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禁区》:一部足够“二”的电影
| 分类: 电影二三事~ |
之所以说这部电影够“二”,是因为有很多“二”的迹象,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恐怕就是粉丝们最期待的“二”华组合了。任达华作为香港警匪类型片的标志性人物,他的出场就自然让粉丝们觉得一定会有什么大案子发生,没错,这次的任达华又饰演了一名警察,而他的拍档,便是在电视剧圈子中具有超高人气的霍建华。霍建华在2015年堪称是最为丰收的一年,《花千骨》200亿的网播量,《他来了,请闭眼》的网站反向输出一线卫视,与霸屏胡歌永久的CP组合,成为了去年最炙手可热的男演员。而在电视剧圈内呼风唤雨的华哥,却很少在电影圈内有所建树,电影产量更是少之又少。如今横空出世一部警匪大片,更是让无数粉丝疯狂期待。
“二”华是一个“二”,而另一个“二”,便是霍建华饰演的角色,一人分饰“二”角,警察仇乐和罪犯谢天佑。这可不是精神分裂的戏码,而是真的是两个冰与火相反的角色,如果不是演技派,还真的很难驾驭在一部戏中两个不同的角色。
其实《真相禁区》是走着非常烧脑的路线,故事多项展开,而又集合到一条主线上,尤其是以区鉴为核心的故事脉络错综复杂,每个人之间仿佛都没有了真实,只有猜忌和追杀,这种氛围在电影的叙事过程中愈演愈烈,最后揭秘的一瞬间,就像浮出水面的一刻,深吸了一口气。
我一直对一些烧脑电影中体现出来的心理学现象非常感兴趣,例如像《搏击俱乐部》的精神分裂,《致命id》里的短期记忆障碍,有些电影不只是给你展现出这么一种现象,而且是通过解读让你了解的更多。“巴纳姆效应”就是这部《真相禁区》中不得不提的一个心理学现象,何为“巴纳姆效应”,就是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这个现象是这部电影的主要犯罪心理,然而试想当你遇到这种状况的时候,还真的不一定会做出更好的结果,电影给了大家一个具像化的例子,把犯罪用心理层面升级了一下。
其实说到底,每一部犯罪破案电影都不会百分百的零bug,在中国用电影影像去呈现完美犯罪本身就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所以尽量圆满的圆回前边挖的坑,是这些类型片最重要做的事,《真相禁区》看得出在往这个方向努力,然而这种架构是否对你口味,还得看每个人在观影中想追求的是什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