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统计局公布了重要经济数据,3月CPI同比上涨2.1%,涨幅明显低于之前市场预期的2.5%,这让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又有了一定的想象空间,随着数据公布指数盘中出现一波上攻,但是量能不济逐步震荡回落。目前看来,市场资金总体趋于谨慎,虽然指数是在春节后调整以来的下降通道中运行,但个人认为金融地产的低估值在目前这个点位会对大盘再次起到支撑的作用,现在对于指数不用悲观。地产股,从其最近的走势来看,有企稳带领指数突破下降通道的迹象,依然是关注招保万金这几个龙头。
稀土板块受益于政策利好集体大涨,3只股票涨停。但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总体依然处在下行趋势中,所以说包括稀土,有色,煤炭这一系列的资源股短期行为暂且当做超跌反弹看待,不宜追涨。
最近媒体又开始报道IPO的相关消息,IPO5月重启和新股改革并行这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所以说对此不必有太多顾虑,市场在持续的调整过程中已经逐步消化掉了这些利空,之前市场也对IPO提前启动有所预期。靴子落地,对于指数不会再有影响,整个市场还是会回到自己原来的趋势:一个低通胀低增速的经济背景所造就的趋势中。
在平时跟客户的交流中发现,大多数客户追逐那些短期事件性题材炒作引爆的飙涨个股乐此不疲。的确,将事件题材结合量能,股价走势,筹码分布可以找出短线有爆发力的品种,在参与时机得当配合严格的止损机制的前提下,是可以获得一定收益。但我个人认为,在目前这样一个阶段,面对这样一个市场,在经济转型的艰难时期,在传统行业中仔细筛选找到那些能够自身主动改造升级,适应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企业,在新兴产业中找到那些未来成长性明确的企业,这是很重要的。有心的投资者可以把自己的资金分成两份,一半作短线,另外一半选中线品种坚定持有,半年的时间为周期检验比对看到底哪种方式更好。
中线的品种前面博文中都反复提过 就不再赘述了。无论选择哪只,任何时候介入都不晚,贵在坚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