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品添加剂:不敢给孩子买零食的妈妈

(2012-06-06 09:52:33)
标签:

食品添加剂

健康

分类: 生活与营养
不敢给孩子买零食的妈妈
        


http://s7/middle/69f31487hf91ad83bd796&690


   最近“食品添加剂”这几个字眼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界,从“浙江余杭多家蜜饯加工厂工人随意添加添加剂”到“化学老师现场用添加剂勾兑饮料”。今天一大早满屏都是“福建查获35吨致癌金针菇 老板称自家产的不敢吃” 的消息。看了这篇报道,不得不感叹:黑心的厂家,为了自己的私利,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民以食为天,且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当今时代,我们无法避免的要去购买一些加工食品,很多朋友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之后惊呼:怎么全是食品添加剂呀,看来什么东西都不能吃了,饿死算了。我身边就有一位年轻的妈妈,说是再也不敢给孩子们买零食吃了。事实上,真的有这么可怕吗?我告诉她零食也是有好有坏的,我们是不能将食品添加剂一砖拍死的。经过我的耐心劝说,她貌似明白了那么一点。
  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食品添加剂吧。

食品添加剂:是指以改善食品品质(如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FAO/WH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指出:食品添加剂本身不作为食品消费,也不是食品特有成分的物质。他们是为达到技术(包括感官)的目的,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调制,包装,运输,贮藏等过程中有意的加入食品中。不包括污染物或为保持和提高食品营养价值而加入食品中的物质。但是在我国,美国和日本等营养强化剂也是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的。比如:强化了B族维生素的面粉等。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已经超过3000多种,我国所批准的食品添加剂约有1500多种。这些添加剂根据目的和作用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为了延长食品贮藏期或改善贮藏效果的:如防腐剂,抗氧化剂,酸度调节剂,酶制剂等;

(2)为了增强或者保持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着色剂,护色剂,抗褐变剂,漂白剂等;

(3)为了增强和改变食品风味的:增味剂,食用香料,酸度调节剂等;

(4)为了改善食品质构和状态的:乳化剂,增稠剂,水分保持剂等;

(5)为了改善食品加工性质和过程的:消泡剂,抗结剂,酶制剂等

(6)为了加强或增补食品营养成分的:营养强化剂

http://s15/middle/69f31487hc1c49006706e&690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工业的关系

    在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使用添加剂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我国古代人们也采用在食品中加入盐,醋等改善食品的贮藏效果,现代的食品工业更是离不开食品添加剂。所以说,我们买到的食品中几乎没有不含食品添加剂的。有人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现代食品工业和食品添加剂的关系。

    虽然食品添加剂给我们现代食品工业带来很多益处,但一些食品添加剂也确实存在问题。随着食品添加剂的的广泛应用,也使一些食品中的营养素迅速下降,甚至出现了没有营养价值的食品。很多的食品也只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食欲,口感等。但是我们很多的消费者是不了解这些的,甚至一些厂家还将这类食品宣传为“营养丰富”,这就明显的误导了消费者。

    随着食品添加剂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很多人已经开始担心了,FAO/WHO的相关组织和世界各国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添加剂都有相关的法规,目前已经批准的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是经过了严格的毒理学试验和审查,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最高允许添加量,在这些规定下使用对人是安全无害的。

    目前,我国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也建立了一系列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以及每年都会有一些增补内容等。有了这些法律法规的的明确指引,可以使我们的食品安全得以最大限度的保障。

所以说,我们不能片面的定论食品添加剂就一定不好,或许是近几年大家对食品添加剂这几个字眼比较敏感吧。在我们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无害的,但是我们一定反对食品加工黑窝点不合法的滥用食品添加剂或用工业制剂冒充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安全无害不等于有益,所以我们在选择食物的时候,一定要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并且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看看食品包装上面的营养标签以及配料表,看看我们花钱买的这个食品到底值不值。对于加工的各种食品,偶尔吃点就好,不要每天都代替主食来食用,否则对于我们身体的害处是远远大于食品添加剂所带来的危害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