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视剧近几年来在中国热播,经久不衰,从央视到各省市卫视,只要愿意,随意打开某个频道,冷不丁就给碰上,被“韩剧”一回。
鄙人开始时对“韩剧”不甚了解,有很长时间曾经很抵制甚至不屑,以为这都是肤浅之作,是写给那些闲来无事的大姑娘小媳妇看的,以换起她们的眼泪、喜悦与悲伤,是一阵过眼云烟,很快就会被观众所抛弃。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不仅“热”退不了,还持续发烧,播出的数量也好像增多,受众也在增加,如今有向男性群体蔓延之势。
一位男性朋友就对“韩剧”着了迷,说有韩必哈。我说你别逗,一个小国,总是那么几个演员倒过来倒过去,不觉得腻,且男人去看,不怕失了阳刚之气。他说我的话没有道理,是站在门外说家里的事,根本就没弄清。他说“韩剧”让我着实感到意外,他是有一些文学素养之人,咋就喜欢上这类“浅薄”的东西呢?我也是抽空耐着性子对这些冗长而又节奏缓慢的“韩剧”加以了解,从一个“门外过客”成为“家中常客”。
平心而论,鄙人对“韩剧”还真是刮目相看,有了新的认识。“韩剧”的主题,按照我们的习惯看法,不是很宏大,尤其是反映当代剧情的,都以一个家庭为中心,说的事业啦命运啦,很个体化,还入不了我们的“主旋律”。但正是这样的主题形式,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谐社会、文化传统等等空洞的说教词汇,通过人物、剧情、细节一一呈现出来,生动而细腻。剧情虽然很冗长,在我们看来仅只是一个不太重要的情节,人家可能要用一集来表现,人物对白、行为方式都很生活化和人性化,没有大话套话和违背良心的话,让人感到亲切有味。亲切了有味了就自然不会感到冗长。特别是那些剧情场景的设置,包括衣着、生活用品等等,十分精致和整洁,看不到一样是多余的,都体现出生活品质。
重要的是其传达出的和谐社会信息和传统文化继承的信息,都给人以感慨和启示。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帮助,告诉观众什么是韩式的和谐社会?即使是剧中有一个我们所说的“反面角色”,也有人性的可爱之处,不觉得可恨。那些生活中的礼节,包括见面行礼、称呼、长幼之分、家教、饮食等等文化传统,每一部电视剧中都会再现得淋漓尽致。看到这些文化传统时,鄙人的思想就沿着时空隧道返回到中国的盛唐时代,不免仰天长叹。当然也不甚荣幸,咱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总算有韩国这个继承者了,不至于颓废和消亡。这么看,人家倒成礼仪之邦了。而我们戴着礼仪之邦的桂冠,却很难在社会生活中找到痕迹,更别说在电视剧里。不是么?哈哈!
从上可看出,鄙人以为“韩剧”所要表达和传递的是韩国精神,包括社会和谐、生活富裕、文化传统健康发展、人间真爱等等,甚至饮食起居都反复再现,千方百计向全世界扬善扬爱,推广大韩民族的价值观。这就是人家的导向和价值取向,折射的是一个民族的心态。而我们的电视剧创作恰恰与之相反,充满血腥暴力、明争暗斗、尔虞讹诈、弱肉强食、冤冤相报、自私贪婪、道德沦丧、腐败成性、思想狭隘、行为偏执、没有良知、缺乏教养、满嘴脏话、行为粗野、愚昧无知,不遗余力地甚至超前地把人性的恶毒和丑陋挖掘出来,大加普及;表现又肤浅和直接,制作上又随意和粗燥,毛毛草草,真不知要把一个民族引向何处?
从“韩剧”的导向和价值取向问题上,我们是否可以正视反思中国电视剧创作问题,为什么年产近万部作品却难以抗击“韩剧”的冲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