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年10月29日去IPSA专柜测试皮肤的小记录

(2014-11-02 09:40:21)
标签:

ipsa

护肤

分类: 12护肤

 

-----------------------------------14年10月29日去IPSA专柜测试皮肤的小记录----------------------------------

 

http://s7/mw690/001W9jQbgy6NgNoGtAGe6&690

http://s13/mw690/001W9jQbgy6NgMUZFve4c&690
在机器上填写name和年龄,

然后是告诉BA最近在用的护肤用品:(因为BA后面会分析现有的护肤里面缺少什么)

我的:洁面:IPSA的cleansing marine cake 海洋活肤洁面皂

          柔肤:IPSA的me preparing lotion 2 更生活化柔肤水2号

          乳液:IPSA的metabolizer superior w 2 更生活化紧致乳液2号

          面霜:IPSA的the time reset cream 1 流金岁月菁华凝霜CS1 (BA听错了写成CS2了)

          清洁面膜:Kiehls的亚马逊白泥毛孔清洁面膜(频率是一个月两三次,这个做法是错误的下面会讲原因。)

 

测试皮肤的第一步是先卸妆,

之后上了一层上水(估计是干净水不是护肤品),

等水吸收后开始测试,

记不太清楚是五步还是四步,

分别检测脸蛋的以下几个位置(凭印象的),

http://s4/bmiddle/001W9jQbgy6NgNwK5W313&690

最后是拿一张类似透明胶布的东西,

黏在脸上撕下后放在光的地方用仪器显示,

BA说是检测角质层的东东。

 

检测完毕后开始分析,

先是美肌指数,分为+3(最好)、+2、+1、0、-1、-2、-3(最差),

我的美肌指数是+2。

分为五个部分:水分保持力、皮脂分泌力、透明感、紧致弹性、角质代谢。

http://s2/mw690/001W9jQbgy6NgNFWtwd61&690

接下来以我的分数为例来讲讲各部分存在的问题:

1、水分保持力是86分(满分100分),分数算高,应该是年龄的关系。

2、皮脂分泌力是19分(满分50分),分数算差的了,原因就是上面说到的角质层太厚导致皮脂分泌力下降

http://s1/bmiddle/001W9jQbgy6NgQgytfW40&690

 http://s2/bmiddle/001W9jQbgy6NgOtI0uZ31&690
最上面的角质层太厚,导致护肤品被上面一层层的角质层吸收了一部分后,护肤品吸收不到基底层就被释放出去了,直接降低皮脂分泌力。(下面会讲到基底层没吸收到护肤的坏处以及方法)

3、透明感是34分(满分100分),就是皮肤不够透亮,IPSA的诉求就是”发光素肌“。

我觉得这34分有赖于之前的使用的那套IPSA,我没用IPSA之前去测分数估计更低......

4、紧致弹性是95分(满分100分)。

5、角质代谢是26分(满分65分),

http://s8/mw690/001W9jQbgy6NgP8wVU317&690
图上可以看到角质层的重叠化比较多,BA说还好是比较均一,否则凹凸不平会呈现皱纹的状态。

 

 

----------------------------------------------------Q&A环节-----------------------------------------------------

       Q&A环节,当时问了很多BA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发现自己有很多误区,分享一下,不知道你们是否和我一样对这些地方有误区,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啦~~~

 

1、关于防晒,一定要擦。非常老旧的话题。

       我日常是很不喜欢涂防晒的,因为不喜欢防晒的质感。我当时是完全素颜去的,被BA说了一遍(语气还是很温柔的),她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擦防晒,紫外线什么的很毒的,日间不擦防晒晚间擦再多美白产品都是事倍功半。

 

2、关于美白产品

      原先我以为美白产品对于皮肤偏白的人来说不需要,其实是错的,因为专业护肤里面指的美白产品是针对色斑、黑色素、暗沉等皮肤问题,而这方面的问题通常都是在基底层,所以很多美白产品都是精华类的。精华类的产品由于分子比较小,更容易渗透到基底层。

 

3、关于清洁面膜

       我之前使用白泥的频率大概是三周两次这种频率,因为我觉得白泥的清洁力稍强有点干。BA说正确的做法是一周做1~2次清洁面膜,瞬间明白为什么我的角质层会多。

 

