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第一个交易日,比以往的下班时间要来的早一些。因为A股开启了熔断机制,在实施的第一天就成功触发,悲剧的是指数向下触发而不是向上。监管层推出熔断机制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市场不再出现像去年股灾时那样暴涨暴跌的极端走势,降低市场的波动幅度。参照国外资本市场的熔断机制而设定了两级熔断措施。然而这两级熔断的阀门设计的过于接近,导致了第一道熔断5%被触发后,很快第二道7%就被触发。熔断规则实际上是短期加速了流动性的减少。当市场出现流动性匮乏的时候就会重演股灾那种被动式的下跌走势。
在A股市场既有的涨跌停板制度,单向交易为主的这种模式下,推出熔断机制是需要投资者有一个适应期。既然已经有了个股涨跌停板,是否还有必要进行指数熔断,这是一个争议较大的地方。在成熟的资本市场里,要么是像美国市场那样有指数熔断机制,个股无涨跌停,要么像日本那样每一个股票价格都有特定波动区间,超过了禁止买卖,但没有指数波动限制。像A股市场这种特色政策,没有经过长时间反复验证就快速推出,总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短期没有什么太多政策面的消息影响,市场指数经过这么一跌,再加上短期的惯性下挫,调整的时间会相对延长。当没有其他外力干扰时,今天早盘指数破掉关键的60日线引来了一大波放量卖出,这个点位将成为短期反弹的重要阻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