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豆类抗营养因子的认识及如何消除
(2010-09-25 15:18:37)
标签:
财经中国大豆因子胰蛋白酶 |
大豆中也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若不加以认识和采取有效的加工措施,这些有害物质会引起大豆食品的营养价值下降及风味品质劣变。
(1)胰蛋白酶抑制剂:大豆、菜豆等豆类都含有能够抑制小肠胰蛋白酶活性的抗营养因子。生食豆类会妨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所以在食前必须将其钝化。
(2)凝集素:豆类还含有一种抗营养因子,能使红血球细胞凝集的蛋白质(PHA)简称凝集素,这种糖蛋白。豆类在未湿热破坏处理前食用,会恶心,呕吐,严重的还会引起死亡。方法是常压下蒸汽处理1h或高压蒸汽(98kpa)处理15min。
(3)大豆皂苷:另一类抗营养因子大豆皂苷在大豆中约占干基的2%,脱脂后占0.6%。易溶水,具有溶血作用。
(4)致甲状腺肿胀因子:它不影响人体的成长,但研究发现它对人体甲状腺素的合成起到阻碍作用。
(5)肠胃胀气因子:是由于大豆中含有的棉糖和水苏糖所造成的。
(6)植酸:在大豆中也存在,这对于植物体自身来说,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这些是大豆在保护下一代植株所需必要成分。处理的办法有把大豆浸泡在19~25℃水中促使发芽,这样植酸被分解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有所增加。实践证明利用浸泡、发芽这一生化现象和生物学原理可除去植酸。
综上所述,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可以通过加热、水洗,醇溶液处理来消除。中国传统的豆制品加工方法已经不知觉的消除了。也可采用红外线加热处理。来消除抗营养因子。
想了解更多大豆相关知识请登录www.gz-y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