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想说“借壳”并不容易 定增成A股“壳剩宴”的公开“密道”,目前,借壳上市的审批流程和标准已完全对标IPO,对于拟上市资产来说,不仅审批流程影响上市时机,严格的资质要求也可能会断送其上市念想。资本向来善于寻找近道,通过定增来规避借壳上市成为公开的“密道”。
这意味着,控股权发生变更、购买资产总额占总资产100%、收购人认定都是交易设计的关键。但直接闯关在当前市场中略显艰难。“借壳方想拿下绝对控股权,又要注入资产不超过上市公司总资产。但现在资产市值都很高、A股的壳普遍市值不大,简单的规避可操作性不大。
今年2月西藏旅游发布公告,拟以110亿元作价收购拉卡拉100%股权;25亿元将现金支付,85亿元将通过向主要股东发行股份方式支付。数据显示,西藏旅游2015年末的总资产为18.53亿元,不足拉卡拉的资产总额的20%。且上述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控股权也发生变更,由此前的国风集团变为孙陶然、孙浩然和蓝色光标构成的“一致行动人”。
通过交易设计,西藏旅游此次精准绕开借壳。公告显示,虽获得上市公司控股权,但上述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拉卡拉15.8%的股权,对应的卡拉卡资产金额为17.38亿元,占前一年度西藏旅游资产总额的93.79%,并未触发第二道红线,因此并未构成借壳上市。
即便是难以回避购买资产总额占比这一指标的约束,绕道借壳仍有其他蹊径。
大家注意那些实施定增方案的上市公司,有可能是另一种借壳的方式。
前一篇:股价翻倍的特征
后一篇:3D打印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