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爵迹》:对不起,这次我站小四

(2016-10-01 16:07:21)
标签:

爵迹

小四

郭敬明

吴亦凡

陈学冬

分类: 电影二三事~

 

《爵迹》:对不起,这次我站小四

国庆档的战火已经开始弥漫,从卡司阵容上看,《爵迹》、《湄公河行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大牌逗王牌》这四部电影是这个档期最重头的作品,他们拥有各自的群众基础相互厮杀好不热闹。当然,四部电影类型不一,质量也不一,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小四的《爵迹》。

 

一提起郭敬明,自来黑们都会蜂拥而至,不知小四是招黑体质,还是他的书粉不够强大,无论是什么时候的他,都会成为群众讥讽的对象。但我作为客观理性的一位旁观者,对小四的一些做法还是感到相当佩服与感慨。《爵迹》从公布演员阵容开始,一人一图的公布节奏,和之后对《爵迹》的营销方式堪称营销界的经典案例,可能大多数人反感郭敬明,正是因为觉得他的营销手段恶心,无止境的曝光和炒作,消费群众的同时都为他增添了一份商业价值。但营销狗来讲,他的一些做法确实是有一定高度,众多圈内大佬都对郭敬明的营销赞不绝口,甚至效仿。不得不说,小四是目前国内最懂抓住商业开发和群众胃口的一位大师,从一名作者,到如今的导演,他的转型,在每一个节点上都做的相当华丽。

 《爵迹》:对不起,这次我站小四


不可否认,小四对影视剧的开发在商业上是成功的,但是抛开营销,让我能回归到电影本身。《小时代》系列让大家作为了一个火力集中点,终于有了释放的渠道。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小时代》前三部我也非常不喜欢,空洞乏味的剧情,姐妹的撕逼大战,教坏小孩子的价值观。但是到了《小时代》的第四部,大结局的时候,我却对这个系列终于有了改观,结局处理的巧妙,和片尾对读者的告白,让我有了那么一丝动容的感觉。那时候我写了一篇《突然对小四有点爱,我一定是疯了》,招了不少黑粉来骂。

 

让我们回到《爵迹》,郭敬明依然习惯性的随手找到了观众们的G点,不管是不是有意前期放出劣质的预告片降低大家期待值,反正电影上后,我是被正片给惊喜到了。况且电影中包含了众多高人气的艺人,小四在吸粉儿这一块,还是老油条。我不是书粉,所以我之前对这个奥斯汀大陆的世界观也不甚了解,电影开始给人简单介绍了一下背景,最后也简单描述了下这波人为什么打架,如果没有小说作为基础……还真是挺难懂的。但是,这不是重点,郭敬明这部《爵迹》对整个国产电影工业推动意义远比电影本身大的多。

 《爵迹》:对不起,这次我站小四


众所周知,《爵迹》全片都是CG特效和真人面部识别所结合而成,不仅仅做出了极其炫目的效果,从另一个层面讲,这些演员全部“被迫”九头身,肢体舒展性与角色贴合性极高,再也不怕没有演技了。而这种模式国内首见,就像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的圆形画面,都说物以稀为贵,也总有人需要打破固有的制作模式,去开拓,去创新。

 

在《爵迹》首映看完片的第一时间,我发了这么一段话,“不吹不黑,《爵迹》真的是一部值得研究的作品,无论是美术、影画、配乐、还是概念。”这是我对这部电影的第一感受,美术和概念是郭敬明对于电影的最高准则自不必说,梶浦由记的配乐让那场人兽大战变得准史诗级,宏伟且壮阔。我们看了太多好莱坞的大片,或许对《爵迹》里所体现的东西嗤之以鼻,但《爵迹》作为国产电影模式下的产出,任何的突破都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

 

大胆假设,如果《爵迹》这次能够成功,第二部必然会加大投入,按照小四的尿性,也势必不按套路出牌,去往CG特效、制作上理念上甚至其他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继续为国产电影创造创新的机会和空间。如果《爵迹》失败,则宣告此模式并不被大众认可,投资人不再敢出手,后续则烟消云散。或许会有些夸张,事情并不会变得如此糟糕,只是这次的《爵迹》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东西,对不起,这次我还是站小四,难道,还是我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