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教育文化健康杂谈 |
分类: 高考满分作文 |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高考满分作文(浙江卷):脉脉乡情
浩浩的江水,载着扬帆的船儿远征,然而,船儿明白,来时灯塔的方向是心底最依恋的港湾;碧蓝的天空承载着鸽子的双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正如那江水中流淌着的依恋、天空中掠过的思念。当一个熟悉的名词在脑际浮现,心中总会莫名的悸动。
曾经是如此惊诧于叶落的壮美,感怀于那极致的美丽。枝杈与土地仅有几米的距离,叶儿任风翻飞,任车将它轧得粉碎,它依然高歌,向着根的方向展现出令人动容的美丽。我问落叶,落叶不语,那该是由内散发的情愫,需慢慢体会。
直到那一年,阳光融融,拂过内心小小的悸动;春风暖暖,吹过心底淡淡的苦涩;门前的柏树窸窣作响,摇曳着内心的不舍。那一天,我们举家迁往城里。远离了清晨那晶莹的露珠,远离的熏豆茶在乡土味中蒸腾出的清韵雅致,远离了春雨下撑着伞漫步于田埂的惬意。钻进门前等候着的车内,望着阳光映衬的古屋的倩影,记忆便尘封在了这安详伫立着的院落。在那渐渐远去的方向,我落泪了,止不住的落,从心底流淌出的泪。
远离了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可心中似乎愈加想家了。这时我仿佛能够真切的体会到落叶挣脱枝头的毅然,那是家的力量、根的力量呀!林语堂的一篇随笔曾给予了我深深的慰藉。小时候的他住在鼓浪屿,离海很近,他常常和父亲在海边倾听海的沉吟,他常问父亲海那边的图景。他向往着,终于,他飞过的那道海,可海的这边依然深深的萦绕在他的心底。他说:“当我乘飞机越过这片海时,觉得其实它很小,而当我在海的那头遥望家乡时,他却如此邈远。”短短的一句话是如此意味深长,因为乡愁是人间最美的语言。
每个生灵都有着它的根,都有着牵引着它的一根丝,这里面流淌着人间最美的情感。就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交界处有一个岛,上面住着一群乌鲁人。当日月斗转过多少个春秋,他们依然生活在浮岛上。当印加文明渐去,当温室效应袭来,他们依然坚持固守。他们说:“那是根生长的水域,更是拔不起、移不动的。”
那是多么简单却又多么动人的话语呀!带着那样寻找的愿望,带着按捺不住的依恋,再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手捧一杯清绿的熏豆茶,踱步于乡间小道,感受着那氤氲的湿气里弥漫着泥土的芬芳,由于泰伊的弥撒曲一般令人销魂。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被融化了。随手拔起路边的野花,我惊诧于那根系的葱茏,是它生成的绚丽的色彩,我似乎找到了自己一直追寻的答案。
青春的我正要扬帆起航,一卷书,一杯茶,蒸腾着脉脉乡情,在心底一直有灯塔照着我来时的方向。
【适用主题】
故乡;变与不变;根
【名师精评】
从落叶对根的依恋,写到人内心的乡情,比喻贴切而自然,作者字里行间的感情也充沛而真挚。由于一次搬迁,作者真切的体味到了“乡愁”的滋味,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象。正是这种真挚的情怀,给人带来了深深的共鸣。但作者并不止于个人感情的抒发,而是通过接连列举林语堂、乌鲁人的事例来进一步说明乡情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全文的主旨也由此得到了提升和开拓,充溢着一股人文主义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