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作业设计 王媛媛

(2016-05-19 11:46:23)

小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作业设计

 

延安市实验中学 王媛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教师检查教学情况的有效手段。教师布置合理、适当的作业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学习效果,还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为教师对课堂效果的反思提供帮助。由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课程,注重实践操作,且一节课一般只能占用十到十五分钟的讲课时间,剩余时间都留给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或练习,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作业的设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作业设计的类型:

信息技术课的作业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种类型,现例举以下几种常用类型:

1、寓学于乐,设计趣味性作业

趣味性的作业旨在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用游戏的手段来掌握知识,发展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如在学习初中第一册《鼠标的操作》一课时,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关于练习鼠标操作的小游戏,如:打地鼠、捉小鸡等游戏;在学习初中第一册《认识键盘》一课时,可以找一些练习指法的游戏,如:警察捉小偷、趣味消字母等游戏。学生通过玩这些游戏,不但可以可掌握鼠标的操作和键盘字母的输入练习,在学习一些知识性较强的内容时,比如病毒的防治及计算机的发展史等,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相关的FLASH动画。学生在做这种只需动脑思考的娱乐型作业中得到启发、学习和提高,

而且学生也有极大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2、寓学于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性作业

作业的设计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设计与生活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并利用信息技术服务社会。如在学习EXCEL表格中的函数计算中,我设计的作业如下:

 延安市空气质量预报表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作业设计 <wbr>王媛媛 

 

 

 

 

 

 

 

 

 欣欣小区三单元10月份水电费清单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作业设计 <wbr>王媛媛 

 

 

 

 

 

 

 

 

 

 初二年级二班期末考试成绩表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作业设计 <wbr>王媛媛 

 

 

 

 

 

 

 

学生通过完成这类型的作业,不但可以掌握EXCEL中函数的运用,还了解了生活相关的问题,又有了发展社会实践的能力。

3、寓学于研究,设计探究性作业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在作业中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为学习的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探究性作业是教师将主题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们通过教材、网络等方式去自主探究,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如在讲到计算机病毒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先阅读教材,然后根据作业要求(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的来源、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破坏性和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学生们利用网络的搜索引擎功能,在网络上寻求答案。通过这类作业的完成,我发现学生不但喜欢这种自主探究的作业,还能通过作业切实地掌握知识要点,并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还能了解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作业能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设计的要点

1、目的性

就是要目的明确,使作业在教学中的目的、作用及针对性都要非常的明确。

如在学习WORD中的图文混排一课时,布置作业为设计一份海报,内容不限。但要求是要用到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并根据内容对图文进行混排。

2、层次性

作业题的难易程度要符合教学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能力,梯度应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差异,按问题难易程度分为基本题、提高题,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使学生的作业具有弹性,实现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要求所有学生都完整、正确地解决基本问题,达到大纲规定的学习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设计一些提高性问题让他们解决,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如画图的练习,教师可设计模仿类的练习和有创造性、富有个性的练习两种。基础差的学生完成模仿练习即为合格,基础好的学生可自行设计风格各异的图文并茂的图画。

3、针对性

布置作业要注意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使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要布置机械重复练习。

4、适量性

由于信息技术课一节四十分钟,留给学生的有二十分钟左右,所以作业的布置一定要适量,做到“少而精”。太多,学生在有效时间内完不成,教师就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学生也感到乏味;太少,则达不到启发、检测、巩固和目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分析学情,适量安排作业,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在课内完成任务。

二、作业的收取及保存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具有连贯性,即下一节课的作业要在本节作业的基础上完成。相信对于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作业的收取是一个相当头疼的问题,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曾经尝试过以下三种收取作业的方法:

1、将学生作业保存至本机E盘。

为了方便管理,我校学生机均安装有还原精灵,系统重启后还原C盘。所以我让学生将自己作业存至本机E盘,这种方式非常简便,到下一课时学生也容易找到自己的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每台机器有多人使用,存在作业被删除或修改的隐患。经常遇到学生作业丢失或被修改的现象,所以我在用这种方式收取和保存作业一段时间后,用了第二种作业的收取和保存的方法。

2、利用局域网中的共享文件夹收取作业。

在教师机上共享一文件夹,命名为某班的作业。让学生们通过局域网提交作业,将自己的作业命名为某班某某,文件另存至网上邻居——教师机——共享文件夹,或将作业复制粘贴至教师机共享文件夹内。这种共享电子作业的方法虽然简单,但至少有三个缺陷:第一,无法保证作业的安全性,学生可以有意无意地删除同学的作业;第二,无法防止学生通过复制粘贴的形式偷窃同学的作业;第三,教师机磁盘负荷过重,访问速度跟不上。同样,这种收取作业的方法也有漏洞。

3、利用软件收取保存学生作业。

我校机房内安装有联想传奇世纪教师版和学生版。这个软件有个功能就是提交作业。学生做完作业后,可以利用本机上的传奇工具条中的提交作业按钮,随时提交作业。教师只需在教师机上设定作业收取的路径,即可收到各个学生的作业。这个方法比较好,不但解决了学生作业被修改及不能正常提交的问题,在下次打开作业也非常的简便。只需教师机利用软件中的程序下发功能即可将学生作业下发至对应机器。如没有该软件的可从网上搜索下载相关的软件,如:信息技术学生作业系统、信息技术作业上交管理等。

三、作业的评价:

学生在我的指引下完成了教学任务和随堂作业后通过教学软件提交到我的机子上以供我检查。首先我检查学生的作业是否能按要求完成,作业中存在什么共性和个别的问题。个别问题个别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评价。作业的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评价的方式可采取展示作业法,将学生作业通过投影展示出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排除共同存在的障碍,通过评价能够对少数不能达到目标的学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不使问题积累,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作业的评价要注重及时性、差异性和鼓励性,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总之,信息技术课的作业是一项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作业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愿意接受并以此为乐,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多多思考,不断探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