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春归无觅处——《直到春天过去》有感(一)
(2016-05-09 09:37:18)
标签:
明前雨后直到春天过去邵声莫靖言萍心之颜 |
分类: 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
一本小说,之所以让我念念不忘,一定是有我爱不释手的人物和动人心弦的故事。最近重读了《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昨天还和小红说要把《凤囚凰》拿来重读。说句实话,现在提到的这本小说《直到春天过去》并不在我喜欢的人物和故事这个范畴,怎么说呢,就向《东宫》一样,总是遗憾多过感动吧。这样都能写读后感,我都有点佩服我自己了。
其实小说清新自然中带着淡淡的忧伤,洋洋洒洒中诉尽青春的张扬与无奈,世事的沧桑与变化。人物很彷徨,故事很曲折,虽然最后是HE,但读后让人觉得实在郁结难舒心有不甘。如果当初邵声可以完全明白自己的内心,如果他可以读懂莫莫的违心之话,如果他可以看透彼此的无奈和疲惫,如果在自责与悔恨之间的他可以再勇敢一点点,靠近一点点,他与莫莫都不会决绝的分开。如果,没有如果。
当我们都以为可以努力忘记彼此的时候,却拥有了从前从未有过的坚强而在光影轮换中念念不忘,从此在流年的回忆中独自体味爱的凄凉。也许,作者深谙人生苦短,不会一帆风顺没有波澜,所以让自己笔下的故事没有那么幸福圆满,也许,现实中的我们,其实都明白自己也曾带着单纯的梦想却在残破的青春里心酸挣扎,然后才能顽强的成长。前面学生时代让我想起了《别那么骄傲》,中间被现实伤害而分开让我想起了《深海里的星星》,结局多年后相见让我想起了《别告诉他我还爱他》,看过之后,生出颇多感想,联想到很多看过的故事,一时有些不吐不快。
莫靖言的初始,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沈熹,都曾经在懵懂的少女时代单纯的喜欢过一个人,虽然这种喜欢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爱,就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了。说句老实话,在看小说的时候我并不太喜欢傅昭阳那种性格的男人,传说中温润如玉、芝兰玉树的初恋,永远都是那么真诚而温暖,对身边每个人都非常友好,照顾的非常周到。好吧,这样的男人,如果是大哥或是闺蜜那都是没得说的,但如果是作为恋人,那就真的让人不太放心了。
我丝毫不怀疑傅昭阳的人品,也肯定他对莫靖言的真心。可说他完全不懂楚羚的心意那是不可能的,既然你明白人家姑娘对你有意,就该保持距离,而不是等到身边所有人告知莫靖言你和楚羚暧昧,询问你和楚羚什么关系,从而让莫莫乱了方寸时,你还不知所以的表示楚羚从未告白,自己去跟人家说我不喜欢你实在太自作多情。优柔寡断拖泥带水是我不最喜欢的,如张无忌。
楚羚没表白,傅昭阳也就没开腔,一个以为对方默认,一个根本没当回事。楚羚认为自己一直都陪在傅昭阳身边,和他有共同的爱好,了解他,关心他,窗户纸虽没捅破,可明眼人都能看出的事儿,傅昭阳又怎么会不懂,一切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傅昭阳则觉得大家都是朋友队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很正常,我没歪心思,又何必在意别人揣测庸人自扰呢?一方面是傅昭阳不急不缓的态度,一方面是楚羚的步步紧逼时时提醒,让莫靖言患得患失的同时身心疲惫,终于下定决心和傅昭阳提出分手。
楚羚这个人,也很不喜欢,虽然不得不承认,比起更像是带着崇拜精神的莫靖言,她显然更爱傅昭阳。只是从一个外人的角度,她在最后和傅昭阳在一起前实在活的不太洒脱,明明喜欢傅昭阳又一直不说,莫靖言出现后不停给人家脸色,傅昭阳和莫靖言在一起以后她又不能像左君对莫靖则一样拿得起放得下,总是将莫靖言当作夺走自己爱情的侵入者,又觉得莫莫没有自己爱得深,不能支持傅昭阳的事业。莫靖言和傅昭阳分手后又将自己撇的干净,表明自己已经退出成全了你怎么还这么矫情身在福中不知福。等傅昭阳出事后她无意间发现莫靖言和邵声在一起了更是歇斯底里不能原谅。
总而言之,她爱傅昭阳确实是真心,但只要稍稍牵涉到傅昭阳的,她就失去客观的判断,既要占有又不忍心让其痛苦,既不愿真的放手又不能让人将其伤害,活的实在好辛苦。后来楚羚终于明白了其实大家都亏欠了莫莫,傅昭阳康复了,她和傅昭阳结婚有了孩子,邵声也有了邵一川,只有莫靖言,她和邵声分开,默默照顾傅昭阳也没有和他在一起,只有她,最后成了多余的那个人。
那时候的莫靖言,真是往事不堪回忆,春天无处可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