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伯南克的意思

(2012-03-27 10:00:57)

昨晚伯南克的讲话犹如兴奋剂,散布于各资本市场,普遍被理解为QE3的前奏。其实,在美国经济数据傲视诸多发达国家的时候,把QE3当成事实恐怕早了一点。失业率继续改善,CPI超过美联储的目标区,共和党与民主党的总统选举对决,石油价格高企,等等,都让QE3缺乏先决条件。况且,伯南克在讲话中说的是“持续的宽松措施”而并非要增加宽松,也即继续目前的宽松措施。这说明,很可能是先前讲过的Sterilized Opertion Twist,而不是出手购债券。债券大王Bill Gross在豪赌美联储的QE3,也许至少说明美联储现在不会收紧。 总之,讲话一出,给美元照成压力,而且,这种压力也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比如第四季度,奥巴马再次当选左右。当然,4月份美联储会议声明也是很好的判断美联储政策方向的时间点。但是,如果下次全球性危机来临,美元以及美国国债都会升天的。


另外一点要注意,美联储的购买债券的QE1,QE2其实源于美国政府的巨量赤字。美国政府通过天量财政赤字对抗经济紧缩,同时提升资本市场以及对私人部门进行财政转移支付,让私人部门累积了巨量现金或者储蓄。而现在很多人认识到,2013年开始的美国财政悬崖(fiscal cliff),也即开始压缩财政开支,这将对经济特别是全球的出口国家意味着什么。而那时候,欧洲以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BRICS国家又会是焦点。欧洲央行对欧洲银行的1万亿3年期欧元低息REPO只是给欧洲买了一点时间而不是解决根本问题。下一次欧洲的问题会是葡萄牙西班牙。


当然不得不说中国。近期的各种数据都印证了以前的推断,也即政府只能宽松下去,甚至对房地产的调控都得放开,特别是目前国内各种矛盾交集在一起的时候(关注国外媒体报道的更能理解这点)。贸易顺差下滑厉害,今后或者可能在顺差逆差徘徊。如果政府真的压缩政府开支,压低政府主导的投资,经济很可能7.5%的增长都是困难重重,因为消费不可能短时间显著上升成为经济的推动力。况且,私人投资再目前的情况下不可能起来,因为已经是产能过剩。这就是在错误的道路上不得不走下去,骑虎难下。这就是一招错而满盘皆输,现在几乎没有内部外部条件改正错误。看看我们的财政开支中的三公都对哪些行业(对国民经济重要的行业)进行了转移支付:公款吃喝对饮食行业进行了转移支付;公车对车企(很多是合资企业)以及中石油中石化进行了财政转移支付;公款出国对外国经济进行了财政转移支付。这就是我们政府花钱的水平。这是每年万亿左右。更不要提广大中小企业在目前体制下的低下地位了。


从现在来看,人民币升值过程不是尾声都是接近尾声了。很多以前基于人民币升值的交易需要反向了。很多公司以及机构前几年通过国内存人民币 -> 贷出美元(在国内或者香港)-> 央行结汇 -> 再在国内存人民币 -> 这样周而复始,利用汇率变动(人民币升值)以及利率差(得益于美元的历史低利率),高杠杆资产获得高收益,因为美元等外币贷款几乎没什么限制的,准备金率3-5%左右,存贷比有些地区高达300%以上; 同时,这种操作人为放大外汇储备,也即外汇储备中的一小部分是虚的。当然,还有另外的贷美元行为,比如在香港发行的企业美元债券,等等。去年第四季度美元升值期间,次类交易反向运作加上其他资本外流造成了央行不得不抛售美国国债,因为其自身美元现金也不足。


(时间不足,草草几句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