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性的智慧下降了吗

(2014-07-24 15:58:00)
标签:

时评

(已发表)

提出这个议题,是由于广州一位叫鲁新华的心理医生的观点引起的。这位鲁医生认为,仅以事业为例,过去男人能做的,现在女人也能做到。而一直由女人来做的事情,男人依旧还是有很多做不到,或者做不了的。当然,从生物学的角度讲,男人在力量、能量上的优势远大于女性,但他们的智慧在普遍下降。

如果是这样,对男人而言的确不是好事,甚至是危险的信号。这个观点的根据是《心理月刊》网站作的调查,称:极大多数女人都认为自己的男人不思进取,并认为自己在工作、学习上的进取心远大于男人。超过半数的男人承认不上进是自己的问题。而且,男人不思进取几乎成为普遍性的问题,甚至是全世界男人退化的一种现象。

原来,男人智慧下降的根源在于“不思进取”。这使人想起男人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表现,是那么使人沮丧。在学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男生的数量占有绝对优势。我读初中时的一个班,有40多人,女生只有3人;到了高中的一个班,有50人,女生不到10人。而到了现在,整个发生了变化,因为初中教育是普及的,男女比例好像不太明显。

而到了高中,差异就出来了。这几年,沪上知名高中的男女生比例“失调”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是这个现象却在2011年达到了令人乍舌的程度。就拿复旦附中今年这届高一年级学生的人数来说,男女生比例差别愈加明显,男生只占总数的35%不到,女生的人数超过65%。这种现象被称为“阴盛阳衰”。2007年安徽专科(高职)以上的上线率,每100个学生中就有85个是女生,15人是男生。这一数据创下了国内此类统计中女生所占比例的新纪录。

2013年6月17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对1952-2012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的求学和职业等状况展开统计分析显示,2000-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中,女状元略多于男状元,“半边天”的高考成就令人刮目相看。全国高考文科状元中,却是另一番景象,可谓“一骑红尘妃子笑”,女性已经远超男性,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占66.98%,男性仅占33.02%。 

这样的差异还表现在就职招考中。有学者近期对前些年公务员录取在男女比例上做一个调查发现两者相差甚大,男女在录取比例上,女考生能占75%,而男考生只能占25%。因为工作关系和其它因素,笔者曾经与负责招考的相关部门人员打过交道,而被录取的大多为女生。有一次在一个县的事业单位,本来很需要一个男生,因为那岗位特殊,结果一考试,前3名全是女生,使得那个单位很无奈。记得当场一位人事部门同志感慨:这样的考试,以后的男人只能干脏话累活了。

如此的现状,好像真的为男人的智慧下降提供了依据,引起社会的担忧。但实际上往高端走,好像看不出男性智慧有下降的趋势。2013年6月17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就称,值得庆幸的是,男性在中国高考理科状元榜上仍坚守传统的霸主地位,男状元占64.26%,女状元仅占35.74%。清华大学2013年新生名单可知,在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共招收本科新生3374人,其中男生2257人,女生1117人,男女生比例为2.021,即男生人数大致是女生的2倍上述数据,近几年变化都不大而在很久以前,清华大学每年入校本科新生是1000多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5倍

值得注意的还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发布《2011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该报告公布了第三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单,共有1278名学者入选。在入选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单中,女性学者屈指可数所占比例6.96%,达到89人。在该网之前完成的《2009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指出,在我国1955-2009年当选的1938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中,女性院士只占极少数,有98人,仅占两院院士总数的5.06%。男女比例失调问题较为严重。在创新能力上,男性依然有绝对优势。

在政界,中国女官员尤其是女高官仍处于稀缺状态。有调查显示女性在中国正职省长中的比例,30年来维持在约3%的水平。至2009年,女性只占全国省部及以上级干部比例的11%。女官员正职少、副职多,且多在教科文卫部门。来自中组部的数据显示,近10年来女性干部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比例有所上升。2009年,全国省部及以上级干部中,女性为11%;地厅级干部中,女性占13.7%;县处级干部中,女性占16.6%。这个比例在2000年时,分别为8%、10.8%、15.1%。这些数据背后展示了女干部的“真实生态”,任副职多、正职少。 虽然全国妇联专家认为,目前女官员比例已不能代表中国妇女的整体发展水平20年来中国也在加强重视女干部培养,但仍然任重道远。

由此可以看出,女性的智慧多体现在初级阶段,男性的智慧多体现在高级阶段,不能简单地认为男性“不思进取”,而“智慧普遍下降”。关键在于,男性和女性的智慧互相融合互相补充形成的能量,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我们没有必要去区分是女性智慧上升了,还是下降了。故而,男性“智慧普遍下降”就是一个伪命题,有点耸人听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