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atteQQ
LatteQQ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68
  • 关注人气: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一个夏日的星期天(中)

(2008-06-14 09:51:57)
标签:

wineyard

分类: 细微琐碎

配乐: Bossa”No Woman No Cry”,布鲁士的舞曲风非常的relaxing!

   No Woman No Cry - Urban Love Feat. Astrud C. & Moana

 

Cont’d:

传说中的ICE WINE

我现在呆的这个城市,虽然我从来只把它作为旅途中的一个驿站,这么说未免公平,其实是一个颇有内涵和修养的地方.除了trail就是park, 长长短短的1000多条trail,park周围往往围绕大片大片做golf球场的绿茵,除了park就是lake, finger lakes盛名在外.除了lake就是vineyard,围绕着finger lakes而建的大大小小的vineyard.所以,不论你喜欢什么户外活动,总有一款是适合你的.

我其实也有很久没有去过了,这次我同学来,我带他们去了Casa Larga Vineyard,是最近的一个, 当我从北卡刚搬来这个城市的时候,朋友带我去过一次.感觉很不错.host介绍说,大约二十多年前,一个很有名的意大利人, Mr. C.的儿子买下此地然后开垦种植葡萄然后酿酒,起初是名不见经传的,不过,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如今已经有45亩的规模,而且小有名气.

 

这边的vineyard实在很多,大多集中在Finger Lakes一带,游客络绎不绝,我曾经见过有坐着limo来品酒的一群老头老太们,而且为数不少.我后来就和朋友们就只去这边了,单独开过去是不上算的,因为并不是很近.如果去Finger Lakes,然后在回程的路上stop by,倒是一举两得.那里的vineyard星罗密布,可以随便选择.如果不赶时间,而且酒量尚可,可以一间间的try过来,曾经有一个朋友有此打算,只是没人陪他疯到最后,每一家的vine tasting其实大同小异,年份所差无几,所以喝到后来,就觉得千篇一律了.

这是第二次去Casa Larga.我们到的时候,正好错过了前一班tour,不过倒是可以等前一拨参观回来一起品酒,我们再参加下一班vine tour. 如果不是第一次品酒,Vine tasting倒真没有什么新的惊喜,6种酒,二白三红,剩下一种自选.可惜,ice wine不在自选之列,如果要try,还要自己单独交钱.

我一直以为喝酒是萝卜白菜,个有所爱的一件事情,有人偏爱白酒的清冽,有人喜欢红酒的浓醇,还有人着迷于brandy的炽烈.当然酒的选择也需要配搭场合和食物,还有喝酒人的心情.不然如何会有酒不醉,人自醉一举呢?

 

曾经有一位专业人士说,美国是喝葡萄酒的天堂,因为人人消费的起.不过好像一直以来,美洲新大陆和欧洲旧大陆的关于葡萄酒的pk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新大陆呢,因为求胜心切而不停试验创新,旧大陆呢,则往往谨从古方,遵循历史,新大陆的拥护者批评旧大陆缺乏创意,食古不化,而旧大陆的拥护者则回敬说新大陆太低级没有水准.挺有意思的,不是吗?关于保守的传统贵族pk创新的新生贵族的话题已经屡见不鲜了,譬如说,轿车行业里,BMW vs. Lexus的较量一般.不过,我以为,应该是各有所长吧,取长补短就好了,何必争论不休呢?

应那位专业人士的话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生活在喝葡萄酒的天堂里,其实呢,我想说欧洲的贵族模式还是距离我们较远,一瓶好的法国红酒不会下于100美圆,而加州的本土优质红酒不过30-60刀左右,我既非专业人士,又无附庸风雅之癖,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喝美国新大陆出产的红酒好了.

虽然是来美国才开始喝葡萄酒,可是几年下来,对酒的挑选我还是有要求的.平心而论,我对白酒的喜欢始终不如红酒,虽然前者搭配海鲜或者白肉极好,后者只适合口感较重的红肉,我却觉得前者不若后者的内涵丰富和深刻.或者说,我更钟意红酒浓郁成熟但又多变的风格.有专业人士说过,如果就餐时有喝到酒,红酒永远是酒中的重点与主角.

