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上一个白银泡沫
(2011-04-27 08:10:42)上世纪70年代是资本市场及其动荡的年代。71年美元脱离黄金(Bretton Woods monetary system),开始了贬值之路。石油危机,中东战争,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事件不断。这一切都促成了石油,黄金以及白银的牛市基础。其中,石油大亨亨特操纵白银市场并最终破产更是资本市场的亮点。之所以他选择白银,因为那时法律不允许私人拥有黄金;而且其认为黄金太容易被政府操纵。
同黄金不一样的是,白银具有比较广的工业用途。亨特在2美元每ounce左右收购白银。由于产出下降,以及工业消耗量上升,加上亨特的收购,白银价格必然起来。74年,亨特在已经拥有大量白银实物的基础上,购买白银期货5500万ounce。同大多数期货投资者不同的是,亨特的期货合约目的是要实物白银,以期保存他们家族的财富。
1979年10月3日,白银价格到了$17.88。美国的2个主要交易所:COMEX和CBOT,开始慌了。他们手中握着1.2亿ounce的白银合同要在5月交货。他们估计他们必将违约(不能交割)。CFTC也开始试图说服亨特卖掉他手中的一些白银,但亨特拒绝了。然而CBOT在CFTC的撑腰下改变了游戏规则:保证金突然大幅提高,同时规定每个交易者不能持有超过300万ounce的白银合约,多余的必须清仓结算。同时,美联储主席Paul Volker要求银行不为投机者提供信贷。
1980年1月7日,COMEX也改变了规则,做出了类似的规定。1980年1月21日,白银现货价格到达了史无前例的$50,期货价$52.5,亨特的白银库存也到达了45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435亿美元)。同一天,黄金现货价850美元,期货合约892美元。COMEX由于害怕违约开始真正的慌了,在CFTC的支持下,规定白银只能结算,不能交易。没有新的购买者进入市场,白银价格只有下跌。跟白银走势相同的是黄金。难道同样的投机者同时持有白银和黄金?或者黄金交易者看到了白银交易者的下场也怕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之后的历史大家也熟知。黄金白银石油均差不多在1980年的同一时期到达前后几十年的高点。在1988年,亨特申请破产。亨特失败的原因之一是主管机构改变了规则,但亨特并没有违法经营。另外一个原因是杠杆。亨特的大量实物白银都是价格很低的时候购买的,即使价格大幅下跌也可以不亏本。但其之后的大量期货合约的价格就高很多了。杠杆产品可以让你爽到天,也可以让你下地狱。
同时要看到,上世纪70年代的黄金白银泡沫的深层次原因是通货膨胀,或者对美联储超发的纸币严重不信任。美联储支持对黄金白银投机者的打压也是为了拯救美元。而这样的原因是不是现在也存在?
当今白银价格远远高于前30年均价的情况下,白银(或者加上黄金等)泡沫已经高于07年的房地产泡沫。现在对黄金白银的购买如同07年购买福罗里达的别墅。对于华尔街来说,白银黄金只是他们能发财的另外一个工具而已。只要有条件,他们可以把这种“发财工具”的价格捧到天上去,如同1999年在美国上市的大堆互联网公司,即使他们仅仅还只有概念,更谈不上现金流。
而在当今的投资界,对美元的过度看空也是相当违背美国国情的。美国并非日本,或者希腊,或者津巴布韦。美国不像很多国家,美国并非缺少创造收益的手段或者渠道。美国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消费(过度支出)问题,也就是很久以来开支比收入大造成的赤字和债务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相对于日本问题,欧元区问题,津巴布韦问题,要容易得多。大家日前可以看到,美国大量跨国公司在利率几乎为0,融资成本极低的情况下展开了大量并购。美联储伯南克的政策让美国的产业资本变得异常强盛,同时让美国的金融资本在全世界掠夺,特别是在以砖头4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对于美国来讲,让美元走强不是难题,因为美国的机体是健全的。纵使美国目前的赤字以及债务问题,哪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私人部门(私有企业)能与美国的私人部门抗衡?哪个国家从体制上鼓励技术创新(包括金融创新)以及绝对支持技术富豪?解决美国赤字问题只需要美国经历短时间的阵痛而已。
(+)(0428)正如前几天所预料,引人瞩目的美联储会议其实没有什么不同点。如预料那样,美元还在继续跌势。但这种跌势不会太久了,或者向下的幅度不会很大。个人估计,以最极端的情况来看,美元指数的底在68-70。而且,在底部也会上下折腾一两个月左右。一旦美元底部成功形成,其后向上反转的速度不会低,因为几乎所有的资产泡沫高度几乎都是史无前例的,一旦破裂,地震级别应该不低于此次日本地震;同时,让回过神来的人有较少的反应时间。如同JP
Morgan是白银的最大空头,其他华尔街巨头也应该是黄金等市场的最大空头。他们手握伯南克递上来的天量资金,加上美国政策内幕的优势,其他大玩家,更不用说无数散户,根本不是对手。美联储的很多成员都有强的学术背景,但美联储不是学术机构,是要服务于其根本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