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学创作,已经站在一个模棱两可的十字路口,是回望历史呢?还是回归现实?似乎很难作出一个准确的判断。
如果说是回望历史吧,也的确是那么回事,看看那些大部头的长篇小说,要么写帝王将相、诸侯争霸、宫廷秘闻,要么写民国轶事、战争风云等等,从文字到视频,只要走进书店和打开电视,目光所及皆是,想清净一下都不可能。
如果说是回归现实吧,似乎也说得过去,反腐小说、情感小说等等,占了相当的比重,反映的都是这长那长、这官那官们背后的那些事,以及婚姻啦小三小四啦那些疙疙瘩瘩、乱糟糟的纠缠,罗罗嗦嗦的叙述。这类作品写得成功的很少。因为作家只是作家,没有这类生活基础,只是一些主观臆想和道听途说。好的作家有没有呢?有!比如王跃文,他有生活,有创作功力,还不失社会责任感。
这种对半开或者还向历史倾斜的创作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当然,现在是市场经济,文学也走向了市场。出版社是按照市场需求来与作家签约的。哪类题材受市场欢迎,能卖钱,就是香饽饽,版权就争相购买。哪怕写得不像小说,只是故事,也无所谓。如今的读者(当然是一般读者),只管有趣还是无趣,对作品的深度技巧已经不像先前那样在乎。因而这类书,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称得上精品的并不多。这都说明,作家们不但历史没有搞清,而且现实也没有吃透,仅仅是打个“水漂”迎合了市场。这样的创作,不可能带来文学的繁荣。
那么,站在十字路口的文学创作之路怎么走呢?我以为主要的是回归到现实中来。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或者说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不会游离于现实之外,去肤浅地图解生活,去走所谓的捷径。没有责任担当,就会愧对这个职业。我们的社会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变革,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纠缠,各类问题复杂纷纭。这些矛盾和问题,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的源泉。而作家却视而不见,或者还绕道离开,就有负作家的名头了。社会浮躁,作家不能轻浮,需要沉静,需要思考,写出来的作品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众。这说明文学创作回归现实,归根结底是作家必须回归现实。
回归现实,的确是文学创作首选的选项。世界上著名的《名利场》、《双城记》、《雾都孤儿》、《红与黑》、《罪与罚》、《猎人笔记》、《人间喜剧》等等作品,都堪称现实主义力作。中国作家只有回到现实,观察体验生活,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才是正确的创作取向,进而开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新气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