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中国足球的出路

(2013-06-18 15:00:37)
标签:

时评

杂谈

(已发表)

这几天,因为国足失利,关于中国足球的话题又热了起来。于是,逗起了早已泯灭了的兴趣,赶来凑个热闹,也谈谈中国足球。

这么多年了,中国足球就像一个得了白血病的病人,拖着病体苟延残喘。一开始联赛时,球迷寄予很大希望,以为中国足球就要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扬眉吐气了。可是后来球迷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联赛越来越糟糕,假球、黑哨漫天飞,又使球迷大失所望。尤其是足协的那帮官员,有的还受到法律制裁。

联赛本来在国外办得很成功,怎么到了中国就水土不服,真是一件怪事?足球水平没有上去,足球道德和精神却陷入一个黑洞,始终暗无天日,看不到一线阳光。

虽然如此,可爱天真的球迷对中国足球的支持热情从来不减。尤其是对国家队,不弃不离,尽管不断接受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痛苦煎熬,他们也承担着。

世界上的球迷,没有哪一国的球迷有中国球迷这么忠诚!

世界上的足球,当然也没有哪一国的足球像中国足球一样不争气!

国家花了那么多钱,俱乐部承受了巨额负担,带来的是球员们过着天堂般的日子,而到了球场上就彻底放了水,如同一支少年队与人家比赛,丢尽了脸。一个国家队,代表的是中国。比赛虽然是一种形式,但体现的是中国的形象和实力,一个民族的精神。可是国家队连这点意识都没有,痛心啊!

一次次地跌倒,却一次次地爬不起来,而且一次比一次糟糕。世界上哪有这样的足球?哪有这样的国家队?踢的什么球啊?封建高俅玩的球还有欣赏性呢,但发展到今天咋就连这点起码的东西就消失了?

球迷都说他们的脚臭。我看臭的不仅仅是脚,哪儿都臭,已经臭不可闻。本国人执教不行,外国人执教也不行;这一批不行,下一批也不行;从娃娃抓起不行,从专业院校培养还不行,到底要咋整?

最让人愤怒的就是6月15日这场球,1:5主场输给泰国半个国家队、或者说泰国青年队“6·15”,又一个中国足球的惨案!随着中国国家队在近十天的3场热身赛中连吞败仗中国足球哪儿还有一点正能量

有的评论将这次惨败的原因归结到主教练卡马乔身上,说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是薪水最高、执教成绩最差的主帅。惨败绝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责任,但反过来说,他的责任也不可推卸。起码从场面上来看,他已经对这支球队失控而这,是一位主教练的基本能力

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根本原因。外籍教练执教中国队的多了,不只是卡马乔。人家在执教外国队时就不是这个样,不是这样的战绩。怎么一执教中国队,就惨不忍睹?其中的原因,卡马乔怎么能搞清?搞不清原因,哪能不败?就是搞清了,我想他也无能为力。

这是中国国情,中国人都知道的。

卡马乔充其量就是一个救火队长,不是中国足球的救星!

中国足球的出路在于自己救自己。否则,我们总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就以泰国为例,最近看到人家的一个励志纪录片段,说的是有关足球的:一群孩子赤身露体用木板在水面上搭起一个足球场,赤脚踢来踢去,连人带球不时掉进水里,但仍坚持不懈。

试问,我们的国家队球员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我相信是没有的。我们讲究的是培养,在舒适的环境成长。这样的结果,球员只能是温室里的花朵,而缺乏“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潜质。

还说泰国足球。据说足球在泰国是主流运动,非常普及。在2011年泰国的足球人口调查报告中,“泰国国内注册球员的人数,超过了28万。”中国以前也有这么一个数据,“大概是65万,但这65万里面,还包括了校园足球以及不少自由踢球者,如果说真正持有中国足协参赛证的人数,其实只有1万人左右”

依据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算一下,在2011年时泰国的总人口数大概在6670万,28万注册球员相当于泰国总人口数的0.4%而中国的总人口数超过13亿,就算是65万注册球员,也仅仅相当于中国总人口数的0.05%。两个数目一比,泰国的注册球员人数在总人口数中占的比例约是中国的8倍。同时,几乎每个学校都有3支足球队。

这些数字可能枯燥乏味,但可以说明是泰国队大败中国队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个道理中国人也都懂。人家抓的足球普及,是全民运动,是足球文化,是足球环境。我们搞的是“精英”培养,是贵族运动。这就是主要差距和根本原因之一。

中国队失利,斥责卡马乔没有用,怪罪队员没有用,该发生的还会发生。不管什么样的主帅,赶着一群绵羊与狼群争斗,后果不言自明。不信,等着看。因为“精英”培养拯救不了中国足球,只会使体育精神丧失和变味。

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自己拯救自己,不要靠“神仙皇帝”。这是中国足球这个“侏儒”长大的唯一出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