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奥修《谭崔地图》(中)

(2010-12-18 07:34:21)
标签:

文化里

宋体

萨罗哈

记忆

克里希那穆提

文化

分类: 读奥修

      许多人感兴趣的不是爱,而是等待。等待比爱更美丽,等待时你是突出的,做着梦,像你想的一样美。真实的人会破坏你的梦,不现实的未得到的有时比真实更真实。

  世界各种文化里,女人被描绘成地,男人是天。地范围大,男人被地吸引,她比男人更世俗,更实际,更注重实效。所以伟大的女诗人、女画家,女作曲家少,她们很少飞在天上。她们像树一样挺立,根抓住大地、穿透大地,而男人更像鸟。结婚了,女人把他带到地上,带到实际世界。诗人不喜欢结婚,他们想留下爱,不想治好相思病。

  与已婚者堕入爱中——这是歇脚的小客栈,是个诡计。真爱一个人,应该知道真实而不是虚构,爱只能与真实同在。爱知道真相,知道所有缺点,爱是一种充分的能力、极大的力量。二十四小时一直在一起,知道了所有的好和美、缺点丑陋、光明和黑暗就乏味了。

  爱强壮到足够去爱所有的缺点,局限、过失、人类所有的不良倾向。人性的爱是伟大的相遇,是唯一生长快乐的地方!相爱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彼此升华。爱人在一起时,达到快乐的高峰,也下降到悲伤的深谷。他们能使快乐和悲伤扩展。单独的哭泣流泪是浅的不深的;一起哭泣非常深,是新的维度。一个人的笑是浅的愚蠢的;一起笑是深的正常的。爱人在一起将到达生命很深的核心。爱是辨证的,单独不能成长。爱不怕承诺不怕连累,是全然的进入。怕麻烦就准备随时离开,那是表层的。爱是一种牺牲,牺牲野心、隐私、秘密、许多事。罗漫不需要牺牲,而爱没有牺牲不会成长。爱是完全的改变和新生,你和你爱的人不再是以前的了,通过火的洗礼纯凈了,勇气是需要的。

永不要认为爱人是你的“另一半”——你们都是完整的,单独的。纪伯伦说两个相爱者像庙前的两根柱子,他们支撑着同一个屋顶,但是互相远离,两根柱子非常接近,庙将倒塌。爱人也这样——远离着,单独地支持着共同的东西。两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时才有爱,爱只能在两个自由的人之间流淌。爱无需理由,伴随着尊敬敬畏。看人不只是身体,而是灵魂。看人不是心念,而是无念。无念很容易地现你里面的女人或男人,那时外在的人只是一个媒介。通过外在的媒解,回到你内在的女人或男人。没有“如何”,尊敬是需要的,用对方的神性来静心。对方是神性的,神圣的。有了这个观念,融洽的气氛围绕着你,一切都会接近,一切都会发生。

谭崔说:今生是唯一的一生。其它生都隐藏在今生里。

   压制禁止性,是奴役人类的最基本方法。性不自由,人类不能自由解放,要允许性能量自然地生长。

五个诡计把人变成了奴隶,成为丑陋。

  第一,想统治他们,就让他们尽可能的虚弱。第二,使人变得尽可能的无知和迷惑,就容易欺骗。第三,让人们尽可能地害怕,不允许人们爱,爱会破坏恐惧。第四,让人们尽可能地痛苦。痛苦的人迷茫、不会自我肯定,他自责,感到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第五,让他们尽可能疏远,牧师和政客不允许聚众就是这道理。疏离、不亲密就自然间隔、孤独,不能团结。五个诡计就是爱的禁忌。

  解决了性的问题,所有问题都消失了,性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数千年的毒化后,巨大的凈化是需要的。谭崔能凈化你的性能量。谭崔的信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的信息,它反对牧师和政客,反对地球上杀死快乐的一切,让所有的人不再成为奴隶、不再受毒害。要回你们爱的自由、生命的自由。生命是个问题,是种神秘,是狂喜、是祝福。

无记(NONMEMORY)只是“习惯”的真实,心念变成了无念才是终极的真实,这是实践、是最高的善,对最高的善要觉知。无记是心念的全神贯注,感知的是纯粹和全然。未受世俗好坏污染,如莲出淤泥不染。你可以拒绝接受、轮回涅一视同仁。坚志解脱于黑暗的隐蔽,自在于超越思想和本我。

