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2022-12-11 14:09:30)
标签:

上海

嘉定

科举

博物馆

参观

分类: 纪实活动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上海科举博物馆,坐落于嘉定孔庙内,科举制度是中国首创的一种选官制度。它所坚持的“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原则,为出身寒门的知识分子进入仕途,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中国的科举制度渊源于汉代,创始于隋代,确立于唐代,发展于宋代,兴盛于明清,衰废于清末。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馆内展品陈列采用历史复原法和先进的多媒体手段相结合,生动形象地演绎了科举制度的发展、废止以及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馆内主要分成“科举制度沿革”、“科举与儒学”、“科举与社会文明”、“科举考试程序”、“科举与教育”五个板块,一千余件相关展品,向游客们全面展示了科举制度的变迁。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科举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关科举取仕的种种故事,不但存在于史书、小说,表演于戏曲舞台,而且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等各个领域,形成一种特殊的学而优则仕的文化现象。
“晁错对策”《汉书.晁错传》一种评定等第的书面考试方式被后世沿袭,这大概是科举制中最早的考试形式吧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下图为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举孝廉图”,两汉时期,以推荐为主,以考试为辅的察举名目繁多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这里展示有彩绘陶文、武官俑,中图为制科凭证: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制科为征招特殊才能的人尔施行制科(制举)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选拔武官绘画栩栩如生的“武科殿试”图:为唐长安二年为选拔武官二始置武举科,佩服武则天的用人思想!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宋人殿试图”:唐武则天开始殿试,至宋太祖开宝六年创立殿试制度,并成永制。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考官入闱“:为防止考官舞弊,数日前考官入闱关闭院门,直至考毕结束。和现在的高考出题有点类似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从墨卷到朱卷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张鈵武殿试卷(清雍正元年葵卯科1723):宋代以后,武科举一改唐代只重武艺的做法,既考武艺又考策论。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古代做个官还真不容易,韩愈四次考进士方及第,唐代进士及第还需通过吏部考察合格才能做官。这是,韩愈的《上宰相书》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白居易《与陈给事书》唐代科举实行考试与举荐相结合,这是白居易写给时任给事中陈京的行卷信。有点像现在的自主招生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南柯一梦“图:科举道路艰难,大多数应试者都会落榜,中举对他们只是南柯一梦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元代进士考》这是清代史学家钱大昕研究元代进士的一部重要著作,钱大昕可是地道的嘉定本地人,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乾嘉学派代表人物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元代更加重视儒家经义,这是以朱熹的章句集注作为标准答案的基本模式。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这是慈禧太后关于开经济科考试的懿旨:看来两位女掌权人都很注重人才选拔。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这大概也就是最后一次发榜了!科举制度于光绪三十一年正式结束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公车上书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1300余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要求变法图强,废除八股文,改革科举的主张。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停科举上谕》: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袁世凯等顺应全国舆论,奏请停科举改办学校。清政府迫于大势所趋,谕令停止科举。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科举制度全球影响甚广,不仅在亚洲还有欧美。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还有外籍人士不远万里来参加科举考试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科举制度几乎占据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三分之一的时间,它对于祖国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建设,崇文重教民风民俗的形成都产生过巨大作用。现把历代名人与科举相关的点点滴滴展现在这里: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中国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状元宰相文天祥。《登科录》是文天祥的殿试策文切中时弊,提出要改革,要自强不息,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宋理宗钦定为状元!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状元宰相文天祥在土牢狱墙奋笔疾书《正气歌》。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唐元和三年状元柳公权,历七朝,官居二、三品达30年,为人有风骨,为官有政绩,独创“柳体”书法。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就是通过科举而使自己的治国安邦抱负和才华得以施展者。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明万历十一年中进士的汤显祖,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等,后辞官回乡著书,成为剧坛巨匠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明万历三十四年中进士的徐光启,一生致力于数学、农业、水利、历法等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是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前驱。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清嘉庆十六年中进士的林则徐,为官清廉正直,关心民生,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带头人。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乾嘉学派代表人物钱大昕就是本地嘉定人,他18世纪中国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在史学、经学、小学、算学、校勘学及金石学等学术领域,均有建树和创见。一生著述甚富,后世辑为《潜研堂丛书》刊行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清咸丰六年中状元的翁同龢,是近代著名诗人、书画家,尤以扇书名于当时,有乾隆后第一人之誉。参与了晚清年间许多重大政治活动和社会变革,做过许多有益的贡献。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蔡元培,曾任国民党中央执委、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北京大学校长  ,革新北大,开学术自由之风;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徐郁,同治元年壬戌科状元,授修撰,历任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左都御史,拜协办大学士,官至兵部尚书。工书,画花卉工秀,直入蒋挺锡室。间作山水,亦清绝。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金融家、慈善家,  江苏五才子之一的张謇,曾经院试成绩欠佳,老师责之:“如果有1000人应试,取999人,唯一不取的就是你”,张謇羞愧至极,在住宅的窗户和帐顶上“并书九百九十九为志”以示发奋。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木雕“鼎甲游街”(明)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门饰木雕戏文故事“状元定情娶亲”(清)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木雕“魁星点斗”(清)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锦衣归里”,“静读案头书”等荷包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博物馆里遇见华东师大的导师带学生现场教学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时近中午出了孔庙,学生们还在不停追问老师问题
金秋嘉定行之上海科举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