,越干越见不了,我辈光阴有限,越闲越见清高。”闲忙在己心,越空越有闲。

  “我不害人,人不我害;人之害我,由我害人。”害人之心酿成人之害我。

  “博览广识见,寡交少是非。”博览见识广,寡交是非少。

  “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常众;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人心若是平,百事不扰心。

  “人言天不禁人富贵,而禁人清闲,人自不闲耳。若能随遇而安,不图将来,不追既往,不蔽目前,何不清闲之有。”人自闲,则随处皆闲。

  “恩爱吾之仇也,富贵身之累也。”不生爱心不会有恨,没有富贵身不累。

  “以患难心居安乐,以贫贱心居富贵,则无往不泰矣;以渊谷视康庄,以疾病视强健,则无往不安矣。”为人处世心态第一!

  “富时不俭贫时悔,潜时不学用时悔,醉后狂言醒时悔,安不将息病时悔。”事先多考虑,事后少后悔。

“乍交不可倾倒,倾倒则交不终;久与不可隐匿,隐匿则心必险。”交友要久,先淡后浓;朋友既久,不要隐瞒。

“拨开世上尘气,胸中自无火炎冰兢;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胸中无功利,眼前即风月。

  “尘缘割断,烦恼从何处安身;世虑潜消,清虚向此中立脚。”抛却尘缘世虑,清虚从此立足。

  “市争利,朝争名,盖棺日何物可殉篙裡;春赏花,秋赏月,荷锸时此身常醉蓬莱。”念名利终身不得闲,赏风月常能醉蓬莱。

  “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再廉洁也是小善,一贪污便是大恶。

  “才舒放即当收敛,才言语便思简默。”时时收敛,处处缄默。

  “富贵家宜学宽,聪明人宜学厚。”宅心宽厚善人之道。

  “观世态之极幻,则浮云转有常情;咀世味之皆空,则流水翻多浓旨。”浮世幻而有情,世味空而旨浓。

  “大凡聪明之人,极是误事。何以故,惟聪明生意见,意见一生,便不忍捨割。往往溺于爱河欲海者,皆极聪明之人。”聪明人溺于爱河欲海难脱,不如藏拙守愚为好。

  “是非不到钓鱼处,荣辱常随骑马人。”功利之心惹祸上身。

  “名利场中,难容伶俐;生死路上,正要糊涂。”名利场中伶俐难,生死路上糊涂好。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不求人有报与我,但要不忘他人恩。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安乐处世太太平平。

  “己情不可纵,当用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当用顺之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忠恕不可忘,人情不可拂。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弃恶从善有理趣,顽固执着化圆通。

“文章不疗山水癖,身心每被野云羁。”身心能被野云羁,文章不疗山水癖。(以上卷一)

“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为情死可恕,为情怨不必。

  “弄绿绮之琴,焉得文君之听;濡彩毫之笔,难描京兆之眉;瞻云望月,无非凄怆之声;弄柳拈花,尽是销魂之处。”文士多情,何处不消魂。

  “五更三四点,点点生愁;一日十二时,时时寄恨。”情思不断无限恨,看空一切不生愁。

  “慈悲筏,济人出相思海;恩爱梯,接人下离恨天。”慈悲为怀,超越个人恩爱。

  “野花艳目,不必牡丹,村酒酣人,何须绿蚁。”野花村酒无名,时人都爱名牌。

  “一片秋山,能疗病容,半声春鸟,偏唤愁人。”秋山疗病容,春鸟唤愁人。

  “醉把杯酒,可以吞江南吴越之清风;拂剑长啸,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吴越清风娇,燕赵劲气豪。

  “良缘易合,红叶亦可为媒;知己难投,白璧未能获主。”良缘易合,知己难投。

  “无端饮却相思水,不信相思想杀人。”毋为情思扰,相思可杀人。(以上卷二)

  “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忠孝为宝需爱护,经史是田常耕作。

  “闲到白头真是拙,醉逢青眼不知狂。”知拙不拙,知醉不狂。

  “放得俗人心下,方可为丈夫。放得丈夫心下,方名为仙佛。放得仙佛心下,方名为得道。”得道开悟全在放下一颗心。

  “宁为真士夫,不为假道学。”真士夫难做,假道学好当。

  “达人撒手悬崖,俗子沉身苦海。”达人撒手不为名,俗子名利常萦心。

  “销骨口中,生出莲花九品,铄金舌上,容他鹦鹉千言。”人言销骨,众口烁金。

  “少言语以当贵,多著述以当富,载清名以当车,咀英华以当肉。”少言语多著述,载清名咀英华。

  “竹外窥莺,树外窥水,峰外窥云,难道我有意无意;鸟来窥人,月来窥酒,雪来窥书,却看他有情无情。”观景有意无意间,道是无情却有情。

  “有大通必有大塞,无奇遇必无奇穷。”奇正相依,正反互换。

  “一失脚为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失足难免恨,回头是真身。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常怀廊庙的经纶。”居冠冕要有山林气,处林泉要怀庙堂情。

“学者要有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潇洒的趣味。”兢业则学有成,潇洒则学有趣。

  “平民种德施惠,是无位之卿相;仕夫贪食财好货,乃有爵的乞人。”平民、卿相、乞丐当如是看!