世界从灿烂之始显现,却从未存在。不要有固定形式,要放弃模式,持续唯一的静心——无心无染专注无念。

谭崔的经典有四步。空无是第一步——种子中的空无。在两个空无之间,所有的东西都是梦的材料——摩耶。无物只是心念。无念是所有的开端和归宿。无念中,产生了谭崔所称的未生。未生中产生了无记,无记产生了忆想。这就是谭崔之树。(无念、未生、无记和忆想)。一切来自空无,空无生出了所有东西,而一朝又都消融于空无。学习这个空无,它是所有的起源、源头、归宿,开端也是结局。去学习这基本,其它的都是垃圾——忘记这所有的记忆、心念。学习无念,学习无记忆。

   第一种状态:无念,每样事物潜在着,没有现前。第二种状态,未生——仍然没有什么实现,但事物已准备着成为现实。未生意谓孕育状态,仍旧没有出来。第三种状态叫无记忆。孩子出生成为现实的经历。但仍没有知识、没有记忆。生活在一个片刻到另一片刻。从一个片刻滑入另一个片刻却没带走第一片刻。没有任何过去,每一片刻都全然新鲜地升起。那就是为什么孩子活生生如此新鲜,生命充满着喜悦、快乐、奇迹。第四种状态,忆想(记忆)、心念的状态。亚当吃了智慧果,他堕落了,他来到了世界。从无念到心念是进入世界的通道。无念是涅,心念是轮回。如果想再次进入那纯净的源头,原始的清净,意识的本净状态,你不得不想回去。忆想(记忆)必须消融进入无念,静心坚持记忆、思想必须被抛掉。从思想到无思想,从无思想到未生前,从未生前到无念。水滴归入了大海成为了海洋,又成为无限、成为永恒。无念是永恒,心念是时间。

做梦人有好差之别。差的做梦人的梦只有黑白两色,是平面的,二维的。好的做梦人的梦是三维的、彩色的。三维的做梦人成了诗人、画家,神秘家是伟大的做梦者,他们的三维梦绝对真实。

   无疑的信任仅在无念的人前才有可能。静静地坐着,没有知识,没有努力,没有欲求,像火光一闪,整个生命改变了。这就是转化的意义。你被转化了到新的层面。

与师父在一起,你吃它的存在,你消化它。逐渐地他变成你的意识。他变成了你的意识,你成了桑雅生(门徒)。桑雅生将变得开放和敏感。师父的能量能拉住你的能量,在爱、快乐、庆祝的时刻,你走近师父被钩住。只是一瞥,只是一滴神酒掉进你咽喉,你被转变了。

   开悟能发生于任何颜色,橙色(静心服)不是必须的。它能发生而不需要任何小盒子(门徒所挂小盒,有奥修像)。静心服和项链其实是一种荒谬。

从记忆到无记忆你将需要“觉知一”,你将变得更能注意思想、梦、记忆,它们敲击着你,围绕着你。你将不得不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想法上。思想是客体,你不得不变得对它们警觉。这是第一种觉知,觉知一。从记忆到无记忆之间的桥是“觉知一”,是对客体的觉知。从“无记忆”到“未生”是第二种觉知,葛吉夫称“自我记起”。克里希那穆提全部基于“觉知一”,葛吉夫全部基于“觉知二”。通过觉知一,客体变得注意于思想。通过“觉知二”,你变客体和主体的双向注意。客观、主观两者都纳入觉知的光。通过“觉知二”,心念(头脑)掉落入未生(ANUTPANNA),现在它将很难带回来了。你能带它回来,但是它不能自己回来。谭崔说有第三种觉知,“觉知三”。忘记客体和主体,仅有纯净的觉知。不再聚焦于任何事情是纯净的觉知。不注意任何事,只是专心没有焦点、非集中的。

第一种集中在客体,第二种集中在主体和客体。第三种,抛弃所有的集中,只是单纯地警觉,第三种觉知引领你进入无念状态。无念是实践的,完全到达生命和存在的源头。这是真正的开花,萨哈斯拉说的“千瓣莲花开了。你的生命释放着芬芳,庆祝和喜乐。”这就是上帝所是,最高的善,SUMMUMBONUM。没有什么高过这了,这是涅。萨罗哈说:让这最高的善成为觉知。从师父一方说,人人都是朋友。把他当作朋友,他们是朋友;认为是敌人,也是朋友。

