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连环画名家陈水远:因画而痴四十载
(2012-07-23 16:34: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物 |
南昌连环画名家陈水远
因画而痴四十载
初春的南昌有些燥热,绕过南昌市青山湖区上坊路狭长的巷道,记者来到了位于江西省科学院生活区内陈 水远老先生的家。转入客厅,便可以看到整面墙的巨大壁柜,“这里全是他的画,塞都塞不下。”陈老的妻子黄敏珍嗔道,“到处都是他的画,让人提心吊胆。”闻得妻子责怪,76岁高龄的陈老笑着告诉记者,因为画太多了,所以他画一些,便总会毁一些画作,只留精品。“不破不立嘛。目前家里的存下来的画,大概超过了一万张。”陈老说道。
晨报首席记者 焦芳
“连迷”心中的无冕之王
虽然陈水远老先生不断地记者重复道,他曾在连环画上所取得的成就已成为历史,“不值得一提”。但是对于那些深爱连环画的 “连迷”们来说,陈老名气犹在,被他们称为“心中的无冕之王”。
据不完全统计,从全国解放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出版了上万种“小人书”,以人民美术出版社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作品最多,连当时没有专业美术出版社的江西,也出版了800多种。而1973年江西人民出版社的《闪闪的红星》,当年发行量达100多万册,在当时可谓数量之高。而陈老正是连环画《闪闪的红星》的创作者之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本土连环画创作市场丰盛时期,绝大多数画家都参与了连环画的创作,但是真正被大家记住的名字并不多,但陈老却是为数不多被“连藏”迷们耳熟能详的一位连环画家。在那个时期,陈老还创作了《桐柏英雄》、《大刀记》等四十余部经典连环画作品,出版印数超过了百万。
“1985年前后,连环画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代替之的是日本、美国卡通漫画,写实性比较强的连环画市场,逐渐被冷落。“所以,从九十年代末期开始,我便开始了大写意国画创作的探索之路。”陈老说道。
写实到写意的画风转变
以陈老的画室入眼处随处皆画。“看那面墙上挂的画,就是早期我画的写实画。”他指着入门处所挂的山水、鹰等画作告诉记者。
陈老在创作初期时的画涉及范围很广,以动物中的马、牛、虎、鹰等为主,同时辅以人物、竹子、荷花、山水乖。“这些作品多以写实为主调,但过于追求物象的真实,观后往往不能给人留下想象空间。”陈老说道。
为此,陈老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这样画下去行吗?
据陈老介绍,郑板桥竹之创作,并不是观察实竹,而是在月之夜,观察白色粉壁上的摇动竹影而入画,所以他画的竹子清瘦飘逸,独成一派。“这是一个启迪。”
事情的转机是在2006年。
“那时他已经苦恼了好久,天天晚上睡不着觉,突然有一天晚上,他睡着睡着就有了灵感,然后爬起来就画。”陈老的妻子笑着说道。
“如果太写实了,没有多大意义,现在的照相技术那么好,要是写实哪比得上照片精准 ,而绘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笔墨之间存在默契,这种默契将由内心的感悟、画家的眼界、个人的经验用独特角度表达到画纸上,我就是不停地要求自己做减法,对作品创作要求就是简练、再简练。”陈老说道。
终于,陈老感触到了自己想要的画风。那就是从写实,走到写意。“我觉得中国画到了这个时候,再不能沿着老路子,必须要有新东西,但是你又不能完全丢掉传统,中国画有自己的绘画语言。我一直在思考的是,面对现在的中国市现状,如何形成自己特的风格,到自己的绘画个性。”所以,他在几十年追求艺术的创作中,一直坚信绘画风格要表达鲜明的时代烙印,要有自己的风格,
“陈水远的可贵,在于他的内心永远不会波澜不惊,他没有停止思考,他的笔墨还在前进。”陈老的朋友这般评价道。
在北京备受诸多名人推崇
“他的脑袋里只有画,叫他出去买菜的时候,他想的也是画,问他买了什么,他也说不出来。”说起陈老对画的痴迷,陈老的妻子笑道。
陈老告诉记者,以前画画的时候,每天早上五六点就坐进了他的画室,除了吃饭,一直到深夜他都会呆在画室中,工作十几个小时,或挥毫耕耘,或静思冥想。但现在一天只能画五六个小时了。“年纪大了。”
最近几年,陈老的画题着重放在了“马”上,他觉得用它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大写意”着实贴切。在陈老的骏马图里,总能被它们洒脱,俊逸的内在精神所感染,无论是单马还是群马,都灵飘逸,具有强烈的冲击力。
“虽然陈老的画都不卖,但是他在北京很有名气。”视陈老为连环画启蒙老师的邹立贵说道。原来,陈老在北京的儿子为其设置了一个画室,“北京电视台拍了一套我买马的光盘做教学用。”陈老说道。
“崔永元、敬一丹等都很喜欢他的画。”陈老的妻子补充道,所以,在陈老的家里,能够发现话多他与诸多名人的合影,其中有画家,也有一些知名的公众人物。“他在北京的那些人眼里还颇受推崇,经常会请他去画画。”
但陈老并不卖画。有朋友们拜访他,觉得这些画很好,“养在深闺”太可惜。他笑笑:“我的探索还不成熟,废画三千不为多,以后如有进展,自然会给朋友们一人送一张的。”
也曾经有人看了他画的马,赞不绝口,想购买他的作品,但被陈老婉言谢绝,他说:“我觉得现在还不是进候,我还需要一些时间,不到最好绝对不能拿出来。”
“高层绘画是给行家看的,不是给不懂画的人。画画的人成千上万,但只要画一出去,不要写陈水远三个字,人家就能看到那种画风就能知道是我的画,这就是我想要的。”至于何时能让自己的画流入市场,陈老说道,“现在还不到时间。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既是对自己也是给后人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