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号外--超越理财优享红利

(2011-08-29 00:00:01)
标签:

股票

      有别于西方传统资本市场分析中的价值分析和技术分析,我们在对中国证券市场进行投资时,要考虑三个方面---政策面(天),基本面(地),技术面(人),政策面决定了该不该投资,基本面决定了投资方向,技术面决定了具体的投资时点和方式,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投资要取得绝对的正收益无非低吸高抛,买在底部卖在顶端。纵观中国证券市场20年来的走势,历次阶段性的大底经过政策面见底,再是基本面见底,最后技术面见底这样一个确认的过程后形成。

      回到当前市场,首先来看看政策面,该不该买?证券市场的繁荣是和货币流通性息息相关。当前央行的货币紧缩政策回随着CPI的见顶回落而出现重要的拐点,判断依据是因为6月份猪肉价格高位回落(猪肉价格占CPI权重10%,位列第一),加上翘尾因素减弱导致CPI具备了高位回落基础。货币紧缩政策即使因为CPI回落缓慢不会在年内退出,但紧缩的力度是会逐渐减缓,拐点临近。我们可以看到市场总体资金面紧张程度在6月末达到极限,目前已有所缓解。经过连续12次的提准,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接近23%的极限水平,随着外汇占款回归正常以及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大幅减少,准备金率下调的可能性将远远大于继续上调。目前政策超调风险较小,将引导资金从极度紧张向稳健正常转化。

      市场总体处于为阶段性牛市蓄势态势,结构性行情将会继续演绎。那就来选择一个合适的投资方向,通过基本面来分析买什么?历年来的阶段性行情中都会有一些优质的品种表现强劲,同期收益超越指数数倍。如果投资者将这些品种综合投资,阶段性中长线持有,将获得不菲的收益。这一次,长江证券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选择一个极具潜力的投资方向---红利股。

      什么是红利股?通俗意义上,红利股是指在过去已经或未来将要给股东派发现金红利或股票红利的股票。红利股有四大特征分别是:1 优良的业绩 2 充沛的现金流 3 足够的未分配利润 4 较充足的资本公积金。历史数据和现实条件都说明红利股是一个良好的投资标的。相对于整个A股指数而言,红利股的优势相当突出,如果把时间拉长一点,则经过动态调整的红利股组合能取得远超A股指数的平均收益率水平,同时波动率也远小于整个指数。有连续分红纪录的公司往往意味着竞争力强、行业地位突出、业绩持续性强,预期分红潜力较大的品种意味着公司业绩高速增长或面临业绩拐点,同时也意味着与产业资本站在一起,既可分享新项目带来的资本增值,又可以避免业绩地雷;其背景在于上市公司再融资强制现金分红制度以及股票分红带来的高送转行情。

     那么现在是否是投资红利股的进场时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目前市场已经处于历史的低位,下跌的空间非常有限,底部已经逐渐明朗。这个市场底端最重要的支撑就是权重股的估值水平,沪深300市盈率在2011年8月5日最新值12.93已经非常接近历史的最低点12.31.

     参与我们长江证券超越理财优享红利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投资方式。我们不仅有大规模资金运作的市场份额优势,同时也有超越理财研究团队良好的投资策略。我们以红利股票投资为主导,以分红潜力及企业价值作为选择投资对象的核心标准。个股选择将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寻找满足标准的品种作为重点投资标的。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把握影响股票价值的各方面因素变化,所带来的投资机会,追求长期稳定资产增值。

     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经理苏柱林1998年进入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3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先后在证券投资总部和资产管理总部从事公司研究和投资管理工作,现任资产管理总部副主管兼“超越理财灵活配置”、具有丰富的证券市场投资经验,给超越理财的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超越理财灵活配置(长江6号)成立于2009年8月的3400点高位,到目前为止录得14%的正收益,而同期大盘指数下跌近24%。

    为保障投资者的收益,该计划还特别设立了到点分红机制和有限补偿条款。当集合计划单位累计净值每增长0.05元时,即实行强制分红。长江证券以参与本计划的自有资金8700万在本计划存续满三年时的资产,对推广期参与并持续持有三年,且在存续满三年时本金出现亏损的集合计划份额进行一次性补偿,直至其本金亏损全部弥补或自有资金在本计划存续满三年时的资产补偿完毕为止。

    目前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都已具备。就等投资者您的决定。热忱欢迎您参与超越理财优享红利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畅享财富增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