  “烦恼场空,身住清凉世界;营求念绝,心归自在乾坤。”抛却烦恼情、断绝营利念,就是清凉世界、自在乾坤。

  “觑破兴衰究竟,人我得失冰消;阅尽寂寞繁华,豪杰心肠灰冷。”看得破兴衰盛亡寂寞繁华,则人我得失尽消。

  “名衲谈禅,必执经陞座,便减三分禅理。”谈禅讲名讲形式,便减三分禅理。

“穷通之境未遭,主持之局已定;老病之势未催,生死之关先破。”开悟者勘破穷通境,得道人参透生死关。

“枝头秋叶,将落犹然恋树;檐前野鸟,除死方得离笼。人之处世,可怜如此。”贪生怕死人之常,看破生死脱樊笼。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脚踏实地,虚处立基,不计功效,就能超凡脱俗。

  “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操切者寿夭,而宽厚之士其年必长;故君子不言命,养性即所以立命;亦不言天,尽人自可以回天。”勿执拗要圆融,待人要多宽厚。养性尽人,不言天命。

   “有面前之誉易,无背后之毁难;有乍交之欢易,无久处之厌难。”君子无背后之毁,有久处之欢。

  “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以入世之心任事,以出世之意摆脱。

  “待人而留有馀不尽之恩,可以维繫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馀不尽之智,可以堤防不测之事变。”凡事留有余地好。

  “无事如有事时堤防,可以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销局中之危。”无事不可胆大,有事不可胆小。

  “爱是万缘之根,当知割捨;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排除爱与识,一生享太平。

  “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及圆融。”柔弱胜于强,圆融胜偏执。

  “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物极必反,祸福相随。

  “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怀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身躯有尽,万缘当息。无怀之境,心如明月。

“斜阳树下,闲随老衲清谈;深雪堂中,戏与骚人白战。”与老衲闲谈,与骚人限韵作诗。闲雅之极,天真之至。

“山月江烟,铁笛数声,便成清赏;天风海涛,扁舟一叶,大是奇观。”山海之清赏奇观,人间之雅趣极乐。

  “秋风闭户,夜雨挑灯,卧读离骚泪下;霁日寻芳,春宵载酒,闲歌乐府神怡。”闲读离骚乐府,文士志向乐趣。

  “要做男子,须负刚肠,欲学古人,当坚苦志。”有刚肠苦志,方可为男人学古人。

  “亲兄弟折箸,壁合翻作瓜分;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兄弟情牢记,书香缘珍惜。

  “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身被名牵,樊笼鸡骛。”不为形所役,不为名所牵,方是真达人。

  “人不通古今,襟裾马牛;士不晓廉耻,衣冠狗彘。”士要通古古今晓廉耻,不然狗彘不如。

  “种两顷负郭田,量晴校雨;寻几个知心友,弄月嘲风。”理想境界,闲静心态。

  “荷钱榆荚,飞来都作青蚨;柔玉温香,观想可成白骨。”金钱美女多美好,转眼白骨实可怜!

  “歌儿带烟霞之致,舞女具邱壑之资;生成世外风姿,不惯尘中物色。”歌妓舞女不俗,亦有世外风姿,尘世少见何处寻?

  “今古文章,只在苏东坡鼻端定优劣;一时人品,却从阮嗣宗眼内别雌黄。”千古文豪人品,苏东坡阮嗣宗。

  “声应气求之夫,决不在于寻行数墨之士;风行水上之文,决不在于一字一句之奇。”同气相应之士难寻找,风行水上之文不可得。

  “任他极有见识,看得假认不得真;随你极有聪明,卖得巧藏不得拙。”真相必然要露,聪明自古误人。

  “是技皆可成名天下,唯无技之人最苦;片技即足自立天下,唯多技之人最劳。”技能成名无技苦,多技之人最劳苦。

  “傲骨、侠骨、媚骨,即枯骨可致千金;冷语、隽语、韵语,即片语亦重九鼎。”傲骨骄人,一语九鼎。

“议生草莽无轻重,论到家庭无是非。”草莽之议无轻重,家庭之中无是非。(以上卷三)

