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蒂克消亡史》:大上海时代的浪漫与沧桑

标签:
罗曼蒂克葛优章子怡程耳 |
分类: 电影二三事~ |
从《边境风云》中罪恶与情感融合的惊艳,到《罗曼蒂克消亡史》中人性的残酷与反思,程耳用了3年的时间,而这3年,也是奠定他导演地位的3年,这部《罗曼蒂克消亡史》上映之后,程耳的名字一定会被写入中国著名导演的大名单中。
不一样的程耳,创造了不一样的作品,《罗曼蒂克消亡史》就像是一幅明镜,照映着每一个人物的人生色彩。说到这部新电影,首先想聊下他的片名。《罗曼蒂克消亡史》是导演程耳的第三部长片,相信很多人对于这个片名都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在聊到片名时,导演开玩笑道:“这个是李白说的呀。李白不是写了嘛,叫‘长风破浪会有时,罗曼蒂克消亡史。’你没听说过吗?”对于如此解释,更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这部电影的片名从《旧社会》、《浮生如梦》最终定为《罗曼蒂克消亡史》,听名字像是一部爱情片,看过预告片之后便会推翻这一定义,然而看过电影,又会推翻之前对预告片时的感觉。动了真情的妓女,光鲜影后背后的辛酸,黑帮兄弟的反目,家国破碎、黑云压城,众多极端的元素中充斥其中,真的很难对该部影片有一个具体的定义。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是一部带有程耳风格的艺术片电影,也是一幅在罪恶之城中展现人性阴暗与挣扎的历史画卷。
葛优饰演的陆先生,就像是老上海的杜月笙,以黑帮脉络为故事中心,扩散到不同的人群,甚至打入到了老上海的娱乐圈。有的人为了演戏而演戏,而有的人,一生都是一出戏。我喜欢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饱经风霜的陆先生曾是上海大佬,最后也落得孤身一人,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此刻我想起了《艋胛》里的一段话“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往哪边倒。年轻的时候我也以为我是风,直到最后我遍体鳞伤,老了以后才知道,其实,我们都只是草。”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人人都是草芥,但正是有了如此多风与草的纠缠,才造就了罗曼蒂克的消亡。
当你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混乱,因为他走的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叙事主线,而是破碎般的拼接,这也正应了电影的“破碎感”,黑帮、女妓和日本人,死亡、眼泪和荤段子,造就了这部破碎的电影,以陆先生为首,以陆先生为尾,从始至终消亡的,或许不只是罗曼蒂克,还有那个时代的风尘与尊严。
每个人都能在这部电影中看到那个时代的破碎,或许沉重,或许沧桑,这就是程耳带给我们的光影感悟,也真的像海报里写的那样,一出出暴力美学,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圣诞快乐”,还能说些什么?就这样吧,圣诞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