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自学生的新年礼物#

(2011-01-27 23:32:39)
标签:

教育

老师

校园

分类: 生活
 昨天接到清华教务王艳老师电话,说我指导的学生赵广钧从东北给我们运过来一份新年礼物,我和王老师说你快递过来就好啊,我把地址告你,王老师故作神秘地说这礼物比较重,但不算贵,还具有实用价值,快递不大方便的,务必让我开车去取。恭敬不如从命,去后发现这礼物确是重而不贵,整整100斤大米,10斤一袋的精包装码起来也挺有规模的,此礼品确有食用价值(电话里听成实用价值了)啊,还害得王老师这位女生从20层运到一层大厅,全班50位同学,人均50斤,我这老师待遇加倍。这赵同学也是白手起家,现在主做制药行业,掌管5家药厂,身价5亿以上,有天晚上请全班同学和老师吃饭就解囊3万多元,赵同学经常讲,取之于社会,用之于老师同学,话语虽是朴素,但境界蛮高,一点也不亚于陈光标。比起那些毕业证到手就和老师脱离组织关系的嫡传弟子,老赵身上延续着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我和我的学生原来在校友录上设过一个网页,叫“相逢是首歌”,现在改为QQ群““天下韩门”,这是我们师生、同学交流、切磋的平台。我的大学时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度过的,那时的我们刚从文革的知识荒漠中走出来,热切渴盼着吸吮知识的甘泉,老师视学生如己出,既教学生学知识,又教学生学做人;学生也把老师当成可依靠的长辈,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师请教,有心里话也愿和老师说说。正是由于这种相互信赖的关系,师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情谊。走向社会的学生有了成绩给老师写信汇报。可是,不知不觉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之下,如今的师生关系也慢慢地淡漠了,老师指导学生也是应付,甚至一个学期不见学生几次,甚至连姓甚名谁都难分清,学生对老师也变成了敷衍,上课不去,作业拷贝网上的文章,反正你不能不让我过关,师生关系也名存实亡。我总在想,学生投奔你的名下,这是一份信任,一种期待,一个重托,老师肩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有指导的责任,给学生指出前行的路标,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同时学生的思想创意也会延展老师的授业平台,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学生毕业梦寐以求的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也不负十数年寒窗之苦,虽然老师的人微言轻,资源十分有限,但我愿意尽我所能为同学搭桥铺路,做他们引渡的舟桥,当他们走向成功的彼岸时,老师也会在对岸相视而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