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夕话爱情

(2011-08-05 16:47:07)
标签:

范宇

90后

作家

张小娴

秦观

七夕

牛郎

织女

苏小妹

苏东坡

西北民族大学

情感

七夕话爱情

范宇

http://s14/middle/69d908c5xa9be251ea1cd&690

作家张小娴写过这样一句话:“爱上了你,就连思念都是甜蜜的折磨。”总觉得这句话写得很漂亮,漂亮就漂亮在她把遥远的爱一下子拉到了平实的人间,而又不失其唯美的风度。爱一旦与思念关联,不用多想,这必定是一份隔着万水千山或是隔着茫茫星夜的爱。

爱的距离,无论是路程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总是思念的前提。提到爱情与思念,又恰逢一年一度的七夕,就不得不说牛郎与织女了。

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几千年来在民间流传极为广泛。相传分隔在银河两岸的牛郎与织女,会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相会。要相会,银河那么宽,他们那点卑微的法力怎么能够横渡?不能横渡,但他们的坚贞与执着早已感天动地,就连人间的喜鹊也眼含泪水。因为感动,人间的喜鹊都要飞向银河,扇动着一对对翅膀,为他们架起一座银色的天桥。一年那么漫长 ,分隔两岸的牛郎与织女肯定不只是望穿了秋水,把春水,夏水,冬水,也都望穿了。只有这一天,他们浓浓的思念才能够化为一个深深的拥抱,一个温暖的亲吻,真是不太容易。这个美丽的传说,在中国民间流传了多久,就感动了有多久。

这个故事之所以让人感动,毋庸置疑,与这样几个悱恻的词汇不可分割:爱情,距离,思念,折磨,悲凉。有了这几个词汇,感动是自然流水,但有一个现象,却让我感到有些不解。牛郎织女的传说让我们诉说了那么久,感动了那么久,泪流了那么久,但是当人们真正遭遇爱情时,却千万百计地排斥着牛郎织女似的爱情,甚至有些愤愤不平的诅咒。寄情于斯,又诅咒于斯,我们的爱情观,有时还真是有些奇怪。

北宋词人秦观写过一首相思词,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点关系,叫做《鹊桥仙》。词不长,不妨念给大家听听: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通俗易懂,一读便不难品出其中韵味,这是词人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而这个女子是谁,却出现了有趣的争论。写这首词时,秦观正贬官在外,大家习惯性地认为秦观这是在思念家中的妻子,这不去多想。而关于秦观的妻子是谁,却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是当时一位富商徐某的女儿徐文美,而又有人认为是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两种提法似乎皆有其依据,又都有其局限:秦观在其《 徐君主簿行状》疑问末尾写到“徐君女三人,尝叹曰,子当读书,女必嫁仕人。以文美妻余,,如其志云”,可是在他浩瀚的词作里面却再也没有提到文美;而在冯梦龙的《今古奇观》中有“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情节,民间也对秦观的妻子是苏小妹这种说法广为流传,但史书却没有苏小妹其人的相关记载。争论去,争论来,历史已化为昨日的尘埃,或许秦观思念的既不是徐文美,也不是苏小妹,而是另外的女子呢?秦观思念的是谁,其实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提出了一种理智对待爱情里的悲欢离合的平和心态。

这种平和的心态,历来被认为是世俗爱情里的一种难得的境界。要不是一首流传千古的词,我很难想象这平和的爱情态度是出自一位宋朝词人。在接触的那么多的唐诗与宋词里,一旦牵扯上爱情,牵扯上思念,都免不了有些悲悲戚戚,而秦观却独辟蹊径,给这样的思念提出了一种温婉的可能。我想,弹指一挥间,几千年已悄悄过去,银河两岸的牛郎与织女,或许早已没有“飞星传恨”、秋水望穿,而是一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平和心态。如是这样,那么牛郎织女的望穿秋水也就变得不那么凌厉,不那么悲凉了,就算是折磨,也当是一种甜蜜的思念了。

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与张小娴的“爱上了你,就连思念都是甜蜜的折磨”实在是异曲同工,不谋而合。由此观之,有时爱情有点距离、有点悲凉,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思念也是一种甜蜜的折磨。

那么,我们今天奇怪的、完美的、自私的、卑微的爱情观是不是可以正常一点、平实一点、大度一点、高尚一点呢?

二零一一年农历七月初六(七夕前夕)于四川简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