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影子的人》摘录段落及感悟
(2016-10-28 19:58:09)分类: 读书笔记 |
P129页之《吕克的梦想》
亲爱的:
爱你的妈妈
我搭早晨第一班火车,妈妈送我去车站。在月台上,我向她保证很快就回来看她。她笑了。
“你小的时候,每晚我帮你关灯时,你都会问我:‘妈妈,明天什么时候才会来?’我回答说:‘不久后。’每次合上你的房门,我都确信这个答案并没有说服你。到了你我这个年纪,我们的角色互换了。好了,‘不久后见。’我的小心肝,妈妈照顾自己。”
我登上车厢,从车窗中看着妈妈的剪影随距离淡去,火车已走远。
感想:妈妈会渐渐老去,孩子会渐渐长大。妈妈不能在实际事情上帮孩子多大忙了。年老的父母觉得自己不再重要了,没有价值了。他们希望孩子如同小时候一样依赖着他们,但是更多的是父母开始依赖孩子,依赖孩子能抽出时间看他们,陪他们说会儿话。但是忙碌如千山万水一样阻隔了这个简单的愿望,真是无奈啊!
P147之《苏菲的伤》
一月是一片天寒地冻。吕克从家里回来后,对学业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因为在家里他爸爸一直惹火他,而他妹妹花在玩游戏机上的时间远大于跟他聊天。受我之托,吕克去拜访了我妈妈,他觉得她气色不太好。妈妈托他带了一封信和一份圣诞节礼物给我。
我知道你工作缠身,别为此懊恼,圣诞节晚上我有点累,很早就睡了。花园和我一样,在冬霜中沉睡,树篱都染成白色,这景象如此优美。邻居送了我很多木柴,多到足以撑过围城之战。夜晚,我燃起壁炉,看着炉膛里噼啪作响的火焰,想着你,想着你紧凑的生活,这勾起了我好多回忆。你现在应该更能理解,为何我当年总是精疲力竭地回家,而我希望现在的你能原谅我,因为曾经有那么多夜晚,我完全没有一丝力气来和你说话。我很期望能常常看到你,也很想念你在这里的时光,但我又为你所完成的任务感到骄傲又欣喜。我会在初春来临时去看你,虽然我答应过你二月就过去,但有鉴于这持续的严寒冬霜,我还是谨慎为上;我可不想为让你感动而变成跛脚病患。如果你碰巧能休几天假——虽然我写的时候就知道那不可能——我就会是全天下最快乐的妈妈。
眼前是美好的一年,六月你即将毕业,然后开始当实习医生,虽然你比我更清楚这些事,但光是写下这几个字,就让我感动非常骄傲。为此,我可以抄写同样的文字上百次。
那么,祝你有个美好且幸福的一年,我的孩子。
附:如果你不喜欢这条围巾的颜色,没办法,你也没得换了,这是我为你织的。如果围巾有点松垮垮的,那很正常,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了,我痛恨编织。
我拆开包裹,把围巾围在脖子上,吕克立刻嘲笑我。围巾是紫色的,一端宽大得多,但一围上就看不出来了。这条围巾,我戴着它过了整个冬天。
感想:妈妈知道自己的病很严重,也知道自己说不定就会突然离开。在这冬霜下的冬天来临时,妈妈还是为“我”织了一条围巾,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妈妈的思念,妈妈最深切的爱。这无疑让我动容。而这最后的围巾也是和妈妈最后的联系,所有的想念和温暖都会陪着“我”走过我的漫漫人生路,它是光,它是力量。
P205页之《用风筝写下的思念》
吕克说:“兄弟,你妈妈过世了。”我顿时感到一把利刃狠狠害死了我的五脏六腑。当呜咽将我攫获,吕克把我拥进怀里,我至今仍然记得,我当时在月台上迸出一声嘶吼,一事打从童稚深处呐喊而出的号叫。吕克紧紧抱住
我,不让我倒卧在地,他低声对我说:“叫吧,尽情叫吧,我就在这里,老友。”
我再也不能看到你,再也不能听到你叫我的名字,就像从前每天早上你所做的那样。我再也嗅不到你衣服上适合你的香味,再也不能与你分享我的快乐与忧伤。我们再也不能互相倾诉,你再也无法整理插在客厅大花瓶中的含羞草,那是我一朋底为你摘来的。你再也不会戴夏天的草帽,不能披秋天第一波寒流来袭时你披在肩上的克什米尔披肩。你再也不会在十二月的雪覆盖花园时点燃壁炉。你在春天还未来临前离去,毫无预警地抛下我。在月台上得知你已不在时,我感觉到一生中前所未有的孤单。
我从未停止思念妈妈,她存在于我生命里的每一刻。看到一部电影,会想到她可能会喜欢,听到一首歌曲,会想到她会哼唱。而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闻到一个女人路过时,空气里飘来的香味,也会让我想到她;我甚至偶尔还会低声跟她说话。牧师说得有理,不论信奉上帝与否,一位母亲绝不会全然死去,她会永垂不朽,在她爱过的孩子心中。
我走到厨房,打开冰箱,看到她准备好的晚餐。。。。。。
我呆若木鸡地站在敞开的冰箱前,眼泪失控地奔流而下。葬礼全程我都没有哭泣,仿佛她禁止我哭,因为她希望我不要在众人面前失态。只有碰到毫不起眼的小细节时,我们才会突然意识到,深受的人已经不在的事实;床头桌上的闹钟仍在滴答作响,一个枕头落在凌乱的床边,一张照片立在五斗柜上,一支牙刷插在漱口杯中,一只茶壶立在厨房的窗台上,壶嘴面向窗户以便观看花园,而摆放在桌上的,还有吃剩的淋了枫糖浆的苹果卡卡蛋糕。
我的童年曾在这里,消散在这栋满是回忆的屋子里,回忆里有着关于妈妈,关于我们一起生活过的点点滴滴。
感想:这一大段情感真挚感人,让我哽噎。作者从最细小的地方回忆,这无疑是我们最大的软肋,这种痛苦不剧烈,但是却无时无刻不在挠着我们最受伤的地方。眼泪就这样静静地流淌,直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