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亲友同事容易被骗

(2012-09-13 16:48:34)
标签:

杂谈

(已发表)

    陌生人难骗了,就干脆骗起了亲戚朋友。这是时下诈骗最有效的方式。最近一张 《寻人启事》在网络上传播:张丽,37岁,原是温州市交行黎明支行客户经理;其丈夫胡海挺也是37岁,温州市乐清市人。两人自2011年10月份出走,至今下落不明。如有发现下落者,重金酬谢20万元。这张行人启事是受害人发出的。据称失踪者私吞客户资金近2亿元潜逃, 自己损失了数百万元。   

    这件事的起因是早在2007年,张丽游说称外面民间借贷风险高,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低。于是推荐给一款交行内部的‘理财产品’,专为还不上银行贷款的企业垫资,并许诺利息1.5分/月。面对诱人的利息,民营老板动了心,纷纷融资。这2亿元中包括张丽自己的亲朋好友累计3000万元,交行同事累计6000万元,受害的约有30多人,每人被骗金额从100万到1000万元不等。

    虽然今年5月曾下发文件,严禁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从事民间借贷、违规担保和非法集资活动,但这样的事还是发生了,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亲戚朋友同事。为什么诈骗亲戚朋友同事就这么容易?首先自然是诈骗者利用了曾经作为银行职员的身份。银行职员借贷,信誉度不会受到怀疑。其次是针对熟人。如今这样的事针对陌生人,已经很难运作,熟人之间有亲情有感情。碍于情面,谁会拒绝?再说,利息也是多么诱人,是一项很好的投资。如此情面利益都兼顾了。但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一个精心设置的陷阱,就等着亲戚朋友们往下跳。一旦非法聚到了足够的资金,达到了目的,就携款逃之夭夭,没有了踪影。对于被诈骗者,才大梦初醒。

    还是那句老话:天上不会掉馅饼。亲友也好,同事也罢,诈骗者还是抓住了“掉馅饼”的心理,才使被诈骗者上当。有多大的欲望,就有多大的伤害。这是一个真理,尤其是对于普通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