4、关于角质层和基底层

       角质层太厚导致基底层没有吸收的护肤品有两种办法,一就是定期去角质,二就是使用精华类等分子比较小的护肤产品。一句话就是基底层很重要。

 

5、关于角质发光液和流金水的区别

       两者不是同一层的关系,而是叠加的关系。角质发光液属于二次清洁,流金水是化妆水类。像晨间护肤这种,很多人早上起来是不用洗面奶的,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在先使用角质发光液后再使用流金水,但是如果直接使用流金水的话晨间洁面就没有做到了。可以单独使用角质发光液。

       还有就是新版的流金水酒精味低了很多,老版的实在是浓到快呛鼻了。

 

6、关于我的肤质判断错误

      为什么我在测试皮肤之前觉得自己是混干呢,原因就是我晚上睡觉前会擦了很多护肤品,第二天起床整个鼻子的油都可以去炒菜了,就只有鼻子会。正确的原因是睡前的护肤品没有充分吸收。当BA说我是中性皮的时候我就立马提出了我的鼻子会出油耶,(我当时测试的时候是早上11点左右)BA说我现在看你的鼻子也没特别油啊。然后我就说了上面那个问题,她就说是护肤品没有充分吸收的关系。每上一层护肤品“水、精华、乳液、面霜......”什么都好都是要吸收后再进行下一步,(当然个别品牌不适用,像HABA的“G露+美白精华+SQ油”就是需要在未吸收前叠加下一步)。

7、关于护肤手法

       IPSA家的更生活化乳液为什么必须搭配棉片使用呢,棉片不仅可以给皮肤二次清洁的效果,而且棉片的纹路比手指的要细更贴合脸上的皮肤,再者就是更生活化乳液太水了,按到手上好容易溜走。

       对于精华类的(例如美白精华、充电胶囊),应该使用指尖从中间往四周推开,按摩至吸收。

       对于面霜(充电面霜、紧致修护提升面霜),应该使用手板(就是手指下来)推开按摩至吸收。

       对于毛孔粗大的地方(鼻子两边),可以从下往上拭擦,有助于毛孔视觉收缩。


还有好多记不住了,因为我一天写一点一天忘一点...只记得那么多了。

 

 

 

------------------------------------------最后说说这次买回家的产品吧------------------------------------------

http://s2/mw690/001W9jQbgy6NgQ8bIrv81&690
按照顺序从上到下:(截图来源于IPSA香港官网)

1、水润保湿洁面乳,这个是保湿款,用了几天感觉比那个蓝皂好用多了,没蓝皂干。

 

http://s11/mw690/001W9jQbgy6NgQH8C38ca&690

 

2、细胞充电活肌精华

 

http://s1/mw690/001W9jQbgy6NgR7mLJe50&690
3、零毛孔控油遮瑕霜,benefit那个比这个要干一点点,但是benefit的遮瑕力高一点,这个单上效果一般叠加粉底液效果加分。

http://s3/mw690/001W9jQbgy6NgR8oE26c2&690

4、更生活化紧致乳液,这个第二瓶啦,之前写过http://weibo.com/1775381543/Bnaeh8gWR?type=comment#_rnd1414899009915

http://s2/mw690/001W9jQbgy6NgSfrL9Lf1&690
5、紧致提升柔肤水

http://s9/mw690/001W9jQbgy6NgSfQ47me8&690
6、美白净斑精华

http://s9/mw690/001W9jQbgy6NgSg1zT298&690


7、美白净斑面膜

 

http://s5/mw690/001W9jQbgy6NgShw3Q074&690
8、紧致提升修护面霜
http://s5/mw690/001W9jQbgy6NgShH4l6a4&690

以上有些是新入手的,感受还得等一段时间才知道~会反馈的。http://s2/bmiddle/001W9jQbgy6Ni8DioQV11&690

BA写给我的使用顺序

http://s8/mw690/001W9jQbgy6Ni8w4y3R57&690

我的使用顺序,

2和8是不同系列的同种产品,

当然不是每天都用全部。

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谢谢观看么么哒~

 

微博:@Twelve_12

微博地址:http://weibo.com/changtanyi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