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课记录——《咏雪》

(2011-01-10 21:56:54)
标签:

杂谈

分类: 花都区长岗中学叶文莲

时间: 11 10 第二节                       班级:七(2)班

科目: 语文                                    授课教师:陈以萍

章节:《咏雪》


一、        以“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
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导入课堂: 
师:大家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知道是讲什么人物的吗?
生:小声讨论。
师:这首诗是赞赏《红楼梦》里面的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才能和才华。今天我们也来认识另外的一个有才华的女子,她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咏雪》。

二、  导读《咏雪》——“学会
1
、介绍《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
2、全班学生朗读课文。 
师:文中有几个多音字,你知道吗?
生:有四种读音,这里应该读第一声,   
是差不多的意思。 
师:读书首先要读准字音,也就是要读顺。然后要读节奏,读准节奏说明你读懂了课文。例如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怎么划节奏?大家分组读一读,讨论一下课文的节奏。
生试读。
师:声音渐渐小了,看来大家都胸有成竹了哦,那么就有请两个同学给我们展示一下。
学生甲:(示读)
学生已:(示读)

三、 读出韵味——品味。 
师:找出你觉得最有意思,最有情趣的语句,

摇头晃脑地读,读出语气,读出韵味;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5分钟讨论、准备)
师:好的,时间到,请把你们的答案跟我们一起分享一下。谁先来? 
一生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要比未若柳絮因风起好。老师不置可否。

四、读出自我——想像
想像式对话
 
未若············差可拟的句式来比喻雪花。

五、 朗读背诵——积累。 
九、 课外延伸。

 

 

1﹑学生对导入的这首诗比较陌生,老师可以对《红楼梦》和这首诗解释多一点,或者另选一个简单、贴近实际的例子做导入。

 

 

 

 

 

2、老师一个人讲解作者、作品PPT,建议这部分让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来介绍,让学生主动学习。

 

3、朗读时,全部学生把书拿起来朗读,看来平时对朗读要求很细致、标准,对养成正确读书姿势非常好。

 

4、老师巡查小组合作情况,了解学情,并适当地给予指导,能降低学生的难度和疑惑,启发思考和讨论。

 

5、老师启发学生思考的技巧不够,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同时,调动课堂气氛、学生积极性的形式、方法欠缺,建议让其他小组来补充答案。

 

6、解释节奏时,应重点分析后两句的节奏。,是王凝之/妻也,还是王凝/之妻也?学生是无法判断的,必须提供相关资料,降低难度。

 

7、有老师说摇头晃脑不是要求的,而是要营造一个氛围,这是很有见地的意见。或许可以这样提问: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些语句,试着读出韵味来。

8、学生有预习笔记本,看来有充分预习,学习习惯良好。

9、怎么能肯定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好呢?即使要从形容下雪籽的角度给于肯定,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不够,直接代替学生分析了。

10可以更宽泛的让学生训练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加深对本文的理解,而不应该局限于对雪的比喻。


11、课外延伸不能有助于课文本身的理解,不够围绕本课重点。

 

 

 

1、教态自然,声音清晰。

2、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小组交流比较好,参与性比较高。

3、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好,看来平常到位,训练有素,这种做法值得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