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中考满分作文(辽宁沈阳卷):惊喜

(2019-05-28 10:54:54)
标签:

教育

文化

情感

健康

杂谈

分类: 2018年中考满分作文

2018年中考满分作文(辽宁沈阳卷)精选
以“惊喜”为题/三幅画为材料作文 

【原题再现】

写作(50)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生命中的惊喜让我们感到无限欢悦。意想不到的礼物是惊喜,柳暗花明的是惊喜,他乡遇故知的邂逅是惊喜,雪中送炭的帮助是惊喜……

请以“惊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在600-800;

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初中毕业离校前的最后一节课,班主任王老师给她的学生们带来三幅画:落花生、向日葵、雁阵。她说:“世间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姿态:落花生扎根土地,默默生长,这是质朴宁静的姿态;向日葵心中有光,追逐太阳,这是乐观向上的姿态;大雁万里迁徒,互相扶助,这是团结友爱的姿态。我把我喜欢的‘姿态’分享给大家,老师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活出自己最美的姿态。

要求:

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在600800字;

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原题特点】

从形式上看,沈阳市中考作文题秉承了近年来的命题形式:二选一组合。不过从近年的题目看,除命题作文比较固定外,另一题分别考查了看图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从难易度来看,2018年的作文题十分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考生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充分体现了“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命题原则。从选材来看,不同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体验和人生经历来选择熟悉的创作素材,表达真情实感,彰显自我个性。

题目一“惊喜”题目短、限制少,考生发挥空间很大。“惊”强调了意外,是叙事的着眼点,“喜”强调了“好事、善事、美事、乐事、趣事”等,是文章的立意点“惊”之后收获的是“喜”。审题和切入基本没有什么难度,一般不会跑题。但是如果考生不能选择新颖的角度或是挖掘深层的含意,写不出“意外”,撬不动情感,则很难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题目二所给材料赋予了“姿态”更多的精神内涵。生命的勃发、向上是一种姿态拼搏、谦逊、坚忍、执着是一种姿态,宁静、淡泊、协力、默契是一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都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呈现。写作时,记叙文、议论文皆可入题,考生可以从生命历程、精神成长、人生启迪、个性体验等不同层面进行立意。

总体来看,“惊喜”一题比较好写,但要想写出彩,难度不小。材料作文中的“向上的姿态”和“团结的姿态”比较容易写,而“宁静的姿态”相对来说难写一点儿,但要是能写好,就更容易得到高分。
【思路要点】

题目一

1.“高山流水”带来的惊喜

“高山流水”在这里指代诗词歌赋、文人雅士、经典活动等这些人、事、物给人的灵魂和精神带来了触动,从而诱发了惊喜之情。如写“我”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观看《经典咏流传》参加诗词、书画大赛等活动。考生应精心描写过程与场景,着力点是活动的品位让人惊喜。

2.“下里巴人”带来的惊喜

“下里巴人”在这里指凡人琐事、通俗文化、古朴民风、百姓趣事等,这些生活中的人、事、物有很多让人感到惊喜的地方考生可描绘民间习俗、年节风俗、庆典活动等让人惊喜的场面,也可叙述校园生活、日常经历中曲折多变、意外连连、生动有趣的小事,关键是事件要让人惊喜。

3.“凡夫俗子”带来的惊喜

“凡夫俗子”指的就是普通人,父母、老师、同学、陌生人的一顰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以普通人为核心去写平常的事,采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方式写出其人格美、人情美、心灵美,核心点是人物精神让人惊喜。

题目二

1.勤奋、执着、追寻是一种向上的姿态

写记叙文应重点通过一些事写出普通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与品质。如可以写自己的老师通过不懈的努力由一名普通教师成为名师,成为教育家;写散文则可以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助于草木荣枯、季节变化等表达一种向上的愿望和追求;写议论文则可围绕生命的执着、人生的拼搏等展开论述。

2.合作、协力、竟争是一种团结的姿态

如果仅仅写普通人的合作竞争,不易出彩,若写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共建、共享等就能写出亮点,若写人与自然之间的“和平共处”也能让人眼前一亮。当然,写作中无论写哪种文体都可以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既写团结出成绩、出成果也写不团结造成失败。