“天下有一言之微,而千古如新,一字之义,而百世如见者,安可泯灭之?故风雷雨露,天之灵,山川名物,地之灵,语言文字,人之灵;毕三才之用,无非一灵以神其间,而又何可泯灭之?”好文字不可泯灭,百世千古永流芳。

  “俭为贤德,不可着意求贤;贫是美称,只是难居其美。”俭是美德不可过分,贫是无奈何须多赞。

  “志要高华,趣要澹泊。”志高有奔头,趣澹能长久。

  “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愁观棋局自酌酒,乐栽花竹趣转多。

  “好香用以熏德,好纸用以垂世,好笔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焕彩,好茶用以涤烦,好酒用以消懮。”香能薰德,笔墨传世,茶酒消忧烦。

  “声色娱情,何若淨几明窗,一坐息顷;利荣驰念,何若名山胜景,一登临时。”明窗淨几静养神,登临销却荣利心。

  “胸中有灵丹一粒,方能点化俗情,摆脱世故。”灵丹一颗化俗情。

  “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有分功名,自是梦中蝴蝶。”美色功名终是空。

  “半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白云坞里耕,明月潭中钓。此是一生乐,潇洒多快活。

  “茅檐外,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竹窗下,唯有蝉吟鹊噪,方知静裡乾坤。”茅屋竹檐好,静中乾坤高。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若能行乐,即今便好快活。身上无病,心上无事,春鸟是笙歌,春花是粉黛。闲得一刻,即为一刻之乐,何必情欲乃为乐耶?”身上无病,心上无事。即时之乐真快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对己俭可助廉,对人恕可成德。

  “业淨六根成慧眼,身无一物到茅庵。”要成就慧业,必要抛却身外物。

  “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诸事不可过,过犹不及。

  “梦以昨日为前身,可以今夕为来世。”前身来世如梦如幻。

  “择池纳凉,不若先除热恼;执鞭求富,何如急遣穷愁。”不择地不求富,心地平和无忧烦。

  “无事而忧,对景不乐,即自家亦不知是何缘故,这便是一座活地狱,更说甚么铜床铁柱,剑树刀山也。”诸事快活是神仙,不快乐是活地狱!

  “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人生至乐莫忘怀,读佛书、接佳客、寻山水!

   “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不作切齿事,胸中不牵挂。

  “遗子黄金满箧,不如教子一经。”家教在读,不在金多。

  “破除烦恼,二更山寺木鱼声;见彻性灵,一点云堂优钵影。”佛寺木鱼声,云堂优钵影,除烦见灵性。

  “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心上无事,得世间常道,方可言出世。

  “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澹宕故也。”诗意禅意酒意画意,不在学养在天赋。

  “以看世人青白眼,转而看书,则圣贤之真见识;以议论人雌黄口,转而论史,则左狐之真是非。”清白眼看书具圣贤之见识,雌黄口论史见左狐之是非,

  “事到全美处,怨我者不能开指摘之端;行到至污处,爱我者不能施掩护之法。”若要无人指摘,就要全美处事。若要人爱护,莫作污秽事。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堕;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以出世之心入世,则能趣长久。

“才人之行多放,当以正敛之;正人之行多板,当以趣通之。”放荡之人要收敛,死板之人要通趣。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义相干,可以理遣。佩此两言,足以游世。”情输理遣游世必备。

  “郊居,诛茅结屋,云霞栖梁栋之间,竹树在汀洲之外;与二三之同调,望衡对宇,联接巷陌;风天雪夜,买酒相呼;此时觉曲生气味,十倍市饮。”村居殊可乐,令我想念老宅——穿心浜。

  “万事皆易满足,惟读书终身无尽;人何不以不知足一念加之书。又云:读书如服药,药多力自行。”读书永远无止境,识多见解自高明。

  “空山听雨,是人生如意事。听雨必于空山破寺中,寒雨围炉,可以烧败叶,烹鲜笋。”空山听雨有诗意,荒寺煮笋味更浓。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淨土。”闭门是深山净地,心闲即西方乐土。

“欲见圣人气象,须于自己胸中洁淨时观之。”内心洁净,才见圣人气象。

“读书不独变气质,且能养精神,盖理义收缉故也。”善读书读好书,有百利而无一弊。

  “餐霞吸露,聊驻红颜;弄月嘲风,闲销白日。”吟风弄月闲情,餐霞吸露养颜。

  “清之品有五:睹标致,发厌俗之心,见精洁,动出尘之想,名曰清兴;知蓄书史,能亲笔砚,佈景物有趣,种花木有方,名曰清致;纸裹中窥钱,瓦瓶中藏粟,睏顿于荒野,摈弃乎血属,名曰清苦;指幽僻之耽,夸以为高,好言动之异,标以为放,名曰清狂;博极今古,适情泉石,文韵带烟霞,行事绝尘俗,名曰清奇。”人有清兴、清致又能不厌清苦,自能清狂清奇。

