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步一座城之三

(2021-04-11 19:51:27)
标签:

漫步

一座城

复兴中路

汾阳路

接着昨日衡山路、岳阳路的行程,开启了漫步一座城的第三单:复兴中路,汾阳路。1:30在陕西南路环茂地铁口集合,现在高大上的环贸曾经是上海市襄阳路服饰市场所在地,当时可是被国外消费者称为“北有秀水街,南有襄阳路”而赫赫有名。
漫步一座城之三

上音歌剧院坐落于上海音乐学院东北角、淮海中路和汾阳路的交界处,是国内首个采用整体隔振技术建造的全浮结构歌剧院。是一个集音乐演出、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国际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演出场馆。歌剧院的外形犹如一艘扬帆起航的领航船头,翘首引领 ,承前启后,上海又添一座文化新地标!

漫步一座城之三
2019年底的就在此欣赏了2020年的新年音乐会,与维也纳金色大厅相媲美! 漫步一座城之三

汾阳路93号(海关俱乐部)建于1898年,原为英国浪漫主义建筑风格的原海关俱乐部,四面均有翘檐老虎窗,还有一个翘檐尖塔,类似中国古典建筑,充分反映了中西融合的特点,是现存最早的独立式花园住宅之一,也是上海仅存的木结构花园洋房。

漫步一座城之三
上海音乐学院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音乐学府,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在经典严肃音乐的创作、表演和研究方面积累了雄厚的学科基础。192711月,蔡元培和萧友梅创办国立音乐学院。1945年,改国立上海音专1952年改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今上师大东部),1956年改今名现址。

漫步一座城之三
汾阳路20号这里原是犹太俱乐部和花园住宅,砖木结构犹太俱乐部1910年代建,法国文艺复兴风格花园住宅1926年建,德国式花园住宅,瓦屋顶错落有秩现为上海音乐学院礼堂与办公楼。

漫步一座城之三

 汾阳路45号(丁贵堂官邸)这是一幢西班牙建筑风格的独立式、两层楼花园住宅建于1932年,由邬达克设计,原为上海海关专科学校,现为汾阳路花园酒店。

 丁贵堂(1891—1962年),辽宁海城人,1928年担任副税务司。海关有史以来高级职务一直掌控在外国人手里,华人担任副税务司,丁贵堂是第一人,当时轰动一时。1949年,丁贵堂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有着强烈爱国之心的丁贵堂,无不随时随事与总税务司竭力陈请,甚至不顾个人利益与上司犯颜抗争。解放前夕,他毅然拒绝前往台湾,留在上海努力使海关的关产和档案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漫步一座城之三汾阳路6410号是瞿秋白曾居住过的地方。战争开始后,瞿秋白、杨之华夫妇随着掩护他们的革命同情者谢旦如一家从南市紫霞路68号谢家迁居于此,居住了五个月左右。瞿秋白是以特殊身份,特殊关系,对左联做出了特殊贡献而享誉中国现代文坛的。他通过冯雪峰、茅盾结识鲁迅后,积极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这场伟大的革命文化运动,为推动中国左翼文化健康发展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漫步一座城之三汾阳路61号建于1929年的美式建筑原美商上海电话公司,民国208月~21326日,美商上海电话公司先后建成并开通汇山交换所(今长阳路分局)、毕勋交换所(今汾阳路分局)、福建交换所(今福建路分局)、敏体尼交换所(今云南路分局)、北区交换所(今海宁路分局)和西区交换所(今泰兴路分局)6个旋转制自动电话局,这里便是其中之一。漫步一座城之三

汾阳路,在1902年-1943年之间称为毕勋路,1902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越界修筑,以法国驻华公使名命名。1914年上海法租界大扩展时划入界内。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上海法租界,将其以山西省地名改名为汾阳路。汾阳路108号的老楼过去就以这条路的旧名命名为毕勋公寓。从前后门看上去都像现代四四方方的建筑,左右的咖啡,酒吧店倒是生意红火,不少老外在此光顾,毕勋公寓的马路对面便是号称海上小白宫的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下午3:30就谢绝参观了,两周后再来补上这一课)漫步一座城之三

漫步一座城之三

漫步一座城之三

汾阳路83号建于1942年,现是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建筑具有法国现代派简化的古典主义风格特征。建筑主立面对称构图,在横竖两个方向均做三段式划分,外立面多处有弧形墙面造型,西立面还有层层收进做法。水塔造型简洁,带有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几何形装饰。漫步一座城之三

