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执业规范意识》之感
(2013-09-17 18:16:44)
标签:
文化25期培训班实习律师邹旴旸 |
《律师执业规范意识》之感
文/邹旴旸
按:2013年9月17日上午,听市司法局律管处处长沈敏讲授《律师执业规范意识》有感,本文不代表授课老师意见。
一、学习律师执业规范的重要性
律师要有执业规范意识。每年都有近800实习人员申请执业考核,从08年开始不合格率5%左右。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实习律师独立办案,或者合同和授权委托书上以律师名义署名,及一些轻微违纪。每一年市司法局律管处对律师行政处罚的有十多宗,市律协对违纪律师的行业处分有十多宗。
执业规范是律师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有一些律师诚信观念不强,或者道德素质不过关,导致社会上对律师的认知普遍有些偏颇,有一些认为律师能包治百病,有一些认为律师惟利是图,或者认为律师就是“搅屎棍”。实际上律师不是站在政F的对立面,充其量只是斜对面,对政F的一些行为做出监督和制约。
学习和遵守执业规范是执业律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律师不光要学专业技术,还要学相面术,有一些投诉律师的当事人可能是无理取闹,所以律师在接受委托的时候要对一些当事人提高警惕,不要一切都是为了接案子。律师是一个要求不断学习的职业,“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经验就在于学习。
从实习人员申请执业的通过率看来,深圳律协只有20%的通过率,比如在面试时问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如果答不出则立刻不合格。广州律协的考核相对而言是比较轻松的。面试时在穿着上应该规范一些,考官不一定是以貌取人,但面试是一个比较正式的场合,女同志不要吊带花裙和超高跟,男同志不要大裤衩和拖鞋。经过优秀律师事物所培养出来的同学谈吐都会不一样,面试时回答问题都会引经据典,且各方面看着都顺眼一些。
二、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基本规范
所谓规范,就是约定俗成或者明文规定的标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一)要有政治大局意识
《律师法》第二条对律师的定义,律师要做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者,法律尊严的维护者和司法公正的促进者。坚持“三个维护”、“三个拥护”、“三个至上”。
佛山某律师事物所专门成立一个小组,主要研究市政F某方面的政策,进而开展相关业务,做得非常好。有大局意识和捕捉信息的能力,跟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就能打开另一片天地。
广州的法治环境还是相对较好的,律师动不动就能告市政府,告陈市长。这就说明市政府的宽容度较高,毕竟毗邻港澳,民主法治意识好。维权律师本是一个褒义词,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但现在被某些人利用坏了,不知是好是坏。现在社会矛盾的确非常尖锐,广州律师要爱护广州,维护广州的稳定和谐。而不要挑动老百姓的不满情绪,不要轻易被人洗脑和被人利用,要有政治智慧。和平年代才有律师存在的空间,国家富裕和社会稳定才有律师发展的空间。
律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律师应该忠于宪法和法律,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执业。我们不是生活在新闻联播和新浪微博之间,在网络上发表东西的时候要注意底线,代理敏感案件时遵守“三不准,两报告”。
优秀事例:有律师在听到当事人对判决不服,要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方式报复社会时,及时向市司法局和律协汇报,制止了悲剧的发生。后被授予嘉奖。
(三)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律师与委托人关系的规范是律师执业行为规范中最核心的内容。一句话: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勤勉尽责,诚信服务。
律师保守职业秘密规范。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当事人的隐私。
律师利益冲突规范。不得担任同一案件对立双方的代理人,不得代理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律师事物所承担审查责任。
律师收费规范。应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事务所收费程序规则》、《广东省物价局、司法厅关于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尤其应注意刑案,一单刑事案件每一个审级不超过3万。
律师与其他法律职业关系规范。处理好和法官、检察官、公安、仲裁员等法律共同体的关系。做律师,和法官打交道要尊重两个行业的关系,也要遵守职业道德,绝不能行贿。曾有一个律师出事之后,把最高院的副院长都拉下马了,因为他在本子上清楚地记下了送给每个法官的金额。
律师与律师事物所的关系规范。律所的合伙人负无限连带责任。曾有一名律师在澳门赌博欠一千多万赌债,后由律所担当。
律师与行业管理部门的关系规范。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两结合的管理体制。如律协的执业保障委。
律师执业推广规范。不得以诋毁其他律师或者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争揽业务。律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不要做一些不体面的事情。推广时称某某专家、打过数千官司、包打赢案件、自称什么大状等。
律师职业责任制度。刑事责任如做伪证、行贿、泄露国家机密等的责任,行政、民事责任。
总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经得住煎熬,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合格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