3.淡泊、质朴、坚守是一种宁静的姿态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的姿态是一种坚持与坚守。可选择一个不被物欲所惑的人,写他清正廉明、简单质朴的工作生活。他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要写出他人生的宁静且挺拔的姿态、心灵安宁且执守的姿态。

 

【中考考场佳作】
阅卷评分(一类文上)
内容19分 表达19
发展9  总分47

 
沈阳一考生

 

“小A,你参赛的《晨瞥街景》素描画获得了省级特等奖!”听到小C的喊声,我真是又惊又喜,思绪不由得被拉回那一天……

那天清晨,金灿灿的阳光铺满街道,将路中间的铁栅栏照得发亮,我拿着画板画着街景,准备参加全省绘画大赛。我沐浴着柔和的春风,握了握拳头,默默地发誓,这次一定要拿——

“嘭。”

“冠军”两个字还没说出口,不远处就传来刺耳的声响。寻声望去,不远处,一名男子磕在了石阶上,满头是血,手里的酒瓶碎了一地。

我愣住了,大脑乱成了一团麻,慌忙将目光投向栏杆对面,还好看到两个年轻人正在玩手机。“喂,大哥—一这儿,有人受伤了。”那两人果然听见了,跨过路中间的栏杆走了过来。可遗憾的是,他们的脸上不是焦急和担忧,而是讥讽和嘲笑,其中一个还随口说:“就是一个醉汉,一点儿都不刺激,我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了呢。”说完便又继续玩起了手机游戏。

看着他们,不知怎的,我怯弱了,竟也不敢上前帮忙,心里给自己找台阶下——这事和我无关,而且我还要参加比赛呢。想到这儿,我拿起了画板,继续画着街景。

突然,一阵风从我身边呼啸而过。我定睛一看,是一名中年男子飞奔向那名醉汉。那一刻,仿佛一切都静下来了,一幅画清晰地浮现在我脑海中,我赶紧拿起画笔画了下来。

曾经,在我八九岁时,看到一名摔伤的小孩,他被伙伴们称为“邪星”,都说谁碰他谁倒霉,可我不顾别人的嘲笑,把他送到了医务室。现在自己长大了,反而失去了年少时的勇气……

就这样,我边想边画。出乎意料的是,那醉汉醒来后,却揪着中年男子,嘴里嘟囔着说是中年男子撞倒了他。中年男子一脸的无奈,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旁边看热闹的两个青年,可那两个青年只是在坏笑。

我猛地拿起画板冲上前去,对醉汉大声喊道:“是你自己摔倒的,不要诬赖好人。”那醉汉似乎还不罢休,我举起画板说:“你看,我把他救你的过程都画下来了。”醉汉揉了揉眼睛看了一下,灰溜溜地走了。中年男子追上去说:“我送你去医院包扎一下吧。”醉汉说:“不用了,谢谢。”中年男子还是扶着他走了。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我在心里默默地对那中年男子说:“谢谢您叔叔,是您让我懂得了善良和勇敢的宝贵。”

谁也没想到,我竟然因那天画的这幅画获奖了。我想,它不仅仅是一份荣誉和一个惊喜,更是在未来的漫漫人生路上对我的一种鞭策和鼓励。

 

【得分点提示】

1.层次分明,情节曲折。考生采用倒叙的方式写出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画作获得了省级特等奖的故事。然后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救受伤的醉汉一事时的“一波三折”,突出了中年男子带给“我”的感动与思考。

2.善用对比,主题鲜明。文中既有“我”前后的对比,也有年轻人与中年男子的对比,还有醉汉的自私与中年男子的无私的对比,从而突出了“我”的双重惊喜:一是画作获奖,多少有点意外;二是我从中年男子身上找回了可贵的品质。

3.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文中对“我”、中年男子、年轻人的神态、动作描写均细致入微,恰当地突出了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并很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对“我”和中年男子的语言描写也鲜明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得分亮点】结构清晰  立意深刻
(
点评名师:张利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