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乘风破浪》:愈发成熟的韩寒又放了一个大招

(2017-01-30 23:37:59)
分类: 电影二三事~

 《乘风破浪》:愈发成熟的韩寒又放了一个大招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迷”,这首歌是来自韩寒的第一部电影导演作品《后会无期》的主题曲《后会无期》,时隔3年,就算我们忘记了那部电影讲述了什么,这首歌依然深深的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而在这三年里,韩寒又憋了一个大招,勇于创新是他作为作家以来一直的追求,所以当他成为导演后,尝试导演风格的多样化,也必然是他所为,于是,这部《乘风破浪》由此而出。

 

当我一开始听说《乘风破浪》要在大年初一上映的时候,其实我还是蛮诧异的,因为据了解,这部电影在去年12月份才正式杀青,制作周期一个月就立马上映,时间也是迅速。然而当我知道他们把后期前置,边拍边剪后,才发现韩寒真的是一个越来越懂套路的电影人,把时间成本节约到最低,用最大化的效果去制作电影,两头不耽误。

 《乘风破浪》:愈发成熟的韩寒又放了一个大招


看完了《乘风破浪》,觉得韩寒对电影节奏的把握越来越驾轻就熟,相比于他导演的第一部公路电影《后会无期》的按部就班,这部轻喜剧不仅没有滥用堆砌老套的喜剧包袱,懂得用戏剧冲突来烘托喜剧氛围,而且电影里对于亲情友情的感情线路刻画的非常饱满,并且致敬老港片《新难兄难弟》的桥段也是让人回忆,更为重要的是,他把电影主角的名字命名为徐太浪,真挚的怀念了一把08年因为汽车拉力赛意外身亡的赛车好友徐浪,当时知道这个事件的朋友看到这部电影,也会懂得韩寒内心的悲伤与缅怀。

 

其实了解了电影的这么一个大背景,电影里的许多细节都是值得推敲的,像韩寒这类的文人,在电影里埋几处小伏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所以当我们在享受韩寒带给我们故事上的快乐和感动之外,深挖里边的彩蛋和伏笔,是对于电影的另一种解读方式。

 

电影里徐浪和小花的这条线一直是最打动我的地方,一个不曾记得母亲模样的孩子回到了父母的那个时代,一切都变得那么不安却又欣慰,他知道自己或许改变不了母亲产后抑郁跳楼自杀的结果,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消失,所以他只能珍惜眼前的片刻,多看她一眼,尽量留住那份心里的感觉。

 《乘风破浪》:愈发成熟的韩寒又放了一个大招


电影里没有交代小花的工作,但是我们电影里埋出的几处伏笔也几乎可以猜到,她没有亲人在身边,偶尔会上夜班,她被称作花姐,她似乎是在歌舞厅工作,这也就解释了阿正为什么拼死也要保护歌舞厅,让这个环境只能够单纯的唱歌。当小花快要生孩子的时候,阿正坐牢,歌舞厅关门,连穿越回来为了多看她一眼的太浪也消失不见,她还是孤独一人,唯有抬头看看天上的飞机,那个与父亲扯淡的约定,一切都是那么的无助。

 

所以当太浪回到现代的时候,历史没有被改变,但他却对父亲有了更多的理解。你不懂我,是因为你没有生活在我的年代。阿正与太浪可以是父子,也可以是兄弟,那个放荡不羁,乘风破浪的年纪,我们都曾经历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