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民需要这样的好消息

(2010-07-27 15:42:01)
标签:

杂谈

   
    最近,关于农民的好消息接连不断,令人欣喜。
    先是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让多达9亿的农民不再游离于各种社会保障政策之外。我们知道,农民一直是终身职业,“退休”这一概念从来不属于他们。养老的方式也主要是家庭养老、养儿防老,但实际上大多数农村家庭并不富裕,有的甚至处于贫困,要养一个吃闲饭的人的确是个极大的负担。因此,造成很多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难以解决。如今新政策的出台,这一难道也将随之破解,彻底改变农民养老的传统观念和模式。
    后是卫生部公布的《关于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称,我国将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要求到2009年底,各地建立健康档案的农业人口数不低于本地区农业人口数的5%,到2011年建档率不低于30%;优先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逐步覆盖到全人群。按照这一方案实施,我国农民将有自己的健康档案。
    本文重点就后一个好消息作评述。对于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我国政府近些年来高度重视。有资料显示,自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由农民个人及各级政府共同筹资建立新农合基金,按规定为患病农民报销部分住院及门诊费用以来,到2008年9月底,已有8亿多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1.5%,提前两年实现“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2007年9月,卫生部、财政部下发文件规定要求,当年参加合作医疗但没有享受补贴的农民,组织一次体检。这是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提高基金使用率和农民受益水平,逐步扩大农民受益面的具体举措。按照这一要求,各地积极行动,已经为1.6亿农民进行了健康体检,并为他们建立了健康档案。农民健康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健康情况、吸烟史、疾病家庭史、儿童计划免疫等基本信息,能够使医务人员把农民健康的过程记录下来,同时进行动态管理,了解影响农民健康的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
    这说明,建立农民健康档案是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切入点,不仅使得农民的健康有了科学系统的管理渠道,不再可有可无,也使农民更多地享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多地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当然,建立健康档案,西方国家比我们开展得早,普及广泛,体系健全。如英国在实行社区卫生服务后,由一个全科医生服务1000名至2000名居民,而这个医生就必须为他服务的居民建立卫生档案。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存在着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农民看病难等因素,使之滞后。如今虽然才刚刚起步,但作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的一项重要举措,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的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建立农民健康档案,正是体现了这一精神。农民需要这样的好消息,希望健康问题不再成为毕生的困扰,渴望放下生存的沉重负担而颐养天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