按照美国的分类方法(根据葡萄种类来命名,誰叫美国是个没有酿酒历史的新大陆呢),说到心仪的红酒,很多人会推荐Pinot Noir, 也有人喜欢Merlot或者Cabernet Sauvignon,我个人更偏向于Cabernet Sauvignon, 严格来说,Pinot Noir受气候,年份还有酒荘的影响太大,不若CabernetMerlot的成熟稳定.另外,同等价位的Merlot比起Cabernet Sauvignon,前者其实更容易入口一些,因为口感更软一点顺一点.不过.我还是独好Cabernet Sauvignondry,dry的酒回味愈甘.顺便说一句,说到世界公认的红酒之王,其实还是Cabernet,可是高贵的身段不代表票房,事实上,很多人并不喜欢Cabernet.,这个,我觉得,就是各花入各眼了.

提到产地,好像美国本土最出名的是加州葡萄酒,Napa valley的出产为代表.我一直很疑惑,加州那边的气温一直是不低的.应该对葡萄的影响不小,相比之下,东部北边的气温要低一些,其实更适合酿酒葡萄的栽培,为什么俺们这里的葡萄酒愣是没有加州的出名呢?难道是宣传的不够?(对不起,我很小农意识的,老觉得自家的东西不比外头的差).

 

回来聊我们taste的酒,白酒始终不是我的那杯茶,两种taste的白酒我都觉得一般般.不过,红酒我们taste的是最dry的两种,在自选的时候.我挑了Cab-Merlot,结果一入口,就觉得不若Pinot Noir的醇.看来,sweetdrytaste procedure是不可颠倒的,不然会影响品酒的感觉.

 

如果你没有参观过vine cellar,拜托,请不要存太多幻想.基本上,就是各式各样的容器集中营,不锈钢的,玻璃的,橡树木的,大的,小的,圆柱形的,椭圆形的.虽说地底下不乏酒香,可是如果要我呆在那种黑洞洞阴沉沉的地方闻酒,还是不要了.

两个host很热情也很专业,就是说话太快带着南部的口音,我老是觉得她的嘴一张一合,听了半天,也就听了一个60%左右.不过,抱着要套近乎的心里.我还是点头哈腰的一番谄媚,果然,那个seniorhost答应让我们免费品尝white ice wine.一阵狂喜!

回到品酒室,那个seniorhost从冷柜里拿出一个细细长长的瓶子,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Ice Wine,说是white,可是倒在酒杯里却有着红酒一般的颜色.我拿着酒杯,swirl一下,swirl一下,深红色的琼酿漾起来,一圈又一圈,凑近一闻,一股带着甜香的芬芳,不似白酒的淡雅,也不似红酒的浓郁.行家说sniff是比sip更为重要的品酒步骤,看来此话的确不假,单单闻一下,我就马上动了心.抿一口,5,入口是极为惊喜的甜,米糯似的香甜.然后舌尖才感觉丝丝的涩,提醒我,原来这是酒而非condensed grape juice.入口的感觉极好,我惊为天人,立刻爱上了,决定一定要抱一瓶回家,不管有多贵.事实上,这瓶深蓝色细长瓶子的ice wine,容量只有普通酒的一半,价格却相当于高档加州红酒的上限.真是物以稀为贵阿(因为冰葡萄的产量太少).

都说QuebecIce Wine是极品中的极品,因为得天独厚的气候,不过我以为,我尝的已经很好了,话说俺们这里的冰葡萄和Quebec的冰葡萄,纬度也没有差多少,反正都是绕着差不多的湖.应该不会差太远吧.不过百闻不如一见,虽说要支持本地货,可是,如果要是有机会,我还是想会会那里的Ice Wine.

 

抱了好货喜滋滋的回家,却发现忘了买他们独家密制的wine Ice cream.留待下次吧.虽然我很好奇.因为有 Red Wine Mask的前车之鉴,红酒面膜曾风靡一时,我是用过的,很香,但不是酒香,不晓得,混了chardonnayice cream吃起来又如何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