   无记忆是心念的全神贯注——专注地观看,记忆成了无记忆。在无记忆中,头脑开始消失,里面将升起新的能量——心的能量。

   萨罗哈说:记忆消融了你,达成了无记忆。你整个的品质改变了,你变得更爱,慈悲在你里面升起。流向沙漠的同样能量,改为流入肥沃的土地,心就是肥沃的土地。在心的层面,好与坏没有区别。心不知道区别,区别属于头脑。心简单地爱,没有任何区别。心简单地流动没有任何分类、没有任何判断,心是天真的。听、沉思,这是一个伟大的技巧。

谭崔认为:那些来了又走的不是真实,那些生生死死的不是真实。这是谭崔对非真的定义:瞬间的是不真实,永恒才真实。

远离分别之彼岸,无念升起了。无论尊敬我或羞辱我,无论认为萨罗哈是伟大的婆罗门,或反常的失去理智的疯子,都相当好。这是真实的了悟。没有任何观点能转移你,无论成功失败,无论敬重蒙羞,无论生死,到达了无分别的状态,你已经到了家。到了家,萨罗哈说,我的本我已现前,我处于我的中心。我失去了所有东西,只有“我的本然,我的存我”。我知道我的源头和本源,知道我的真正的本质。

谭崔对本质最核心的了悟——它是无形的,是一种创造性的混乱,是终极的。没有任何东西必须被谴责和赞赏。观看,但不通过思想,只是透明地观、看、在,没有分析、逻辑,寂静、爱、布谷鸟、树、太阳相连,不思考,不是思考者,只是纯净地观。

社区是一个境遇。我不教给你们真实,我创造这个环境,你可以抓住对它的一瞥。我存在于此,我对你不断地说话,这是一个境遇——不是通过谈话教给你真实,只是一个境遇。某些时候,震颤进入你,抓住那个震动。它冲击你,带你远走到那长的内在之旅。

死的状态也是生的状态,是自我和虚假消失的状态,是真实和真正出现的状态——现实,上帝的现实、本真。萨罗哈称为存我、超越思想,超越心念。

   谭崔意谓的扩展,是你扩展到最大限度的状态或时刻。你的界限和存在的界限不再分开。你成为全体的、全部的,你成为全部的一,你回家了。你如宇宙一样巨大,你包容一切:星星在你里面移动,星球在你里面出生又消失,工作完成了,你回家了,这是谭崔的目标。

头脑、智力,和心念所含形质都是它。

  同样的世界、同样的一切,所有的事物都能被感觉被感知,即便是迟钝、厌恶、欲望和成道。像一明灯照耀着灵性未知的黑暗,移去心念的不明、智力的分裂。谁能设想那个无欲的存我(self being),没有否定,没有肯定或领会,因为它永不能被设想。智力的分裂成为迷惑的束缚,无分别和虚假消失的纯净,只剩那个自生。唯一不能给出的是关于一与多设想的终极。通过超越二的知识,寂静的存在自由了。光明是智慧中的潜在力量,它将展示给静心,无偏的心即是我们的本真。

谭崔的观点是直接朝向上帝、朝向真实、朝向那个是的。没有媒介、没有中间人——它没有牧师。谭崔说,牧师进入的一刻,宗教被破坏了。不是魔鬼是牧师破坏了宗教,牧师为魔鬼服务。谭崔说:觉知一让头脑(心念)走开,让头脑随着思绪而落,你简单地观看,分开,无需为它担心——只是作为观察者只是观看,你将看到寂静的间隙来临。意识二,当你变得觉知,间隙开始进入,变得对观看者也觉知。看着观看者,新的缺口将开始进来,观看者像思绪一样消失。当思考者消失,真正的寂静升起。第三种觉知主体和客体都走了,你进入了彼岸。当这三种达成,身体净化于压制、感官自在于迟钝,心念解脱于强迫思想。洞见从你的幻想中自由出来,这就是谭崔密宗的观点。来到寂静的状态,观察和观察者都消失了。

存在是一个整体,它是唯一的,是海洋。所有的分别是我们内在所划分的,划分的内在投射到了外在。身体纯净了,感官张开了,头脑寂静了,内部的划分消失了,里面是纯净的空间。你就知道外在也是同样的纯净,无论内外是同一片天。

