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快速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

教函数知识时,很多次遇到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经过深入研究,我发现作三角形铅锤高是解决三角形面积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同学们经过努力会掌握这种方法。
现总结如下:如图1,过△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的“水平宽”(a),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的“铅垂高(h)”.我们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
,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
注意事项:
1.找出B、C的坐标,横坐标大减小,即可求出水平宽;
2.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h与直线BC交于点D,A与D的横坐标相同,A与D的纵坐标大减小,即可求出铅垂高;
3.根据公式:
×水平宽×铅锤高,可求出面积。
例1. (2014潍坊改编)如图,抛物线y=ax2+bx+c(a≠O)与y轴交于点C(O,4),与x轴交于点A和点B,其中点A的坐标为(-2,0),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与抛物线交于点D,与直线BC交于点E2-1-c-n-j-y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F是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F使四边形ABFC的面积为17,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F是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F使四边形ABFC的面积为16,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若点F是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F使四边形ABFC的面积为15,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由抛物线经过点C(O,4)可得c=4,①
又抛物线过点A(一2,O)∴0=4a-2b+c,③
由①②③ 解得:a=
, b=1 ,c=4.
x2+x+4
(2)设点F的坐标为(x,
x2+x+4),其中O,交直线BC于M,直线BC的解析式是y=-x+4,
令x2+4x+12 =17,即x2-4x+5=0,则△=(一4)2-4×5=一4<0,
∴方程x2-4x+5=0无解,故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F.
(3) 令x2+4x+12 =16,即x2-4x+4=0,则△=(一4)2-4×4=0,
∴方程x2-4x+4=0有唯一解x=2,故存在满足条件的点F(2,4).
(4) 令x2+4x+12 =15,即x2-4x+3=0,则△=(一4)2-4×3=4,∴方程x2-4x+3=0有两个解x1=1,x2=3,故存在满足条件的点F1(1,4.5),F2(3,2.5)。
例2(2015•武威改编)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经过点A(0,4),B(1,0),C(5,0),其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M.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对称轴;
(2)连接AC,在直线AC的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NA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根据已知条件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x﹣5),
把点A(0,4)代入上式得:a=
,
∴y=
(x﹣1)(x﹣5)=
x2﹣
x+4=
(x﹣3)2﹣
,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3;
(3)在直线AC的下方的抛物线上存在点N,使△NAC面积最大.
设N点的横坐标为t,此时点N(t,
t2﹣
t+4)(0<t<5),
如图2,过点N作NG∥y轴交AC于G,
由点A(0,4)和点C(5,0)可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4,
把x=t代入得:y=﹣t+4,则G(t,﹣
t+4),
此时:NG=
=(﹣
t+4)﹣(
t2﹣
t+4)=﹣
t2+4t,
=
×(﹣
t2+4t)×5=﹣2t2+10t=﹣2(t﹣
)2+
,
∴当t=
时,△NAC面积的最大值为
,
由t=
,得:y=
t2﹣
t+4=﹣3,
∴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