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年级上学数学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的解题说明
(2011-11-09 14:03:52)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本知识辅导 |
1、格式不对。期中考试的深刻教训让我们明白书写规范,认真学习是保证学习成绩的前提条件。请家长们必须让孩子们知道:10以内的数字一个数字一个日字格,不能写满一个田字格。只有两位数才写两个日字格。运算符号以及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平时在算术本上书写时只占一个格子,但是在课堂作业的格子上书写时应占两个日字格。
2、想的过程书写不清楚。例如3+4+2=?我们班级这样讲的:3+4=7,7+2=9,所以填9.如果要写想的过程,就按照书本72面的格式。这里需要提醒家长们注意,加法的想的过程,直接用线连起来;但是减法的想的过程,是用带箭头的线连起来的。因为加法两个位置的不同不会影响得数的变化,但是减法中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是不能随意颠倒的。在期中考试中,就有个别学生把5-3=2写成了2-3=1,其实就是不清楚减法的两个数的意义,即从整体中减去一个部分,或者用大数减去小数。这个问题在加减混合时最容易混淆,学生容易把带箭头和不带箭头常常搞糊涂了,结果要么都是不带箭头的,要么都是带箭头的,这还是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多做有心人,不断督促与提醒。
3、写想的过程的时候,把最后的得数当过程写下来。例如3+4+2,有学生把第一步3+4=7不在线条下面写7,而是写成9,说明孩子还不明白想的意义,仍是把最后的得数写了下来。这个习惯由于在幼儿园阶段以及家庭辅导中很少提及,所以几个学生一直没有改掉习惯,只会写得数不会写想。
4、加减混合出错率较高。粗心的孩子在学习这个知识点时,容易把加减混合看成是连加或者是连减。这虽然归于孩子的粗心,但是实质上还是孩子的学习习惯需要进一步培养。我们会加大孩子们审题,看题的能力与习惯训练,家长们在检查孩子家庭作业时也要注意看看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这个问题,不要简单的认为孩子经过自己指出来之后会改错,没有什么问题,而应从更好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出发,激励与指导相结合,让孩子尽快从这个问题中摆脱出来。

加载中…