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一碟相思豆,冬至送轻舟

(2010-12-22 23:48:34)
标签:

杂谈

分类: 且听风吟

在来上海前,我从未把“冬至”赋予任何特殊意义。

以往概念里,“冬至”不过是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最漫长的黑夜裹胁着寒意汹涌袭来的一天。

今天,我蓦然发现很多同学都把“冬至”当做很重要的节日度过:大家两天前就纷纷商量着说今日要吃汤圆和水饺,晚上大夏“饺子节”送来一片热气腾腾的欢声笑语,有人因为没买到汤圆而遗憾,好友给我讲了很多上海人过冬至日的习俗。。。

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起这个过去完全被忽略掉的传统节日。

百度百科上有这么一段介绍: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我翻看着天南海北的人们冬至日的习俗。北方人吃馄饨面、水饺和狗肉,自是一般豪爽气派,而江南水乡的风俗,诗意得简直不忍触碰:吃馄饨忆西施,品冬酿酒,文人雅士们饮酒“九九消寒”。。。

在水乡,有冬至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红豆糯米饭的习俗。我没有吃过,而且感兴趣的也不是它的甜美滋味,而是其中的两个字——红豆,“此物最相思”的红豆。

曾听过一首写尽江南隽永诗意的粤语歌《慕容雪》(国语名《苏州河》)。歌的开头两句:“临行辞别你,欣赏未够,分一碟相思豆,冬至送轻舟。红霞熔掉你,身边白雪,姑苏盛产的丝绣,盖着我消瘦。”

红豆,白雪,两个简简单单的意象,勾勒出江南柔情似水的冬至日。

这就是江南,无需气势宏大锣鼓喧天的仪式,一颗小小的红豆,就能承载着一份历尽沧桑的传统文化中最悠远的意境。

我今天在上海地图上发现原来苏州河流淌进上海境内,穿梭过热闹非凡的市区,然后静静汇入黄浦江。这条河,果真是《慕容雪》中惹起我几多遐思的那条“美丽捉紧到手上,如云石坚稳都会弄破”的河么?如果真是,来年冬至,有机会定要去河边走走,看看如红豆般凝结着醉人色彩的红霞,印染着河流上一个又一个浮荡在我面前的泡影。

美景掩饰我,如旧美好地过。

从此,我想我会重视起每一个冬至日了,一个如此美的传统节日。只是这种美丽毕竟太抽象,只能够被文学书本一语道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