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梦江南-梦里水乡

(2012-11-27 23:19:59)
标签:

杂谈

寻梦

梦里水乡

看一看

分类: 走过的山水,留下的情

   

    梦里江南,江南水乡,这一次,可是走了多个水乡古镇,七里山塘、甪直,乌镇.....

    故名思义,水乡,总是与水有关,因水而生,因水而灵,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因了这水,江南的水,江南人从而更温软婉约。

    漫步在古老的水乡古镇,纵横交错的河道,一座一座的小桥,古朴自然,错落有至,河边柳丝飘扬,小桥流水人家,乌篷船摇呀摇,年年岁岁,从昨天走到了今天。

    幽长幽长的小巷,经了岁月的石板路,泛着光亮,木板塔建的房子,沿着河道而建,前门靠街,后门临水,这里的居民,过着一种纯朴简约的生活,时见洗衣淘米的景象,或是三几个芳龄聚一起闲话家常,这样的景致,在喧嚣的城里,那里能得见,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心里梦里都想要来看一看江南,看一看江南的水乡,感受它婉约,宁静,自然的气息。

    我亦如许多人一样,带着这样的情意,带着心里梦里走了许多遍终未达的心愿,来了。

    这样一幅幅让人心动的画面,自然是美的,可是,我隐隐隐约约觉得好象少了些什么,心里总还是期盼下一个古镇会有让我惊喜的地方。是人太多么,是自己心里的期望太高么,我说不清,我只是在期待,但当我走完了最后的乌镇。我知道,这期盼终于变成了心头的失落。

    水,是江南的灵魂,水乡古镇,因水而生,因水而灵,可这水,怎么就那样混沌?时而还见许多的飘浮物,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想想,古时应该不是这样的吧,河水应是清澈明净的吧,是现代的发展,游客的一拥而至,至使这里清净的水不再清净,清宁的景也变成了喧嚣之地。

    这已经是最有代表的江南水乡了,我梦想中的江南水乡何时会出现,或者,将有一日,我会再来,那时,我希望看到的将是另一番景象。

    我喜欢小桥流水的古朴,喜欢绿柳拂面的诗意,喜欢看水草丛生的河底,喜欢听,淙淙的流水声,从我的梦里淌过。。。

 

 

 

 

一、苏州七里山塘

    山塘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他坐了轿子到虎丘去,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衙后,立即找来有关官吏商量,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它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3600米,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条河在阊门与运河相接。在河塘旁筑堤,即山塘街。山塘河的开凿和山塘街的修建,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这一带成了热闹繁华的市井。(百度简介)

 

http://s13/mw690/69e4632agcf4d985b07d8&690

  

http://s12/mw690/69e4632agcf708107e634&690

http://s14/mw690/69e4632agcf4d8ae7879b&690

  
http://s11/mw690/69e4632agcf4d899553d0&690  

 

http://s2/mw690/69e4632agcf4d8c17eca3&690
 

http://s13/mw690/69e4632agcf4d8d4a706b&690

http://s9/mw690/69e4632agcf4d8e899928&690

http://s9/mw690/69e4632agcf4d8f9c3d0f&690

http://s1/mw690/69e4632agcf4d90c0b91a&690

http://s14/mw690/69e4632agcf4d91e020f5&690

http://s12/mw690/69e4632agcf4d92fd235f&690

http://s8/mw690/69e4632agcf4d94433b1c&690    

http://s9/mw690/69e4632agcf4d96787dae&690

 

 

 

二、乌镇 

    走进乌镇,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就会让人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作为历史古镇,乌镇无论是整个镇还是观前街,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走进这个充满了农业文化氛围的古镇,漫步于古镇绵延一里多长的石板小街上,可以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

    乌镇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一样,街道、民居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谓“人家尽枕河”。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唉乃,飘然而过。(百度简介)

 

http://s3/mw690/69e4632agcf73d958d144&690

http://s15/mw690/69e4632agcf73e1529ea2&690

 

http://s14/mw690/69e4632agcf73dae90352&690

http://s16/mw690/69e4632agcf73dcdd0018&690

http://s4/mw690/69e4632ag7b252ffa369a&690   
http://s6/mw690/69e4632agcf73e2f32855&690

http://s15/mw690/69e4632ag7b253078293b&690

http://s10/mw690/69e4632agcf73e673a42d&690

http://s1/mw690/69e4632agcf73e833edd5&690

http://s14/mw690/69e4632agcf73eb397b3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