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扫毒》:这锅大杂烩味道有点怪

(2013-12-01 10:20:37)
标签:

扫毒

刘青云

古天乐

张家辉

陈木胜

分类: 电影二三事~

 《扫毒》:这锅大杂烩味道有点怪

/柯笔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我在看完电影回来之后的第三天,说实话,在我前天晚上看完电影的那一刻,莫名觉得异常的失望,或许是对电影本身的期望值太高,失望也便越大。我曾内心做过激烈的斗争,到底应不应该吐槽一下,看着大家对这部电影的热情如此高涨,我又应不应该不识趣的去泼盆冷水,所以我决定睡一觉,往往意气用事只是一时的想法,或许一觉醒来,我对于这部电影的看法会有所改变。但“意气”这种情绪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件那么容易控制的事,持续的时间太长,也毫无道理可讲,在连睡了两晚之后,我调整坐姿,以一位影迷的姿态,写下这篇“意气”之作。

 

之所以期待这部电影,是因为大多男性影迷心中都有一段港式情结,其中对于犯罪片、警匪片的喜爱则更加强烈,无论是《英雄本色》、《喋血街头》,亦或是《枪火》,总能激起男人心中最本质的血性。之后香港此类类型片的发展老态龙钟,而近几年复苏迹象明显。《扫毒》从预告片中来看,貌似又唤回了我们心中的那个情结,但正是怀着这么一个态度跟定位去看这部电影,我并没有得到满意的回报。

 

卧底、警匪、火拼、情义。当这些元素组合到一起的时候你会想到哪部电影?当你感觉在看《无间道》的时候,剧情突转,变成《英雄本色》,又有点像《喋血街头》,而当你继续欣赏的时候又感觉是在看《大上海》,又有着《古惑仔》的影子,而当最后看到刘青云跟张家辉都为了报仇而死,却单单留下古天乐活下来的时候,你终于能够感叹到,这次《窃听风云》终于翻了个个儿。唯独电影中引以为傲的是贯彻全篇的郑少秋的歌声,本来杂乱的元素组合凭借背景音乐,硬生生的把这部电影给定了一个基调,这招太高了。但当我回想起导演是陈木胜的时候,便释怀了许多,他不是吴宇森,也不是杜琪峰,我们可以理解为他只是在向某某人、某某作品、某种情怀致敬。或许陈木胜所想表达的有很多,但想讲的太多势必会适得其反,就像是一锅变了味的大杂烩,看起来很好吃,却不忍再吃第二口。

 

影片中将许多元素加以拼接,使电影时长大大增加,前期争吵戏份过多,稍显拖沓,后期铺设悬念没完,炫技明显。而在剧情中,却也漏洞百出,编剧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影迷只有看着的份,其实像古天乐无脑告密,张家辉勇斗鳄鱼池,三人帮干掉雇佣部队这些都不算什么,我只想知道的是,张家辉的老婆到底是不是人妖?

 

不可否认,电影中表达最鲜明的便是对人物的刻画,对从兄弟背叛到释怀的描写。刘青云、古天乐跟张家辉三个人足以撑起任何场面,而相比刘青云跟古天乐这两位老搭档,张家辉的表现其实更加出色,5年前跟5年后两种人物性格的转换及其到位,纯情时意气风发,变坏后阴险毒辣,举手投足间都有一股让杜海涛下跪的霸气,不愧是半个金马影帝。其实《扫毒》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大型连续剧,来具体讲讲这三段人生的故事,用电影的长度讲出这么多东西显然并不合适,用枪战场面来掩盖一些根本的不足也不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扫毒》对于陈木胜来说是一种进步,也顺便找到了再次进步的空间,其实我本该很知足,但就像我一开始说的,“意气”这种事,毫无道理可讲。当然我只是吐一下槽,这并不妨碍大家去喜爱这部电影,一家之言难得众欢,打完即收工,大家看看也就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