  “身后名,不若生前酒耳。”及时行乐,莫管生前身后名。

  “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知足。”莫要比,要比须自足。

“折胶铄石,虽累变于岁时;热恼清凉,原只在于心境。所以佛国都无寒暑,仙都长似三春。”本来心境是乐境,不必外求仙佛道。

“看书只要理路通透,不可拘泥旧说,更不可附会新说。”看书通理路要有主见,要不拘泥陈说、不阿附新说。

  “简傲不可谓高,谄谀不可谓谦,刻薄不可谓严明,闒茸不可谓宽大。”是非好坏易辨,难分似是而非。

  “作诗能把眼前光景,胸中情趣,一笔写出,便是作者,不必说唐说宋。”诗文有我见,不在乎唐人宋人。

  “少年休笑老年颠,及到老时颠一般,只怕不到颠时老,老年何暇笑少年。”人都有少年时,也都有老年时,记取各自好时节。

  “打透生死关,生来也罢,死来也罢;参破名利场,得了也好,失了也好。”参透生死,看破名利,便坦荡无忧矣。

“溷迹尘中,高视物外;陶情杯酒,寄兴篇咏;藏名一时,尚友千古。”诗酒寄兴,高视物外;藏名一时,尚友千古。 

“佛性无边,经书有限,穷万卷以求佛性,得不属于经书。”佛典浩瀚,佛性无边。穷经求佛,不如从心所欲。

  “人胜我无害,彼无蓄怨之心;我胜人非福,恐有不测之祸。”争强斗胜,埋不测之祸。

  “人人爱睡,知其味者甚鲜;睡则双眼一合,百事俱忘,肢体皆适,尘劳尽消,即黄梁南柯,特馀事已耳。静修诗云:‘书外论交睡最贤。’旨哉言也。”百事俱忘倒头睡,书外论交睡最贤。

“过份求福,适以速祸;安分远祸,将自得福。”福不靠求,安分自福。

“我争者,人必争,虽极力争之,未必得;我让者,人必让,虽极力让之,未必失。”争未必得,让未必失。

  “沧海日,赤城霞;蛾眉雪,巫峡云;洞庭月,潇湘雨;彭蠡烟,广凌涛;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山水奇观装点斋壁,古今文章安置案头。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澹食,自有一段真趣;纷扰不宁忧患缠身,虽锦衣厚味,只觉万状愁苦。”清闲随心好,忧患不宁苦。

  “读理义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煮茶;泛舟观山,寓意奕棋。虽有他乐,吾不易矣。”书友为伴真情趣,焚香煮茶乐不易。

  “让利精于取利,逃名巧于邀名。”不邀名不取利,心澹泊自安宁。

  “唾面自乾,娄师德不失为雅量;睚眦必报,郭象玄未免为祸胎。”唾面自干是雅量,睚眦必报为祸胎。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功名富贵不会久,只有精神万古新。

“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山林泉石间,没有荣辱炎凉,只有道义正气。

“看书只要理路通透,不可拘泥旧说,更不可附会新说。”看书通理路要有主见,要不拘泥陈说、不阿附新说。

“六经为庖厨,百家为异馔;三坟为瑚琏,诸子为鼓吹;自奉得无大奢,请客未必能享。”历代典籍好供奉,请客未必能享用。

“凡名易居,只有清名难居;凡福易享,只有清福难享。”居清名享清福,全在自己。

  “飞泉数点雨非雨,空翠几重山又山。”林泉非雨,空翠山重。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唤醒梦中梦,看清身外身方是彻悟!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一言提醒人痴迷,一言救人急难,都是无量功德。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纍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我享祖宗德泽,当思积累之难;我贻子孙恩惠,定要全力以赴。

  “韶光去矣,叹眼前岁月无多,可惜年华如疾马;长啸归与,知身外功名是假,好将姓字任呼牛。”时光流逝,身外功名是假;呼牛呼马,我一切随意。

“意慕古,先存古,未敢反古;心持世,外厌世,未能离世。”好古慕古,持世厌世不能离世。

“自古及今,山之胜多妙于天成,每坏于人造。”胜景在自然天成,一旦人造就煞风景。

   “长于笔者,文章即如言语;长于舌者,言语即成文章。昔人谓‘丹青乃无言之诗,诗句乃有言之画’;馀则欲丹青似诗,诗句无言,方许各臻妙境。”语妙一时,文妙千古。

  “舞蝶游蜂,忙中之闲,闲中之忙;落花飞絮,景中之情,情中之景。”蜂蝶落花,处忙中有闲,处闲中有忙,悟景中之情,得情中之景。

“一翻一覆兮如掌,一死一生兮如轮。”翻覆如掌多变,死生如轮轮转。(以上卷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