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何以笙箫默》中看市场的主宰

(2015-05-03 01:34:07)
标签:

何以笙箫默

黄晓明

baby

分类: 电影二三事~

 从《何以笙箫默》中看市场的主宰


/柯笔

 

  五一档的电影大盘持续火热,《速7》余热未消,《左耳》也刚上映一周,《何以笙箫默》和《赤道》强势来袭,之前退档的《念念》和王小帅新作《闯入者》都赶在了这一个档期,本来是人人都想分杯羹的节奏,没曾想有人笑傲天下,有人却成了炮灰,在五一节假日日均两亿多的票房下,《何以笙箫默》当然是国产片中最具市场喜爱的一部电影,而《闯入者》和《念念》日均100余万,简直哭都没地哭,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嘈杂而又纷乱的市场呢?

 

  当然是观众,每一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受众群体,如果电影在开拍之前就纯要走商业这条路的话,除了给力的宣发手段外,受众定位就一定要广。之前有统计显示,电影观众有70%都是男性观众,当然男性观众可以带动一部分女性观众(其实这个作用是相互的),这也就是说,为什么引进的好莱坞热血大片动不动在中国就会破票房纪录。而对于年龄段划分来说,20-29岁的观众占据了37%19岁以下的观众占据了28%,在这些年龄段中出现的最引人注目的一拨人,我们称之为“粉丝”,所以“粉丝电影”的诞生对于市场来说,是完全需求也是合理的,像《何以笙箫默》和《左耳》,就是这类电影的表率。

 

  426号《何以笙箫默》的点映暨主创见面会上,我亲眼见识到了粉丝的疯狂,黄晓明、baby和佟大为的粉丝团从五湖四海聚集而来,在电影院的放映厅里举着灯牌就为了见自己偶像一面,就连当初并没有出现在北京的杨幂也有大批粉丝团前来助阵,我们不能把他们简单的定义为“脑残粉”,追星是一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只是有部分人并没有体验过所以不理解罢了(或许这其中有我)。

 

  我觉得一部电影不能简单的用一句好不好看就可以评判,这对每个人都不公平,电影是一群人共同劳作的艺术结晶,为何反映不一,我想就是因为受众群体的关系。喜欢好莱坞式爆米花电影的人自然不会喜欢节奏缓慢又颇具文艺感的《念念》,而喜欢青春洋溢电影的群众也自然不会喜欢《闯入者》来的那么压抑。《何以笙箫默》为何在五一档如此成功,并不是因为电影本身多么牛逼,而是它抓住了电影市场的命门,服务于特定的观众,这个在《何以笙箫默》的小说和同名电视剧中就已经打下了一部分基础。

 

  电影一向是多元化的,而什么样的电影最卖钱,这都是由观众决定的,中国电影依然处在发展阶段,受限于一些因素,娱乐是最为简单粗暴的存在。黄教主虽然经常自嘲自己没演技,但作为一个娱乐明星,有些人会愿意看到你的曝光量和影视作品,并且深深的乐在其中,有消费者愿意买账,这对一个娱乐产品来说就已经足够了。而中国电影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的去培养观众,让这个市场,更为成熟壮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