思绪、欲望都不是敌人,都由同样的神性构成,出自同一存在,涅和轮回不是两个。非常深地大笑吧,束缚和成道、知道和无知没有区别,分开两极是不可能的。佛和未成道者没有区别。但仅佛能知道,对未成道者还是有巨大区别的。佛不会想,想总会有分别,通过“无思考”分别消失了。

   无论宫殿还是坟场,无论博学的婆罗门被知道或疯狗,一样被知道没有问题。达了那无分别的经验,感知到的是一,观察者和观察是一。达成了就能看到好坏、圣人罪人的划分是无意义的。罪恶和神圣没有不同。谭崔的伟大,在于他是人类意识史最叛逆的观点。

萨罗哈说,第三种觉知在我里面出现,像一盏明灯照耀心灵未知的黑暗。首次看到物质和心念、外面和里面、身体和灵魂、这世界和那世界都是一个,这个包含那个。有了这觉知的光,萨罗哈说,现在没有问题了,无论什么都是好的。

    不明、障碍,阻碍视线的东西被移除了。就能直接看真实。没有压制能量流动了,不再反对、敌视我的身体。我与身体是一个。划分消失了、感觉开放了,作用在适宜的状态。心念寂静,没有强迫地想。需要时想,不需要时不想,我是自己房子的主人。一束光在里面升起,通过那束光,所有不明消失了。没有什么妨碍我,我的视见是全然的,围在我周围的墙全消失了。墙由是对身体的压制、感官的迟钝、和心念的思绪。墙没有了,你就知道了那个一。

   萨罗哈说:我不能说它不是或是。我不能否定、论断。我不能用不和是。因为两者都是欠缺的,它大于两者包含两者,它是超越两者的。肯定和否定属于同一心意、同一想法。是和不是同一种语言。

  萨罗哈说,我不能说上帝是或不是,我只能展示给你这条路……它在哪里,它是什么,如何成为它。你能体验它,能张开眼睛看它。

上帝、涅不能辩论,它不是结论是体验。除了体验没有办法去理解,它是什么?不去体验就只是荒谬无意义的。没有什么否定、肯定或领会。因为它永远不能被设想实际上,没有什么东西要去领会,也没有人能领会。没有什么可设想,也没有人能设想。客观和主观都消失于其中。知道和知道者都消失。这是对于那个一的全然体验。

自生性是不可分的纯净的,它是原始的本然。看我的自生性,不要想人们所说的,不要通过确定的偏见去想,只是看着我。我在这里,它在此处。对你我是存在的,对我的存在有个深深的体验。你能感觉天然纯净的自生性,只有这样才能帮你朝向内在,走入谭崔之旅。

 关于一与多设想的终极是唯一不能给出的。如果你问,你将错过。真实不能被转变为问题。它能被转变为一个问,但不是问题。而且也没人能回答,你仅仅能去体验。当你到达了,知识是可以借来,到达的路无法借!要从知识之中解放出来,它是你深深的微妙的束缚。通过知识你无法达成真实;放下所有知识,知将变得纯净。那么你不再被那么多乌云遮蔽,不再知道任何借来的东西,你的纯净是完整无缺的。你的镜子不再有灰尘,你开始反映,真实地反映。永远不要随知识而移动,永远不要信任借来的体验,佛陀、基督的体验不是你的,唯有发生于我的经历和体验,才能引导去探寻、变成知道。

  储蓄在记忆里,只是增加负担,而不是解放。智慧将只剩下负担。知识如积在镜上的尘。才智是尘,智能是镜子纯净的可以反映的品质。

   不装载过多的知识,智能将变成静心。智慧是静心,智慧的生活才是静心生活。静心不能以任何途径被做,你不得不带着你的智慧到你的生命中。

   谭崔使用心念(头脑、mind)有两个含义,小写的mind是你的头脑或心念。大写的Mind是本来的心,佛的心。那个小写的心,被附上知识,有界限有偏见。印度教、穆斯林、犹太人、基督教,这样划分心就小了——被学校和大学以教养,被社会所安排,谭崔称之为小心。这些栅栏破除了、这些阴暗移除了,那就获得了伟大的心念,佛陀的心——宇宙般大,是整个宇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