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定风波》(苏轼) [ 教学简案]

(2010-11-07 18:24:17)
标签:

教学设计

分类: 教学简案

广东省骨干教师跟岗培训听课、评课记录表

 

 

上课

老师

陈炯升

科目

语文

教学

内容

宋词《定风波》(苏轼)

听课

老师

 

上课

时间

201010 26 日 星期      班第    

 

 

 

 

 

 

 

 

 

 

 

 

 

 

 

 

 

 

 

 

 

 

 

 

 

 

 

 

 

 

 

 

 

 

 

 

 

 

 

 

 

(续)

《定风波》(苏轼)教学简案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播放邓丽君的歌曲《但愿人长久》,营造教学氛围

2、由歌词中的名句引出作者苏轼,并联系他的名篇名句初步把握诗人的形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兄弟情深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密州出猎》

——渴望建功立业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壮志难酬

 明确:苏轼,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除了这些品格以外,他还有着怎样的伟大胸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另一首名作《定风波》,再一次来感受他词中阔达渺远的意境和豁达的胸襟,把握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吧。

 

二、整体感知,初赏《定风波》

1、播放范读录音,提示朗读诗歌必须注意的问题。

2、整体感知,让学生说说这首词作的大意。

3、让学生小声再次朗读课文,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a、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从《小序》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态度呢?

 明确:从“莫听~徐行”意思是: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主人公既有的步伐,“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前行,视风雨为无物,表现得镇静、潇洒    

 b、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词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

 c、苏轼在沙湖道中遇雨,那么,他的人生有没有经历什么风雨呢?请结合原文的诗句分析,用一两个词(或短语)概括词中苏轼的形象。

 

三、把握形象,再赏《定风波》

1、齐读一遍,请同学们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词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

明确:

上阕:写途中遇雨的情景。

下阕: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2苏轼在“沙湖道中遇雨”,那么,他的人生有没有经历什么风雨呢?请结合原文的诗句分析,用一两个词(或短语)概括词中苏轼的形象。

(背景穿插,知人论世)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遇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旷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有几分禅意了)……

小结: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形象。

 

四、探究拓展,鉴赏《定风波》

1、如果让我们用一个字把整首词中说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情感浓缩为词中的一个字,你会选哪个字?请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 “归”,表现词人无惧苦难,听任自然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归”,表现词人无惧苦难,听任自然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

2有人评价这首词“即景生情,缘事谈理”(因自然现象和所经历的事情,表达思想感情,阐发人生哲理);有人评价这首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等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风雨苦难,不要苦恼,不要被它吓倒,只要坦然相对,一切风雨苦难都将成为过去。

3、用轻松的生活小事为题材来表现严肃的人生主题,是苏轼词的一大特色。学习了《定风波》这首词,你觉得这首词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呢?

明确:无论人生遭遇多少困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小结: 1、词人用象征手法

2以小寓大,言外无穷

 

五、拓展与延伸:玩转《定风波》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请以《苏轼,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短文,以跨越时空,把你想对苏轼说的话写出来,与历史伟人进行心灵的交流。

 

 

 

 

  

 

 

老师讲《定风波》,以邓丽君的歌曲《但愿人长久》入课,良好的教学氛围得到“有意”的营造,诗歌的作者“苏轼”却在“无意”中被自然推出,苏轼的三个写作主题(兄弟情深、建功立业和壮志难酬)也在一个个例子的展示中得到有力的印证。接着,老师与学生在互动中解读了作者的形象和词作所表现的情感。其中预设的两个“学习”细节很是值得赞赏:一个是让学生说出词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一个是让学生写出一段话“苏轼,我想对你说”。这两个教学环节既是开放的,也是个性的,能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自由发挥,最能体现学生对词作的独特理解和对苏轼的再度认识。整个课在“幽默”和“风趣”中进行,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一个既真实又真情的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