周六了眼耳鼻喉科医院还照常开门着,散团后打开随身码进入医院参观了一番
漫步一座城之三
汾阳路150号是一幢建于1920年的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官邸式花园洋房,现在是上海沪剧院所在地。这里曾经是国民党参谋部总长、著名桂系将领、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的寓所,因为白崇禧、白先勇父子居住过而名噪海上。其实,白氏父子在这儿居住的时间并不长,而在他们入住之前的数十年间,这幢洋楼早就发生过许多传奇故事了。漫步一座城之三汾阳路158号,和平官邸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西班牙建筑风格的花园洋房,曾是戴笠的官邸,解放后林立果曾在此居住漫步一座城之三复兴中路1327号,复中公寓(原伊丽莎白公寓),建于1930.自建成后至太平洋战争前,公寓内居住的几乎都是外侨,分别来自英、法、美、奥等不同的国家。其中有一家杜达公司曾在公寓内的42号房间办公。现时公寓内几乎全为居民住宅。漫步一座城之三复兴中路1363弄,(克莱门公寓)建成于1929年。由五幢完全相同的公寓楼组成,法国式公寓里弄,高三层,连屋顶四层,屋顶有老虎窗采光。屋面为红色机制瓦,南立面山墙为跌檐式山墙(Hipped GableClipped Gable)。漫步一座城之三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位于复兴中路1380号亚洲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交响乐团,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879年(清光绪五年)的上海公共乐队,当时被誉为远东第一乐队乐团开创了中国乐团与国外著名乐团联手委约国际作曲家作品的先河,是中国大陆与世界级指挥家、独奏家、歌唱家合作最早、合作场次最多的交响乐团,乐团与谭盾合作演奏的电影音乐《卧虎藏龙》更是中国音乐史上首次获得奥斯卡和格莱美两项大奖漫步一座城之三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马路对面便是复兴中路1331黑石公寓,又名花旗公寓。建于1926年,为一座英国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公寓大楼,占地面积7380.36平方米,建筑面积4977平方米。内有游泳池、舞厅和花园……

漫步一座城之三

黑石公寓建于1924年,六层高钢筋混凝土建筑,巴洛克折衷主义风格,不仅有电梯、中央供暖,还有恒温泳池、网球场、停车库等一应俱全,是上海早期公寓中较有特色的建筑之一,被当时媒体称为 中国最好的公寓漫步一座城之三难得老师给了会儿自由参观活动时间,走入公寓内,看见一拨人走出来,发现这里尽然成了一个网红打卡地。漫步一座城之三走进一层幸福集荟音乐主题书店,半圆弧穹窿顶下,一条纵深的走廊两侧各有洞天,与传统书店格局不同,一扇扇神秘的门,仿佛在等待你前去开启,探索与发现未知的世界。漫步一座城之三

音乐书店,胶片展示厅,美食小吃,咖啡馆……窗外修整一新的庭院,近百年的建筑,满满的文艺气息和小资情调,轻奢复古优雅欧美风,温馨、品质、格调。这里能看见历史,也能预见未来。漫步一座城之三

这栋充满异国风情的花园别墅,有着显赫一时的背景和诗情画意的浪漫故事,见证了诸多人文历史的高光时刻,掀起过的波澜在黑石公寓历史沿革介绍板上记录有:1925年,美国画家波特利在25号房间举办了一场艺术展览;1935年,北洋时期的国务总理熊希龄迎娶才女毛彦文,二人的新房就设在黑石公寓;上世纪40年代,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曾在此办公;上世纪80年代初,因与徐汇区房管局相邻,黑石公寓又成为中国最早的民间房产中介市场之一……
漫步一座城之三

 汾阳路79号海上小白宫是一幢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496平方米。外墙为白色,故称海上小白宫。该建筑原为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抗战胜利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将这儿作为亚太地区第一任办公地。解放初,陈毅市长曾在此居住。这里参观可以现场预约,中午休息,下午15:30就不能进场了,门票8元,两周后的今天专程打卡汾阳路79号现为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漫步一座城之三来此参观一定不能错过三楼的一百多年前装修的卫生间:淋浴房,浴缸,马桶2个(男女分别),台盆,化妆台一应俱全,还有那精美的窗花......漫步一座城之三六十年代,上海民间最优秀的工艺美术家、相继在此工作和传艺。七十年代后为上海工艺美术品陈列室,陈列了绒绣、刺绣、灯彩、面塑、剪纸、玉雕、漆刻、镶嵌、砚刻、竹刻、细刻、工艺绘画等。漫步一座城之三这是下午1点多去集合点路过复兴中路59号大场面馆看到的场面,记得10年前曾经和同事中午开着车赶来此品尝大场面,这里的大肠肥而不腻,非常入味,入口稍嚼几口便化,又带爽脆感;面条筋道,不易泡烂发胀;汤头有回味,吃后不口干。走过路过不错过,特此留念!

漫步一座城之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