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旋律背后 |
我常常在想,Kenny G一定是一个有着忧郁症结的魔法师,因为,他吹出的saxophone曲总是这样淡淡的忧伤着。每次听他演绎的曲子,都有一种浅浅蓝色的心沁微凉感觉,就好似静谧夜里深蓝海上,冉冉传入耳朵的思乡魔音,凝神细品,乐符缓缓升起,好似母亲的细语,幽远而不喧哗;旋律娓娓道来,仿佛和风的轻拂,余音却依然袅袅,带着说不出的丝丝韵味,却又止不住的怔怔惘然。也许,他手中的saxophone,亦是一把能开启人心的magic key。
这曲经典的“Auld Lang Syne”,本是新年钟声敲响的配乐,理应营造一种喜乐融融的氛围。此刻在Kenney G丝丝入扣的演绎下,却只是引人催泪无比动容。
乐符本是不会言语的,是演绎的人太用情至圣,还是听的人太入戏较真,单单应了那句“酒不醉人自醉”呢?
被音乐牵动了,一时间,满腹心事却只如飞花逐月,千头万绪却无从说起。
忘了谁说的,这世上之事,冥冥之中早已命定,命里有太多定数,在未曾预料的时候,就已经摆好了局。大约是安妮宝贝罢。
好像不无道理。
转而一想,也许,人生的轨迹就是一条隐身的回归线,虽不曾看见,也从不曾触摸,但它却的的确确的存在。虽然总有着这样那样外界的吸引或者诱惑,让我们挣脱或者偏离,也因而一路留下的痕迹,不似那般规矩的在这条线上谱点,或高出些许,或低出良多,虽牵牵扯扯磕磕碰碰,可是,这条线的大致的走向和轨迹却是既定的。不论高瞻或是远瞩,但确如我们所看见的,不管曾经怎样的偏离过,最终却仍是逃不开挣不脱也躲不了,不得不回归至那条摸不着的线。
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若有所悟。到底,是我的心动了,还是,一直如庄生晓梦迷蝴蝶般,梦里不知身是客呢?
我只是不知道。
细数曾经,为了某些缘由黯然北上,以为自己从此可以拾起过往的玩乐之心,从此闭关修炼过静心做学问的生活。可是,重新面对了幻世浮华,却突然惊觉,其实自己并无慧根亦无慧商,一丝俗尘气息尚存。不得不承认,如今的我,却真实的为着同样的缘由不同的心态渴望回归。譬如,喧嚣城市的绚丽生活。无他,只是,恍然觉悟,“山中一日,世上千年”,而我,也终究只是个凡尘之人罢了。
李碧华说,这就是人生,即便使出浑身的解数,结果也由天定。有的人还未下台,已经累垮了,有的人巴望着闭幕,无端拥有过分的余地。好精辟的话语!
也许正如天定,曾经的暂别和离开,注定带来今天这番回视的唏嘘感慨和千般无奈。谁料想,这个夹杂了各色面孔各种口音的新大陆,曾经给了我想要的多重角度的视觉和体验,却注定给不了如今我最渴望的温情和最怀恋的亲情。
我问自己,是否时候已经到了,该寻回自己就此回归了。
并非心血来潮,也并非空穴来风。只是因为,发觉现在的自己,开始无比向往平淡的生活。无比渴望回到父母的怀抱,承欢膝下,享受和珍惜简单的快乐。陪妈妈去买菜,吃她煮的料理,陪爸爸逛花鸟虫鱼古董市场,听他讲青瓷的典故。做回那个曾经的小孩,只是不再那么任性。
好像一直无根的飘着,没有归属感。
一度以为是自己的问题,那颗不羁的心太向往自由,找不到定下来的理由,而今,却突然明白,是因为深埋心底的,那个家,其实一直向我呼唤着。
这呼唤,不是幻觉,也不是心理作用。而是真实存在着。
于是发呆了沉思了。
不如归去罢。
恍恍惚惚间,听到心底有一个声音,或真或虚,隐隐约约间,也似乎看到眼前有一条线,亦明亦暗,我知道,那声音,是呼唤我回归的声音,那线,也确是那条回归的线,遥遥的,向我招手,静静的,我望着那条线,思忖着,究竟该何时,又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回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