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地标建筑勿陷入“大裤衩”情结

(2012-09-05 23:32:37)
标签:

时评

杂谈

(已发表)

    城市地标建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最忌讳的就是雷同。每一座城市有每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地标建筑也一样,从设计理念上就要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而不是亦步亦趋模仿另外一座与自身人文要素不同的城市地标建筑,做出一个大同小异的产品。这样的城市地标,显然就失去了历史文化意义。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个城市都热心投入巨资搞地标建筑,但大都陷入相互抄袭模仿的怪圈,不仅没有起到增加城市文化价值的作用,相反还是一种硬性的伤害。

    最近爆出的苏州的城市地标“东方之门”,被网友戏称为“低腰秋裤”。这样的建筑巍然立于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十分怪异,与苏州文化格格不入,相去甚远。如果这样的地标建在一些缺乏历史文化积淀的新兴城市,就不会这么碍眼。立于苏州,还名曰“东方之门”,怎么看都觉得别扭。其实苏州的园林,就已经是出类拔萃的城市地标了,论历史文化,论建设艺术,论知名度,都是举世闻名的。再搞一个这么不伦不类的建筑地标,只是多此一举。

    尽管“东方之门”在遭到诸多质疑后,当地的主流媒体《苏州日报》刊文加以辩解,称东方之门的设计灵感正是来自于苏州古城门的创意。老苏州对苏州的有着特殊的感情。曾经辉煌的古城门是苏州千年文化的历史沉淀,保存完好的阊门、盘门等更是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最具风貌特色和历史价值的标志性建筑。金鸡湖畔的这座双塔连体的形建筑,不仅融入了苏州人对于古城门的情感,也寓意着这里开启了一扇让世界了解苏州、了解中国、了解东方的大门。经过多年的发展,苏州的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处在全国前列。东方之门,也是一扇向世界展示苏州、展示中国东方魅力之门。

    但如此牵强附会的辩解似乎没有任何说服力,甚至是苍白。对于这么一座古城,“东方之门”难以承载苏州的人文历史,哪里还是什么“中国东方魅力之门”?恕我直言,苏州城市地标建筑的设计从开始就出了问题,并不是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而是有照搬和模仿之嫌。为什么被网友讥讽为“低腰秋裤”?原因就在于它的设计创作理念来自央视的建筑。央视的建筑也被称之为“裤子楼”(这样形状的地标建筑,郑州据说也正准备建设)。如果没有央视的“裤子楼”建在前,“东方之门”可能就不会引起如此质疑。

    从“裤子楼”到“低腰秋裤”,这两个建筑之间有多少差异,有多少联系,不是很清楚吗?所不同的只是建筑名称上有异。说到这里,我就真弄不明白,怎么连苏州也对“大裤衩”情有独钟?尽管“东方之门”造得多么富丽堂皇,但建筑设计仍然缺乏想象力和创新力。这样的建筑,怎么“能够引领一座城市的发展方向”?正是“大裤衩”情结,使苏州的地标建筑游离了本体。

    马丁·路德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人们的教育、学识和品格的开明程度和高下之分。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国家如此,一座城市同样如此。尤其是苏州这样文化底蕴深厚而有充满活力的城市,更应该这样,“不为浮华遮望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