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识测试第一”不是好事

(2011-01-13 11:24:06)
标签:

教育杂谈

社会随笔杂谈

教育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是爱因斯坦对想象力与知识之间关系的论断,说得很简洁,逻辑很严密。然而,中国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想象力的开发,读死书、死读书、会考试成为教育的常态,且根深蒂固,有多少想象的翅膀早早地就被折断,不能飞翔于蓝天白云间。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2010年12月发布的调查结果称,首次参加该项目调查的上海15岁在校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全部3项素养评价中,均排首位。而一项调查也显示,与全球21个受调查国相比,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这个结果显然令中国基础教育很尴尬,令学生、老师、学校以及整个教育界极为难堪。

    调查测试可能只是一种工作方式,但它反映出的可能就是基础教育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痼疾。这种痼疾还真是难以治愈,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下发文件,严加整肃,要求重视素质教育;社会舆论也一边倒,声讨把孩子变为考试机器、忽视能力培养的做法,但是收效甚微,整个教育的主要精力或者说指标仍然放在灌输知识上。自从孩子一上幼儿园,这种做法就像幽灵一样如影相随,挥之不去,一天到晚识字做算术,星期天了还被父母送进各种兴趣班,连个喘息的机会都没有。上了小学,那些题更难,就连为数不少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有时也束手无策,就更别说那些10来岁的孩子经历的是怎样的痛苦和煎熬了。如此培养出来的孩子,除了机械地做题,还谈什么想象力。

    而同在一年龄段,欧美国家的孩子又在干什么呢?人家是在放任天性,不是在搞所谓的知识教育。美国国家教育中心的统计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现象:美国孩子除周末和节假日外,每年平均有180天在校,每天上课不到7小时。假期主要是从事兼职和志愿者服务,以及其它活动,培养的是公共精神。即使在课堂上,人家的孩子是玩着学习,没有任何内在的和外在的压力。中国的孩子都是双手后背,正襟危坐,经受着精神折磨和身体折磨。在这样的状态下,美国孩子的想象是自由的,不受人为限制的,是未来创新原动力的基础。

    事物之间就怕比较,因为一比较就会明白。中国孩子的知识测试第一,看起来很鼓舞人心,其实并不是好事,是以扼杀想象力为代价的,不可为之喝彩。中国教育需要冷静地思考,社会需要正视,不能让一种矛盾掩盖了另一种矛盾。一个民族的兴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决定性的,就如同我们发明火药用来娱乐,而列强用来制造弹药、瓜分世界一样,不是你有多少知识储量决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