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企落到巨额亏损的地步为哪般

(2013-05-08 16:53:43)
标签:

时评

杂谈

57《新京报》报道,数据显示,曾经贵为“天之骄子”的上市央企和地方国企,包揽了去年上市公司巨亏榜前十位。十大巨头去年亏损近500亿元,令股民一片哗然。企业盈亏乃市场之常事,但央企享受的巨额补贴一直被市场质疑为不公。

国企亏损,听起来像笑话。在我们的特色市场经济中,国企很特殊,有资源优势、地理优势等很多优越性,被指为“皇帝的儿子”,常常独享政府的巨额补贴,占据天时地利,还巨亏。这是什么原因?钱都到哪里去了?

鄙人可以这么猜测,首先估计吃了“回扣”了。谁都知道,国企的高管,年薪高得离谱,动不动就是几百万几千万,叫人咂舌。这还是媒体披露的工资,可以置于阳光之下的。还有那些“潜规则”的看不见的“收入”,更是一个无底洞。这么质疑国企领导有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之嫌。而事实的确是这样,看看那些被双规判刑的国企巨头,高薪还养不了廉,贪腐的数额极大。

第二的确是领导能力所致。国企的领导,虽然是企业,但领导等同于政府部门,要经组织任命指派,不是公开招聘选拔,不是引进公平竞争机制。因此管理方式与行政部门无二,内设机构臃肿,工作效率太低,缺乏职业热情和精神,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作和经营,竞争力大受影响。

其三是一家独大,改革发展动力不足。国企占领市场,靠的是权利下的垄断,造成“孙二娘开店——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势头,让消费者别无选择。即使它生产的产品很糟糕,也推往市场。这种有计划因素的模式,对企业的发展是一大隐患,难以保证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那些钢铁巨头,经营不善,产能过剩,已经成为致命伤。在市场低迷的状况下,怎么能不亏损?换一个角度,如果私企亏损,亏损额肯定自己承担;如果盈利,利润归私企老板自己所得。那么,国企亏损,就可以不承担,只能依赖政府各种财政补贴。补贴的钱从哪里来?还不是纳税人的钱。

这就是国企巨额亏损的基本因素,钱就是这么消失的。怎么解决呢?最直接最有效的是深化改革,使之民营化,全面推向市场,在竞争中浴火重生、焕发活力。唯其如此,巨额亏损的漏洞才会被堵上。当然,对于老百姓来讲,付出的代价将更大,可能面临裁员、下岗等等生存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