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很可能进入多事之秋
(2010-11-02 18:03:42)
标签:
杂谈 |
最近的经济以及金融事件比较多。全球的风向标是美联储马上的政策决定,即QE2;加上同期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欧洲的坏消息不断,爱尔兰的国债利率到达新高超过了7%,还有几个国家的CDS也涨到了上次欧元危机差不多的水平。但是,欧元还没动静。
美国的止赎门肯定会让美国的银行业出不少血。直接效果就是现金流大大减少,况且还有代价不菲的法律诉讼等等成本。那么美联储的QE2(很可能是比较折中的方式)的新钞会最终出现在哪里呢?一方面要看QE2的具体方式,即购买国债多少MBS多少或者其他多少。不管怎样,在其他地区的各类资产价格都升天的情况下这些钱的大多数是不会去高位接盘的。很可能QE2产生的大多数钱不会流出美国银行体系(不会像2009年3月那样,那时全球大多数金融资产市场的价格在实实在在的底部),也不可能有多少进入美国实体经济。美国的信贷量偏小是需求端的问题,而不是供应端的问题。如有文章分析的,这些QE2是为美国银行准备的。也就是说,美国的银行业还会遇到大麻烦,但是肯定不会有如上一次2008年的新的银行拯救行动了,而QE2的资金就相当于实际上的救助资金。当然,如果美联储有这样的前瞻的话。
如果QE2真的只是在击鼓而不是真正的出兵的话,新兴市场的各种泡沫也很可能将到达最后的高潮而后一泄千里。美元指数图示在提示以下可能性:(1)底部已经探明,向下空间很少;(2)12月有向上突破可能,当然,同时有很多事件配合才行,而欧元区的各种问题是现成的弹药。也就是讲,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股市房市商品等等泡沫可能在不久到达高点。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下,不参与不会是最差的选择。
还有一些重要的因素或者变量,比如石油(只有石油没有涨起来,没有在合适的时候高盛等不能乱炒石油的,否则国会有可能问罪);还有美国的国债以及两房债务等。所有这些变量都是内在相关的,但美国的战略路径没人能100%正确地说出来。 美国的行动的目的是什么?洗劫很多现在看起来很肥的国家,不管是虚胖还是实胖,从而让资本或者财富集中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