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扦插植物时,倒插法和正插法的比较

(2012-02-15 21:54:58)
标签:

文化

分类: 生物园

笔者在教辅练习的讲解中看到一句“扦插时,先用倒插再正插的方法要比正插效果好,更有利于生根”,在查阅了文献和材料之后,总结如下:

扦插后生根要求的温度比萌发要求的温度要高,芽在1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能很快萌发,10~15℃以上萌发的芽能正常生长。而插条形成不定根的最适温度是25℃左右,若正插催根,扦插的插条生物学下端在10~15℃的地温条件下很难形成不定根。因此早春正插后,地上部芽很快萌发,地下部由于地温低,达不到生根所需的温度,发根很慢,形成插条地上部萌发生长,地下部根系尚未形成,萌发的芽由于得不到营养的补充,成为无根之木而逐渐枯死,大大降低了扦插成活率。所以要进行“催根处理”,目的是使插条在露地扦插前先产生愈伤组织和不定根,然后再进行露地扦插,使萌芽和发根同步进行。倒插催根时,生物学下端位于温度较高的沙层上部,生物学上端位于黑暗处,且温度较低,顶芽萌发晚,插条营养物质消耗较少,利于愈伤组织形成和生根。利用倒插催根能够促进葡萄插条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根,克服了正插法先萌芽后生根的弊端,提高了育苗成活率。

 

倒插催根的方法:
再将处理好的种条成捆倒插于床上(即插条生物学上端朝下,生物学下端朝上),一捆捆排列摆好,上部保持齐平,插条摆好后,用细湿沙填满插条之间的空隙,上面覆盖4~5cm厚的细湿沙,在沙上再盖1~2cm厚的、经过浸泡透的湿锯末,以保持沙的湿度,用塑料薄膜覆盖,膜的四周用湿土封严。隔7~10d检查一次床内沙的湿度,如发现湿度不够,可用喷壶适当洒水。
 
参考文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